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与供求问题研究内容摘要: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建立的基础,它决定着其所要披露信息的质量,而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则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证券市场中的财务报告的“供”与“求”是相互作用,以至于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关键词:证券市场 财务报告 目标 供求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目标就是在各种矛盾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企业在不损害自身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市场中客观地存在着以投资人为代表的众多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然而不同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各不相同,信息供应者则是根据法律制度和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确定所提供的信息,他们对财务报告信息
2、有着不同的判断。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建立的基础。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系统理论的形成,则是在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制产生与实行之后。在西方,到 20 世纪 70-80 年代,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研究形成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个主流观点。 “受托责任观” 。 “受托责任观”形成于公司制盛行时期,其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财产所有者将财产委托给受托者,并要求受托者对财产进行妥善的保管并使其增值;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同时获得财产的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并负有向委托者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义务,这样,基于财产所有权上的
3、受托责任便得以确立。在委托受托关系中,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须借助于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介入受托责任关系之中的,以便在受托者和委托者之间,可以顺利地把委托的责任和交卸的责任交代明白” 。一旦受托方未能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因此,该观点认为,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财务报告的目标。 “决策有用观” 。 “决策有用观”的产生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股份公司的股权分散更加广泛,所有权关系淡化,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是直接地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变得模糊,极其分散的投资者不可能行使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作为市
4、场投资者,他们不是关心企业的资本保值和增值,而是更关注股票行情,即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和报酬水平以及企业可能的风险和报酬。如果经营者的业绩不能令人满意,所有者不是直接更换经营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卖出其拥有的股份,并购入其认为有利的股权,从而使得资源受托方将管理的中心,从有效的管理受托资源转向在资本市场上最大限度地树立良好形象。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以特定的环境为前提来阐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的财务报告目标,二者互不相让、争论不休,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是“决策有用观”的支持者,1978 年发表的第 1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提
5、出:“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供于作出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 。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会计师协会(ICAEW)和苏格兰注册会计师协会 (ICAS)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认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为使用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对企业的过去业绩进行评估,以便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并作出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决策。第二,为与会计数据有关的合同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基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指出“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
6、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 ”“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保管工作或核算工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保管工作和核算工作,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 。英国会计界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试图把两种观点统一起来。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在第 11 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被认为是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 “但对这一表述理论界认为还不够完备,过于概括和笼统。认为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无法对实践进行指导” 。 财
7、务报告是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双方的相互制约、作用,决定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而财务报告目标则决定着其所要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尤其在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影响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噪音”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令人堪忧。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供求分析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需求内容 英国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认为,财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是那些无法直接从报告主体获得信息的相关利益集团,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职工和业务相关单位。对于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该报告引用了两种表述:其一认为使用者至少需要公司为业主、
8、职工和债权人创造盈利的能力以及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偿债能力的信息;其二认为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概括为:有关衡量企业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有关企业现有财富的信息,以便与过去的业绩进行对比并了解企业财富变化的原因;有关企业未来发展计划及未来发展计划的可动用资源方面的信息。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 ,将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管理人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 1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
9、目标中提出:企业财务报告应提供给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需求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信息、提供给现在的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求者用以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息以及来自出售或到期证券、贷款等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引起这些资源和其所有权发生变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并花费现金的信息,关于企业举债和还债的信息,关于资本交易的信息,关于可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信息,提供关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所委托的企业资源时怎样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提供对企业经理和董事们在按业主利益进行
10、决策时有用的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者及其需求的论述为: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提供者以及他们的顾问关心他们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他们需要信息来帮助他们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卖出。股东们还关心帮助他们评估企业支付股利能力方面信息。雇员。雇员及其代表性组织关心有关其雇主稳定性和获利能力方面的信息。他们还关心能使他们评估企业提供报酬、退休福利和就业机会的能力的信息。贷款人。贷款人关心那些使用他们确定自己的贷款和贷款利息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他们关心那些能使他们确定欠他们的款项在到期时能否得到支持的信息。顾
11、客。顾客关心有关企业延续性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当他们与企业有长期性联系或依赖企业时。政府及其机构。政府及其机构关心资源的分配,因此也关系企业的活动。为了管理企业的活动、决定税收政策和作为国民收入等类似统计资料的基础,它们也需要信息。公众。企业以各种方式影响公众的成员。 我国会计学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或者机构,主要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等;二类是投资人和债权人(主要是投资人) ;三类是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可对该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企业中的职工。 可以说,各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其需求信息
12、的认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多数国家(或会计组织)都把投资人和债权人及其对信息的需求作为首要问题。虽然各类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信息需求,甚至同一类使用者也会因其决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会计信息是难以完全满足个别使用者的特定需要的,因为财务报告的提供者无法具体了解每一位使用者利用信息的目的以及信息在其决策中扮演的角色,而具有共性的一般目的的财务报告足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正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 4 号公告中所指出的:在财务会计中之所以强调通用信息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需要相似的信息。通用信息并不意图满足个别用户的特殊需要。众多的使用者中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最为广泛,可以说,能够满足投资者需
13、要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够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结构框架中也写到“因为投资者是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可以满足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 。 证券市场中财务报告的供应者及供给信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是信息的供应者、财务报告的编制者,研究财务报告不应该只强调信息的需求,还要从供应者的角度研究其提供信息的强制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有必要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宏观管制,以有助于宏观管理与调控、税收等,同时,资本市场的运行与发展,也要求政府建立一个公平的信息
14、市场,因此,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要求企业必须提供所要求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与发展,其中取得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尤其重要,因此,企业为自身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会计信息,以获取资本市场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企业自愿提供信息的动力所在。 但是,财务报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决不是供给无限度地、完全地适应信息需求,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的管制,各国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财务报告均采取管制手段,只是由于各国政体和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导致在管制程度和方式也各有不同。为了保护自己的竞争地位,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时,总是将那些属于商业秘密的
15、信息,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而不向社会公开提供,从而保护企业和利益关联者的利益。成本效益关系,如果企业提供某项信息的成本大于提供这一信息所产生的收益,企业也不会主动提供这一信息,除非法律要求如此。由于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存在一定的冲突,作为信息提供者的经营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报酬等有利于自身的目标,往往会隐藏一些信息,或避免披露一些对其不利的信息,这对信息的披露产生极大的制约。 可见,财务报告的“供”与“求”是相互作用,以至于达到最终平衡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孝林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陈少华.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