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建议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审计部门加大了对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力度。加强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利于严格贯彻和执行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促进投资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督促管理部门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但是由于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与其他审计业务相比,不但要审计财务收支,还要审计建设管理程序、工程造价,审计范围宽,内容广泛等特点,导致在审计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搞好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建议,以
2、期提高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 关键词:政府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审计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审计技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活动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进行的审查、监督与评价。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利于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合法权益,促进投资环境和建筑市场良性发展。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使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合理性,达到有效控制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保证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管理的实现。在建设准备阶段,对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算、设计文件进行2审计,在建设实施阶段,审
3、查监理、施工单位的选择和材料的采购供应,审查工程施工的质量,审查工程是否按照设计内容完成,不断开展绩效审计。同时,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使审计人员从投资决策开始就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监督中,有效遏制和揭露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违规、违纪决策不科学行为,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从而提高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 一、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内容不全面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主要以差错纠弊为主,很少评价投资项目的效益,没有效益审计、全过程审计意识。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发现、揭露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在进行固
4、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往往偏重于对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审计的重点在建设单位的资金来源、相关单位的财务收支、项目概算执行、资金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至于投资是否合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则一般不予评价。 (二)审计人才短缺,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到多专业和多学科,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基本建设全过程,而且掌握工程审计的先进手段和具备宏观分析及项目评价能力。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所学专业是会计、审计专业,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重视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复合性人才短缺,难以满足综合性强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审
5、计重点主要在核实工程造价、防止工3程高估冒算及损失浪费等方面,对投资效益的评价不够全面。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所采取的方法、程序不规范,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甚至出现缺陷,导致审计人员做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审计方式多是事后审计,不能提前介入 目前我国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大多是事后审计,缺少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主要发挥监督作用,不能提前介入,审计人员未能从项目立项开始参与项目投资全过程。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涉及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等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漏洞,都将导致整个项目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甚
6、至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固定资产项目建设中各方责任划分不明确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涉及到代建方、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监督等部门。对质量、进度进行控制,对实际施工情况、签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变更进行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是监理的责任。但是由于目前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和监理行业优秀人才的短缺,监理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加之施工方没有社会责任和后续质监部门敷衍了事等诸多原因给建设方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代建制度是新兴事物,负责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在代替业主行使项目管理职能时,不能很好的负责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造成相关部门的职责有交叉和重叠,责任划分不明确。参与投资项目管理的单位起不到应起
7、的作用,无形中把审计监督推到最后的把关人位置上,造成审计责任、风险加大。 4二、提高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建议 (一)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制化,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实施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提供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政府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把投资项目审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通过财政预算渠道予以解决。在审计外勤经费上给予保障,切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非正常联系,对审计人员外出用车、工作误餐等经费予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积极参与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
8、审查、初步设计、招投标到施工一系列过程,审核项目的审批程序。在审计管理工作中,政府领导应对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给予重视,对重要和普遍性的问题,要听取审计汇报并要求逐条研究落实。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跟踪审计 审计部门应制定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业务操作规范,不断推进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构建审计机关、与建设、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沟通机制,根据项目建设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和涉及的单位,分别与责任单位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跟踪审计应明确如何选择介入的时间和把握重点关键环节等,体现跟踪审计的适时性。审查项目执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的情况,对基本建设程序报
9、批资料的完整性和批准权限等方面进行审计,审查项目和建设单位的内控管理和执行情况,对质量、进度控制进行审计,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根据5项目特点、进展情况采取不同的跟踪审计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重大的变更事项,以及容易出现舞弊、异常变动和支付工程款额度比较大的事项进行审计,对这些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和重大事项审细审透,掌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 (三)积极开展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是将审计重点从事后转向事前,科学的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加大对投资决策阶段的审查,审查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审核项目决策、勘察设计各阶段是否经过审批
10、程序,对决策部门工作质量的加强审计。通过查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查资金来源、管理和使用,有无资金滞留和占用情况,审查工程量计算的正确行、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取费程序的合理性,使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评价与各个环节相结合,分析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和效果,以及达到的目标状态。通过实地调查与查账相结合,对投资预算与投资完成情况、工程成本及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对比分析,做出绩效评价。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从立项、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审查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有无转移、侵占等问题,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四)加强审计人员的培养,提高审计技术 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途径
11、来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审计培训、审计学习、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水平。以人为本,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审计人员6的素质。采取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提高学历水平,获取专业资格证书。同时采取审计人才的外部引进,引进审计部门所亟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努力提高固定资产全面审计的技术,审计人员应充分借助媒体,不断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审计的技术水平。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要把投资项目审计与行业性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对政府性固定资产
12、投资审计的绩效审计,把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建成后的营运状况和实际效果相结合,把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对财政资金使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做出评价,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为审计重点,推行常规审计与绩效审计、问责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促进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昌贵.谈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复合方法J.审计与理财,2012, (11):27-28 2吴朝霞.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机制J.经济导刊,2012, (2):36-38 3张国军.新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几点体会J.审计与理财,2012, (9):17-20 4刘志强.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11, (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