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不仅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需求,也是中职学校实现改革和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校在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实践,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校企合作制度。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众多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就在于广大的中职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增
2、强竞争力的必然需求,也是中职学校实现改革和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将促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 然而,学校和企业作为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由于各自目标和任务不同,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流畅、效益不平等、管理不一致等矛盾,这些矛盾仅靠企业和学校自身来协调协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此积极探讨、完善多方联动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对合作方的义务和权利加以规定和限制,为校企合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2来,学校在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3、与实践,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校企合作制度。 加强政府调控制度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往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只会对能够迅速带来产能的劳动力和产品技术感兴趣,不会主动承担从基础培养人才的任务,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紧张,无力也不愿与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加强引导,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企业能力和学校资源有机组合,有力推动双方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合作。 成功的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承担对等的职责,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实现双赢。政府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出台了不少政策和制度。明确了企业在人
4、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要求企业在用工用人方面实行证书准入制,加强职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同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充分维护了企业的权利。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技术优先扶持、税收优惠、研发费用补贴、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要求学校加强市场调查与研究,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要紧跟地方建设的需要。在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并尽可能的创造利润。 推动机构协调制度 成熟的校企合作在加强双方合作的基础上,能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3济和企业效益的再发展,推动学校职业教育事业的再繁荣。但校企合作能否进入深层次的合作还受制于方方面面
5、的影响,除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外,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沟通不同部门的职能来调节规范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序高效和谐发展。 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由多个行政部门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统筹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协调解决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发生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教育与培训,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积极提供企业人才需求预测;联合制定校企合作的考核细则,组织开展对校企合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将校企合作的办学成果作为学校办学业绩、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将
6、校企合作的成果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依据,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强化联合培养制度 目前,不少企业只注重用人,不注意育人,特别是劳动密度大的企业,一旦出现人员的流失,往往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应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强化学校企业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制度,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劳动力供给链。 学校联合企业实施人才培养制度,通过调研市场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政府发展规划,围绕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定和培训内容等,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基础4训练和生产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使
7、企业培训问题前置、用人矛盾前置,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形成企业内部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做好企业员工的学历提高、技能提升培训,新工艺、新操作的集体轮训,富余人员实施转岗培训等,共同解决好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管理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难题,让企业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巨大便利,极大调动企业主动投入资金和资源。 共建技术扶持制度 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局限于劳动力资源的培养,也是教学理念和生产实践的相互结合,是科技能力提升和生产效益提高的合作。中职学校要想吸引企业更好的进行深层次合作,学校本身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不可缺少重要的因素。如果学校没有实力较强的科
8、研力量,没有功能完善的后勤技术服务能力,没有颇具吸引力的科研开发成果,与社会劳动力培训机构相比没有强烈优势,那么在校企合作中必然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就不会与学校开展长期密切的合作,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也就不能实现。 学校需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技术扶持意识,针对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科研技术能力、保障服务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吸引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影响力,多层次、全方位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提高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构架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技术扶持创5新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进行技术扶持、创新,实行强强联合
9、、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开发。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能,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明确了学校科研目标,提供了实际,推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这样,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动力,学校为企业提升了实力,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的自发行动,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 重视互派交流制度 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联手企业积极实施的“双任双进”制度。企业派管理人员兼任学校行政职务,参与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校派行政人员兼任企业管理职务,参与经营谋划、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让企业的技师进学校担任老师,把专业知识带进课堂,用技能经验指导实
10、训;选送专业能力较强的老师进企业担任技师,把先进理念带进车间、用专业知识指导企业生产、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壮大他们的规模,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参与学校管理、直入课堂,把鲜活的生产实例、最新的企业动态、严谨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引进课堂。派老师进去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生产环节,发现技术发展趋势,熟悉行业所需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科研方向,快速实现科研成果向工艺成品的转变。 学校和企业重视人员互派交流制度,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文化,让6教师近距离了解科研需求,提高了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
11、的责任感,有力地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进一步落实与发展。 健全推广宣传制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 ,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也离不开媒体的推广和宣传。健全校企合作推广宣传制度,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快速传播、引领市场的特点,积极开辟版面、开设专栏、增加频道宣传报道校企合作的趋势、动态、优势和成果等等,不断扩大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校企合作的认可度和参与率,让企业的信息、品牌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展示,使学校的形象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提高。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 ,良性的制度环境才有良性的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将会有力地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党中央提出的“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