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092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摘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发育 就业形势 劳动力短缺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劳动

2、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等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因素开始发生转变,使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面临供求关系的重要转折。要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新变化,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中的作用,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总体态势,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转变的原因及其对未来的影响,最后就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转变提出几点看法。一 劳动力市场总体态势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顺利地消化了城市经济重组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而且实现了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部

3、门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观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由于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就业总量不断扩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二元经济而言,非农部门的扩张是产生就业需求的主要来源,相形之下,农业部门一般是劳动力富余的部门,并不断释放出劳动力。因此,如表 1 所示,就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就业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2006 年和 1996 年相比,就业总量增加了 7450 万人,增加的幅度为 10.8%。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具有更明显的现代经济特征,城市地区成为就业创造的

4、主要区域。数据表明,城镇就业总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就业总量仅为 9514 万人,到 2000 年末达到 23151 万人,2006 年为 28310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的 28 年中,城镇就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与 10 年前相比,城镇就业总量增加了 8388 万人,增长幅度为 42.1%。而乡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非农就业总量扩大的重要因素。其次,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式加入 WTO 以后,

5、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更加剧了非农部门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如表 2 所示,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构成了劳动力的重要来源,2006 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已经达到 46.7%。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不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福利和社会保护状况也值得关注。就福利体制的改革而言,把将近一半的劳动者排除在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说是成功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是跨城乡的,也是跨地域的,他们的流动对于促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映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然而,

6、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一时间却存在着争议。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包含着几层含义:首先,对于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而言,不同所有制的经济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增加,有利于打破劳动力市场上的所有制分割。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一体化,既能够体现经济转轨的特征,也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中最具约束性的环节;其次,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是打破二元分割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最有效手段;再次,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城乡关系的不断改变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劳动力的流动是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最

7、有效的方式,而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突出作用是城乡劳动力市场正在统筹发展的最好证明。同时,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对单位就业的制造业工资水平的变动和区域间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分析,工资在区域间都呈现出收敛的趋势。这表明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也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第四,劳动力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更加规范。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体现在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制日益成熟和规范,大大改善了劳动力市场环境,表现在以下两个

8、方面:首先,劳动力市场规制的措施和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有关劳动力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相继出台,使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对部分法规的修改不仅适应了形势的变化,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劳动法 、 最低工资条例 、 劳动合同法 、 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管理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的能力也有所加强。例如,在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失业比较严重的时期,综合运用积极的就业政策,起到突出的效果;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比较严重的时期,对企业行为的规范管理有效地制止了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些调控手段的运用表明中国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正在走向成

9、熟。二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转变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二元经济社会中,来自农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非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因此,虽然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工资水平却保持不变。然而,这种局面在近年来开始打破。从现象上看,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从供求关系来分析,则可以看出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和有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明显转变。以下,我们从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一)人口结构的转变:长期趋势的开始从加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10、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 21 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 20 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图 1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趋势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

11、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广州提供的预测数据。即大约 2030 年前后在 14.4 亿人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 2013 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会十分平缓,2016 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如图 1 所示,从近期看,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都处于增加的态势,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实际上反映的是劳动力的边际增长)则已经开始下降。因此,劳动力供给的边际递减在 21 世纪初已经开始,而根据图 1 所示,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则大概在 2017 年以后开始出现。而在未来几年中,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将持续下降,到2010 年会下降

12、到 800 万人左右。需要指出的是,人口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是导致这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生育率水平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惯性的变量,因此,人口变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始。(二)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从劳动力需求面看,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不断创造着旺盛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农业部门基本不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所以假定非农部门的 GDP 是就业岗位的来源。据此,可以根据现有统计体系中 GDP 和非农就业统计来计算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对于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统计不足以反映非农就业的情况,同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

13、市场化程度有限。因此,本文计算的非农就业弹性从 1991 年开始。的就业弹性变化。非农 GDP 的计算相对简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公布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第二和第三产业按 1978 年不变价格的生产总值,然后,我们可以得到每年非农部门的 GDP 增长率。非农部门的 GDP 通过非农就业活动创造。非农就业包括城镇就业和农村的非农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而农村的非农就业又包括乡镇企业就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部门产生的就业岗位,这样,可以得到非农部门的总就业增长情况。图 2 就是根据非农部门的 GDP 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计算的历年就业弹性,它反映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就业需求的变化情况。图 2 表

