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西藏 75 例聋哑盲学龄儿童的残疾剖析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在西藏造成学龄儿童聋哑盲的残疾根源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西藏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 75 例单哑盲学龄儿童的致残原因进行列表分析;对城市和农牲区的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聋哑的主要因素是后天性聋哑 39 例,占 52,其中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27 例,占 36,其次,脑膜炎 6 例,占 8,中耳炎 3 例,占 4。引起盲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致盲 3 例,占 4。结论:现代医学水平对幸哑盲儿童尚无特效疗法,在西藏更为如此,重在预防,搞好综合性妇幼保健,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健康教育和保健意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引言聋哑
2、盲在现代特殊教育中称之为听觉障碍和视觉障碍。西藏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于 2000 年12 月 1 日挂牌成立。从 2000 年 12 月至 2002 年 4 月期间,有 75 名聋哑盲残疾学龄儿童入校。75 例残疾儿童均来自西藏各市、地区,其中拉萨市 26 例,占 34.67;日喀则地区 15 例,占 20;山南地区 10 例,占13.33;林芝地区 9 例,占 12;那曲地区 6 例,占 8;昌都地区 6例,占 8;阿里地区 3 例,占 4。一、从科学意义上讲,聋与哑是两种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疾患。聋指的是听觉系统发生了问题,哑指的是言语表达方面发生了问题
3、。医学上“聋哑病”指在出生前或学语前及刚开始学说话的幼儿期双耳发生重度耳聋,以至全聋,就无法通过正常的听觉途径学习说话,表现为既聋又哑的状态。它的分类为以下几方面:1、按照听力损失的程度可分为聋和重听两类;2、按照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3、按照病变的部位可分为传音性(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和中枢性耳聋;4、按照病变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5、还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发生听觉障碍的原因不详。二、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视觉器官的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有的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有的是由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造成的,在我国先天性(包括
4、先天性遗传)视觉障碍占有较大比例,已成为我国青少年致盲或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先天性致盲包括:家族遗传、近亲结婚、胎儿期和其他不明原因。2、全身性疾病、某些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脑炎、伤寒等和一般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3、心理性因素:人们的情绪及心理问题也是导致视觉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4、眼外伤:它对眼球的破坏会造成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总之,聋哑盲三症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造成儿童终生残疾,给儿童、家庭及社会都带来较大负担和精力投入。现对西藏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 75 例聋哑盲学龄儿童的残疾原因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本组共 75 例残疾儿童均来自于西藏各市、地区,现人读拉萨市特殊教
5、育学校,年龄在 714 岁,其中男生 44 例,占 58.67;女生 31 例,占 42.33。聋哑儿童 43 例,占 57.33,聋童 24 例,占 32%,语言障碍儿童 4 例,古 5.33%,盲童 4 例,占 5.33。二、方法将 75 例残疾儿童按照:1、致残原因进行列表分析;2、城市和农牧区分析比较。致残原因的资料来源:来自于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由残疾儿童的监护人(家长)和当地教体委负责人所提供。三、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中计数资料的相对数构成比。结果一、75 例残疾儿童的致残因素分析:(见表 1):二、城市与农牧区残疾儿童的比较分析:75 例残疾儿童分布于西藏各城市和各地农牧区,其
6、中城市 14 例,占 18.67,农牧区 61 例,81.33。见表 2综上所述:西藏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 75 例残疾学龄儿童的发病有以下特点:1、在性别上,男性听、视觉障碍儿童多于女性听、视觉障碍儿童;2、在区域上,农牧区听、视觉障碍儿童高于城市听、视觉障碍。讨论造成学龄儿童聋哑盲的主要因素有:一、在我区尚未广泛实行妇幼保健管理1、妇幼保健部门尚未建立系统管理:由于我区以农牧区为主,在基层乡、村未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特别是围产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两方面,妇幼保健的综合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2、卫生资源匾乏:基层卫生院(所)缺乏专业妇幼保健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个人业务素质差,表
7、1 充分说明了在我区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卫生人员滥用药物的现象仍存在,其中主要是在儿童期使用了耳毒性药物 27 例,占 36.00,这是造成儿童聋哑盲的一个因素。3、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忽视或不能识别小儿早期听力障碍症状。(1)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大多数为小学文化或文盲,自身条件及周围环境制约了他们的行为,自己不知何时怀孕,妊娠期乱服药,健康保健意识淡薄,妇幼保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开展计划生育难度更大。(2) 、大部分家长对小儿听觉行为的正常发育过程缺乏了解,对患儿自幼表现的听力语言发育迟缓情况不能识别,部分家长对由聋至哑这一基本道理认识不足,发现孩子不会言语后不以为然,甚
8、至错误认识为是“贵人语迟” ,不及早就医。患儿父母很少能在第 1 年内发现患儿听力障碍或 1 岁以后即使发现患儿听力障碍也不及时就诊,是影响听力障碍的另一个因素。二、由于西藏生产力较为落后,相对制约了我区的经济发展,使西藏大多数农牧区的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较慢,表现在:1、农牧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上,经济上与城市居民比较,相对困难,从表 2 可以看出,农牧区发病率远远高于城市,这说明西藏城市和农牧区的差异较大,他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交流困难,因而农牧民群众对妇幼保健部门开展的围产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认识不够。他们经济收入较低,对患儿的疾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有些治疗还不
