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新型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 1、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 从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说明目前城乡发展差距,并分析这种
2、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及其危害,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2、城镇化规模快速扩张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并存,社会矛盾日渐累积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规模快速扩张,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镇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 3、城市高速发展与管理水平低下并存, “城市病”日益严重 2从当前城镇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功能缺失、交通拥堵、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出发,说明提升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新的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文明和谐等。新型城镇化新特征注重从单方面发
3、展城市转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追求城镇规模扩张转向追求城镇化质量提升,从注重城镇硬件建设转向更加注重对人的服务,从强调物质投入转向强调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新型城镇化新要求体现在五个注重,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产城互动、统筹协调、生态集约、和谐文明。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构建与区域特征相匹配的城镇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城镇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缓解日趋紧张的资源环境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建设和
4、社会公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 1、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体制 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等级化城镇管理模式,造成各级城市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失衡,使得低行政级别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无法获取充足的公共资源。同时造成城市区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分割现象,3使各城市政府之间区域合作受到严重限制。 2、巨大的城市建设资金缺口 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农民工市民化还是城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是各级政府则面临财政收入有限、银行借贷困难以及债务到期还款压力加大等几重难关。在此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3、难以剥离
5、的户籍附着利益 户籍管理制度及附着于其上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土地等制度,是横亘在城乡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乡户籍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既得利益差别。但由于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由来已久,利益复杂,难以靠某一点的突破而推动全局的发展。 4、低弱的低碳智慧城镇建设技术供给能力 加快生态低碳城镇建设,客观上将催生对生态低碳技术的庞大市场需求。但是目前,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现有的许多生态低碳技术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而国外生态低碳技术和材料的引进成本高昂,不能够大规模推广。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 1、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加大棚户区改造 资源型
6、城市转型,要以企业为主体,既瞄准资源深加工,又注重发展非资源产业,关键是能带动更多就业。要科学规划,摸清底数,依靠改革作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专项资金支持等长效机制,增强可持4续发展能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完成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任务,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的切入点。棚户区改造能够扩大内需、带动就业、促进发展,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作,能够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问题。 2、以城镇群建设为重点,构建网络化新型城镇体系,以智慧城镇建设为核心,提
7、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好城镇群格局;二是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中心城市;三是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四是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五是重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运行安全、智能交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六是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七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全面推行智能化试点和示范。 3、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推动城乡一体化 一是渐进式的改革,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户籍问题,采取先试点再普及的方法。二是差别化改革,大中小城镇差别化改革,地域上的差别化改革;三是综合配套改革,户籍制度与就业
8、、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改革的配套结合;四是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和配套措施;五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4、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提高城镇化产业支撑力,以集约、生5态、低碳为方向,推进宜居城镇建设 一是规划一批城市高端服务产业功能;二是做好现有城市产业功能区;三是谋划一批城市产业功能区;四是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功能区;四是下大力量开展中心城市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工作;五是全面推广生态集约宜居城市建设;六是在城市旧区改造中,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城市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七是重点围绕城市历史、文化、产业、区位
9、、地貌等特色,加强生态集约型小城镇建设。 六、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1、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设立新型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协调领导机构;二是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推行扩权强镇,适时增设设区城市;三是稳步推进城镇行政区划调整。 2、创新城镇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 一是积极搭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融资平台;二是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三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 3、推进户籍、土地、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 一是以社会福利均质共享为导向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以交易权利充分保障为导向逐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三是以区域统筹城乡对接为导向双向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四是积极开展户籍、土地、社保制度改革联动试点。 4、建立生态城镇建设促进机制 6一是制定城镇节能技术、产业、设施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二是实深化城镇战略资源消费价格调节机制;三是组织绿色节能技术公关和推广。(作者单位:萍乡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 2013 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转型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以萍乡市为例” (课题编号:GL1373)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