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好施工设备重点环节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摘要: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已成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客,本文就施工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设备管理 成本控制 维护管理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备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与之相关的设备管理成本也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成本是企业中的各种与设备 相关支出的总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 报废等。维修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工作,但却是企业设备成本最明显的部分。从整体的观点 出发,要降低维修成本,必须同其它环节的工作相配合,抓好全部各
2、环节的管理。进行全过 程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设备经济运行成本。投入设备 1 施工设备的特点及其费用组成分析 对于建设过程的具体工程项目而言,施工设备主要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使用的设备。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业主只是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并不直接参与施工,因此承包商会根据各自承担的2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选择投入自有或租赁部分施工设备。 1.1 设备使用特点 施工设备因工程类别繁多,所需要的设备品种规格繁杂,设备投入巨大,且使用间歇性,导致每个承包商均无法全部自购投入设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后的工程建设越来越依靠以租
3、赁形式来投入设备,因此,设备租赁管理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作为租赁设备最显著的特点,是设备的所有权和设备使用权相分离,决定了施工设备有着其自身的特点:(1)设备使用单位多,而设备的使用者又非所有者,单位设备管理基本采用计划预防维修制,但往往由于工程工期紧,设备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导致其技术性能很难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2)设备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关系复杂,直接或间接从事设备管理的人员较多。 (3)设备数量多、工作量大、专业技术性强。 1.2 施工设备使用费的组成 在各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其设备使用费由三大部分组成:(1)施工设备租赁费:包括第三类费用(牌照费、车船
4、使用费、养路费)、大修理费(属第一类费用)和设备管理费。 (2)第一类费用(又称不变费用):包括设备折旧费、安装拆卸费和经常性维修费。 (3)第二类费用(又称可变费用):包括操作人员工资和动力燃料费。对于一般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设备使用费用占总价 5%左右,因此加强施工设备管理,不断提高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和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3防止事故发生,对节约工程费用,提高施工企业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2 设备成本控制内容 2.1 设备投资预测 设备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而且对施工作业的对象及场地要求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在当今施工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设备作为施工技术发展水平的直接载体,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对提高
5、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选用设备时,必须对技术和市场把握较为准确,力争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结构升级化和合理化。 2.2 设备的可维修性考察 设备的可维修性是降低维修费用、减少停工损失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一些瓶颈环节的设备,其可维修性更为重要。因此,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在购置设备时要注重对其可维修 性的考察。 2.3 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预防维修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首先考虑的维修方法,该维修可以分为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改善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费用
6、。首先,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如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知维修,对维修方便、故障有规律的实施定期维修等。其次,可根据经济性的不同选择维修方式,将事后维修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停机损失费等进行比较,选择费用最小的修理方式。再次,按设备不同的劣4化形态选择维修方式,预知维修是较好的维修方式。 3 优化施工设备管理,控制项目成本 施工项目都要切实加强设备管理,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角度,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以最小的投入完成较大的工程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好工程的成本控制。本控制的目的。 3.1 选型、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形成的主要过程有设备选型、设备设计、设备制造
7、至使用。对整个形成过程的控制 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成本,即设备全生命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简称 TCO) 。对设备费用的控制,要强调从设备 TCO 着手,尤其对工程的主要设备。TCO 的成 本组建的原则是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相关连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及维修 成本等。设计、制造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
8、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方、制造方进行信息反馈,以利于改进设备的设计。作为施工企业对重大设备引进时就要在选型前充分与工程技术人员及设备厂商沟通,有效监控设备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从而使设备投5资得到有效利用。 初期采购时获得的最低采购价并不等于企业获得了最低的设备使用成本,如设备的维护率高、维护费用大、使用寿命短等,也导致设备的采购成本加上使用及维护成本,即总成本可能高于初期采购成本较高的设备,所以企业应从设备形成的整个过程,即选型、设计、制造与使用统筹考虑设备的选用问题。在设计阶段不能只顾降低制造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节能性等,要长远地估计到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在使
9、用阶段不能只强调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要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获得的生产成果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2 设备安装阶段 在设备安装中,关键点是要能准确掌握设备安装及拆卸工作的工程量及费用。虽然设备 安装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审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一般施工企业的大型项目已有一套完整的工程施工图预算,负责投资控制的部门通过一些基本常规方法,还是可对安装工程费用进行充分了解。例如,设备投资控制部门可参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解估算法,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以本企业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为依据,以实际价格和计划的物资、材料、人工、机械等消耗量为基准,估算出工程项目设备安装的实
10、际成本。估算汇总后,还要考虑风险系数与物价指数,对估算结果加以修正,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设备工程安装费用。 3.3 设备调试验收阶段 6此阶段虽然费用支出很少,但严格的调试验收工作能使设备质量得到保证,避免设备运行后出现故障,引起维修或其他费用支出。在这一阶段,要特别加强对进口设备的管理,调试验收后整理测试报告,验收资料保存妥当,明确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运行后的具体职责。 3.4 注重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 企业只有把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结语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
11、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 地延长“寿命” ,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 性能日益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 所以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 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 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参考文献 7【2】罗英杰.论设备管理与设备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J】工程造价管理.2007, (6):24-26. 【3】温渊.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的探讨【J】设备管理.2007,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