9、科学,不合理而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及并发症,其实,在西藏聋哑盲远远不只是这 75 例残疾学龄儿童。2、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基层妇幼工作起步晚,加之经济滞后,缺医少药现象突出,无力培训基层队伍,健康教育不到位,住院分娩普及难度大,优生优育的要求难以达到,但群众渴望优生优育的要求还是十分迫切的。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得出:现代医学水平对聋哑盲,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在预防。对策和措施一、为了预防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应采取下列对策:(一)搞好综合性妇幼保健项目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搞好协调。综合性妇幼保健项目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依靠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间的协调,并
10、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资源投入。2、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明确任务它的实现必须由健全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来完成,由于我区经费少,设备简陋,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且业务素质偏低,有的村甚至没有村医和保健员,因此在我区应逐步实现县级有业务骨干,乡级有专兼干,村村有村医和保健员。3、狠抓业务培训,提高妇幼保健队伍素质。搞好业务培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是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根本,更新知识,强化妇幼技术人员的考核。4、改善基本条件,加强设备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利用设备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管理,转诊和抢救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新生儿窒息,急重症儿童肺炎等,可减少
11、聋哑盲残疾儿童的发生。5、强化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搞好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自觉性,是做好妇幼保健的前提,健康教育以孕期自我保健,产前保健,住院分娩,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为主要内容,它是降低残疾儿童发生的根本所在,面向全区,实行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有机结合。重视宣教,提高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水平。(二)对听力障碍儿童采取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的对策1、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它是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工作的第一步,主要在产科医院母婴出院前进行。我区地域辽阔,卫生资源分布不平稳,只有在区保健院把正常新生儿及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作为常规。根据我区实际情况,要尽快制定新生儿期听
12、力筛查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生听力普查,其他地区可开展目标人群筛查,即对听力高危儿童进行筛查。2、开展听力保健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部门在开展两个系统管理的同时,要对孕妇和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听觉语言行为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家长能了解可能引起小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有耳聋家族史,孕产期感染史,头面部畸形,出生体重低于 1500g,高胆红素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和严重窒息及识别听力障碍的症状。教会家长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听觉语言行为,如 3 个月以内的小儿会对突然出现的强声产生眨眼或全身抖动反应;4 个月能把头转向声源方向;6 个月可旋转头部寻找周围感兴趣的发声物体;9 个月开始叫妈妈、爸爸;1 岁可对简单语
13、言有反应。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 49 个月最迟不超过 11 个月开始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标志。如果发现婴幼儿有听力高危因素或有听觉语言发育异常表现应立即去耳科检查。二、针对拉萨特殊教育学校 75 例听、视觉障碍儿童,建议采取下列对症措施。(一)我区对残疾儿童采取的措施1、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施舍。2、在区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人士之大力支持下,西藏 75 例听、视觉障碍学龄儿童在 2000
14、年开始迈人了拉萨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有特殊教师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在这里有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给他们献出了诚挚的爱,并希望有这方面残疾的学龄儿童能尽早踏人拉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特殊教育。敬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爱咱们的残疾儿童。(二)拉萨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助听器的应用:利用部分残疾儿童的残余听力,拉萨特殊教育学校采用了集体助听器进行相应的特殊教育。提高了这部分残疾儿童的听力,帮助其语言发育。2、语言训练法:拉萨特殊教育学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应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教育他们尽可能的利用其残余听力,去倾听或鉴别他们能听到的一切声音,养成利用听觉的习惯,以便进一步学习语言。3、对严重耳聋或全聋的患儿可采用人工耳蜗埋植,利用电刺激耳蜗神经,增强声感,有助于语言训练。这方面在西藏因多种因素目前还未开展。4.对视觉障碍儿童在治疗上无特效办法,只能在教育上采取我国实施的“一体化”教育的一种方式即“随班就读” 。也就是让盲童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跟班学习的教育实验,并由特殊学校的教师给他们逐步培养辅导特殊教育课程。由于西藏的特殊教育起步晚,现在只有让盲童利用盲字来学习。但我们深信,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不久将会实现“随班就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