14、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虽有波动,但并没有表现出递减的趋势。除了个别年份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不足 0.1 以外,其他时期基本保持在 0.2以上。近年来,则一直在 19912006 年的平均值 0.28 左右小幅波动。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的这种变化特征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就业弹性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性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特征尚未出现根本的改变,劳动力密集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部门。同时也意味着,按照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系统性的结构

15、变化,因此,根据以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推演和预测未来的就业需求是合理的和可行的。19912006 年,非农部门按 1978 年价格计算的 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11.8%,标准差为 2.9%;同期的非农部门就业弹性平均值为 0.283,标准差为 0.14。假定保持 19912006 年 GDP 平均增长率和平均就业弹性为预测的中位值,高出半个标准差为高位值,低半个标准差为低位值,我们可以相应的得到 9 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的组合,并可以据此计算出不同的非农就业增长水平,如表 3 所示。因此,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没有出现巨大波动的话,就业增长以低增长、低弹性的组

16、合为下限,以高增长、高弹性的组合为上限。需要指出的是,对就业需求的预测需要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为基础,即从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的产业部门看,中国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难以创造新增的就业需求;从经济活动的城乡分布看,农村地区也创造着非农就业机会,忽视农村地区的就业创造能力,会低估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三)劳动力短缺已经开始显现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开始转变。从数量关系看,劳动力短缺开始出现。2003 年春季开始,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的情况,随后,这种现象在更大范围内蔓延,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部分内陆省份,有些还是传统的劳动力输出

17、大省。所涉及的对象也从技术工人逐渐波及普通工人。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转变,企业开始从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做出调整,以吸引劳动力。从价格关系看,劳动力的成本一改以前持续数年保持稳定的局面,开始上升。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考察,近年来,工资水平上涨的现象的确存在。根据来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32006 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 781 元增加到 953元,增长 22.0。与上年相比,2004 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增长2.8%,2005 年增长 6.5%,2006 年增长 11.5%,增速逐年加快。可参见蔡昉主编20

18、07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另一项来自于劳动部的调查资料也显示,2006 年被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 1226 元/月,比 2005 年增加 181 元,增长17.3%。可参见蔡昉主编2007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三 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变化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努力继续保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既包括挖掘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潜力,也包括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只有如此,才能减轻劳动力数量优势逐渐下降所带来的压力,为经济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19、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遏止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根据以前的研究,近年来大陆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可参见,蔡昉、都阳和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发育 ,商务印书馆,2005。尽管这种下降,一方面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全面就业体制下的高就业率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城市经济重组及经济周期性波动等短期因素相联系,但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趋势和要素积累型增长模式的背离,使我们必须思考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是否存在一些制度性因素,以及遏制劳动参与率下降对于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的贡献。例如,2005 年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为 9.33 亿人,这

20、也就意味着劳动参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劳动参与人口933 万人,根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我们知道,决定劳动参与的两个直接的因素分别是市场工资率和个人的保留工资水平。在保留工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市场工资率越高,则个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在市场工资率给定的情况下,个人的保留工资越高则其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此推而广之,凡是可能影响市场工资率水平和保留工资水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劳动参与率。由于经济发展迫近了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已经开始上升,这实际上是今后提高劳动参与率的重要基础条件。就影响保留工资的因素而言,既包括个

21、人的因素,也包括家庭和劳动力市场上制度性的因素。我们将在后面的制度分析中,更具体地讨论这一问题。(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使人力资本积累达到更高的水平也是挖掘劳动供给潜力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本积累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准备。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的推动力。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也相当迅速。2004 年,从业人员受教育结构与韩国 1990 年时的分布大致相当。尽管如此,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来进一步发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仍然是可行的。因为,就平均受教育年限而言,虽然较之很多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高,但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和发达国家相比的差异就更加明显。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业已实现的人口结构转变,在总人口中教育适龄人口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因此,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使得我国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除了正规教育以外,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途径中,培训有着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