1、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育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水平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创新型人才心理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方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 立项课题: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D03) 。 一、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与创新比资金的投入和积累、市场的占有和扩大重要得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 800 名男性进行 30 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 20%取得较大成绩的人与 20%取得较小成绩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距不在于智力和智商,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多数大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心理素质不合格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拦路虎。可见,创新型人才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 二、创新型人才的心理构成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创造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新型贡献的人才,俞国良教授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特征。 21.积极而强烈的创新意识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 Sternberg)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意识表现为对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一种设想、意向和愿望
3、,包括创造兴趣、创造动机和创造情感等因素。可见,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一种积极的、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2.敏锐而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 。具体体现在思考问题的变通性、解决问题方案的独特性和整体思维活动的新颖性三个方面。开拓性、首创性、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创新的基础。 3.健全而稳定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即具有创造
4、性的个性品质,是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心理活动特有的动力特征,有研究指出,自我实现和其他人格变量如态度、动机、价值观、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可以预测具有高创造性的智力超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是个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生活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创新活动中呈现出来的稳定心理品质。 34.科学而严谨的创新实践 创新的过程是遵循科学,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具体来说,创新性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指向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型
5、学习,经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磨炼,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培育创新精神,获得创新成果,提升创新能力。 三、基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 1.改进心理健康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应当努力改革完善目前高等院校中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设置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选修课程,在内容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可以依据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而有侧重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新生的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将相关专业发展前景、专业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对新生进行指导,并培养其学习兴趣,渗入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际关系
6、。在培养健全人格的同时,形成自我认知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在高年级学生中,结合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来开展职业指导、应聘心理素质的培养、择业心理的培养等具体内容,使之完成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心理素质特点以及心理素质教育自身规律确定了我们在实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方法、4手段及载体的创新,并且积极吸收与借鉴包括心理学相关学科的重要科研成果,改进教育方法。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障碍以及原因分析,并将如何适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爱情、挫折等具体内容渗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此同
7、时,通过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真正形成课内外相结合、教育指导相结合、咨询自助相结合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建设 现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心理负担重,心理问题频频发生。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课堂教学专业教师队伍,严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掌握学生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咨询缓解学生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心理障碍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大敌,心理健康,才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塑造出创新型人才的品格。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听取学生心声
8、,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合理路径。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与素质拓展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是精心组织开展本班级的心理主题班会。班集体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要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基础,精心组织设计班级心理主题班会。在内容上,可以有大学新生生活适应、学习交流、情感交流、人际关系交往、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5规划等贴近实际的主题,在形式上,主要包括演讲、辩论、调研、社会实践、心理测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心理训练、游戏互动、角色扮演以及集体讨论等诸多形式的班会活动。强化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与教育,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以
9、及自我提升之成效。 5.完善心理辅导机制 通过完善大学生群体心理档案管理体系,更好地掌握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中主动向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咨询的,应当为其实施进一步的诊断,一旦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应进行深入观察与进一步的诊疗。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应建议其转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接受规范治疗,或者由家长进行严格监护。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将大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及时通报给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辅导员则应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心理测试,在宏观上把握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状态,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启动危机干预方案,切实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http:/ 浅谈高校心
10、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4):5 3Sternberg R J. Successful Intelligence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96 64王经伦.实现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方式及其类型J.广东社会科学,2002(3):38 5Feist G J, Barron F X. Predicting Creativity from Early to Late Adulthood: Intellect, Potential and Personality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2):62-8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7任胜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人才,2012:4 作者简介: 罗登辉(1977- ) ,男,湖南宁乡人,湖南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军事理论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