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双速欧洲的“囚徒困境”欧盟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 “双速欧洲”已经成为欧盟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事实。各成员国迥异的经济状况,导致欧盟经济政策陷入了泥潭 欧债危机总是不乏意外。每当人们开始相信,债务危机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的时候,就会有一连串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塞浦路斯危机刚刚得以缓解,4 月 30 日欧盟统计局公布了其 3 月份的失业率:欧元区为 12.1%,欧盟为 10.9%,这实在难以和“经济复苏”扯上关系。与此同时,欧盟各成员国失业率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同样引人关注。欧盟各成员国中,失业率最低的为奥地利(4.7%) 、德国(5.4%)和卢森堡(5.7%) ,失业率最高的为希腊(1 月
2、份 27.2%) 、西班牙(26.7%)和葡萄牙(17.5%) 。失业率的参差不齐,也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担忧,在欧债危机还难言缓解的今天,经济鸿沟如此之大的欧盟各国能否共同进退? “后塞浦路斯”时代 3 月份,欧洲小国塞浦路斯成为继希腊之后第五个在危机中倒下的欧元区国家。在征收存款税引起轩然大波后,塞浦路斯决定让存款在 10 万欧元以上且没有存款保险的储户承担塞浦路斯大众银行和塞浦路斯银行的重组成本。这一“劫富济贫”的最终方案虽然避免了塞浦路斯退出欧元区,但欧盟在救助塞浦路斯银行业危机中的一波三折也暴露了欧债危2机进一步深化的风险:对外围国家“接力赛”式的求助,核心国家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 以
3、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核心国家越来越不愿意动用本国纳税人的钱填补外围国家债务漏洞,这种完全依赖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来推动的危机救助方式也越来越让人难以琢磨:同样是银行业危机,在救助之前的爱尔兰和西班牙时,欧盟并没有要求私营部门债权人(包括无存款保险储户)为债务买单。 好在塞浦路斯危机有惊无险,市场更为担忧的是,这场危机会否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危机过后,关于斯洛文尼亚会否成为第六个求援国的争论浮上台面。据该国最大的日报劳动报调查,超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斯洛文尼亚向国际求援是不可避免的。好在该国政府还比较有“骨气” ,誓言除了上调增值税继续实施紧缩计划外,将出售包括国家航空公司在内的 15 家国有企业
4、以避免步塞浦路斯的后尘。 两极分化 塞浦路斯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欧洲经济两极分化的担忧:当欧盟核心国经济走出衰退并逐渐走向复苏时,边缘国家却一个接一个发出救援要求。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法轴心一直充当欧元区经济稳定器的作用。2012 年,德国实际 GDP 增长率为 0.7%,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经济增长;同是欧元区核心成员国的法国虽然仅增长了 0.1%,但相对欧元区经济 0.6%的萎缩来说也属不易。 3除占欧盟 GDP 近一半的德、法外,奥地利、卢森堡、马耳他等国也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经济增长。但这并没有使欧元区经济趋于稳定,相反欧元区成员国经济两级分化越发明显。2012 年, “欧猪五国”中除
5、爱尔兰实现了 0.9%的经济增长外,位于南欧的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经济分别萎缩了 3.2%、2.4%、6.4%、1.4%,根据欧盟 5 月 3 日的最新预测,这四个国家 2013 年仍将分别衰退 2.3%、1.3%、4.2%、1.5%。 这些经济数据背后,是同属一个货币体系的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难以进行融合重组的困境。由于人口老龄化,西欧国家国内需求严重不足,以德、法为代表的国家致力于推动欧元区的扩张以享受欧洲新兴市场,从而掀起了欧元区扩张的“大跃进” 。而随着进入欧元区的门槛越来越低,经济发展大相径庭的国家被统一的欧元捆绑在一起,各国丧失了实施独立货币政策的能力,扩张的财政政策成为了刺
6、激经济的主要手段,这才造成了外围国家普遍的赤字和债务负担。 政策两难 不论欧盟领导人如何回避, “双速欧洲”早已成为事实并愈加明显。“双速欧洲”有两个含义:一是在经济上,欧盟各国经济的复苏速度参差不齐、差异巨大;二是在政治上,不同成员国在对欧洲一体化速度的态度上存在着差异。 在经济上,作为世界第四和第五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一直是欧洲经济的稳定器。在南欧国家经济持续衰退、法国经济日益疲软的今天,德国更是充当了欧洲经济复苏唯一的发动机,单枪匹马打起了欧洲经济保卫战。可是,德国也不是财大气粗,2012 年其政府债务占 GDP 的比例4为 81.9%,远超欧盟规定的 60%,陷入拯救欧洲的角色困境。
7、在政治上,德、法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实推动者,也是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德国虽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政治、军事上受到压制,而法国正好相反,两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成同盟,一直致力于欧洲一体化的推进。与之相对应的,欧盟另一大国英国却怀揣着日不落帝国的美好记忆一直与欧盟若即若离,在“美国还是欧盟”的选择中徘徊不定。 从长远看,只有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欧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成员国的债务问题,并在政治上对其成员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然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深层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力的衰竭。在无法爆发新一次科技革命的前提下,欧洲陷入了“高收入陷阱” ,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都萎靡不振。
8、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当一个经济体有效需求不足时,就应该通过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不过,欧盟现在陷入了经济政策的两难。 一方面,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高赤字、高负债国家需要进一步紧缩财政,否则将难以弥补其债务问题;而另一方面,根据欧盟的预测,欧元区前五大经济体中有 4 个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都会在今年陷入衰退,这些国家急需通过扩张的经济政策让经济实现增长。紧缩还是增长,这是欧盟经济政策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德国一直坚持财政紧缩以夯实经济复苏基础,原因在于德国认为紧缩财政和经济增长并非矛盾体。然而这两年的紧缩经5验证明,两者的矛盾似乎越来越难以调和。 2013 年 5 月 2 日,在一片期待声中,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 0.5%。同时,行长德拉吉表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负利率持开放态度。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整个欧盟,偏向增长的力量暂时领先于偏向紧缩的力量,也使德国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欧盟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需不足,而外需又不足以弥补内需的缺口。目前,欧元区 4 月份年化通胀率仅为 1.2%,欧洲央行还有进一步动用货币政策的空间,但由于时滞效应,货币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经济,需要时间的检验,比较立竿见影的仍然是财政政策的扩张。不过,一旦部分成员国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则更将加剧欧盟内部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