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塞尔协议的进展与影响(下)曾刚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室主任/研究员二 0 一五年一月三、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实施上一堂课我们简单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巴塞尔协议,它的一些发展沿革,以及它最近的一些修改,巴塞尔协议 3,它的主要一些内容,国际层面的一些监管规则一些变化。接下来,我们主要讲这堂课中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巴塞尔协议 3,尤其是最新的进展,2010年 9 月之后,它已经学成了一个全世界新的这么一个监管规则之后,在过去的三年多过程中,中国的银行业的监管者是怎么样把这些监管规则在中国的落地,它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然后它会给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次我们主要讲中国的,前面讲了国际的,下面主要讲一下
2、中国的。(一)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实施情况那首先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巴塞尔协议,在中国实施的一个情况。中国 2003、2004年的时候,开始是人民行,后来人民行和银监会分开之后,是由中国银监会开始主导,推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在那个时候大家知道在 2004 年的时候,中国推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背景啊,对银行压力啊,或者监管者来讲,我们当时都认为是一个非常不太现实、不可行的事情。当时我们 04 年的时候银行业开始的时候都认为它。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也是知道,在 04 年实际上其他商业改革其实刚开始,这时候商业银行都还没有上市。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银行不止是缺资本,就已经不是缺资本的事情,是没有资本的问题
3、。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几个大的商业银行,在上市的过程当中,由集团保险公司剥离坏账,是剥离了上万亿,好几个万亿的不良资产。占当时的贷款余额的比重大概据估计,就不良贷款率在 30%以上。30%以上意味着什么概念?因为我们银行的资本的规模很小,你可以想象它肯定所有的挤压银行,在基本上资本应该是负的,就经营资本应该是负的。因为坏账一冲击资本,因为资本是银行去吸收损失的最后一道屏障,那你把利润冲完了之后,就得去冲击资本。那30的坏账早就把你这资本都冲的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当时说去建立资本充足监管要求引入的那个时候背景,在我们看来当时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银行不但缺这种资本,是负资本的情况下,不但把这些坏账要全
4、部消化完,而且还要在这基础之上把资本补充上去,达到 8%及以上的水平,当然我们来讲觉得是一个非常不可想象的一个事情。所以说一般来说过去十年,中国的银行业,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下,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其实也经历一个基本上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在那个时候资不抵债,就资本是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引入资本重新监管银行开始,剥离坏账,上市,筹集资本,然后达到今天这样一个状况。我想在这过去十年当中,而且今天我们所有的银行业,基本上所有的商业银行基本都达标,都达到了 827 亿的要求,而且是我们按照 2003,最先的巴塞尔协议 3 的最新的要求,我们全部商业银行基本都是达标的,这是一个非常了
5、不起的一个成绩。截止到 2014 年,我们有一个最新的数据。2014 年 3 季度末的时候,我们说中国银行业,商业银行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0.47%,是远远高于监管委员会的要求。因为我们监管要求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空间大概是 4.5%,一级资本充足率大概是 4.5%,6.5的要求就可以了,我们已经达到了 10.47。就算香港在 4.5 的基础上再加上 2.5%的所谓逆周期的资本,它也在 9%。我们现在是在 10.47%,就远远高于国际监管要求的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大概是 12.93%,也是高于国际的水平,国际水平。所以说从我刚才讲说从引入到目前使整个银行业的改善,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一
6、个改革。从一个非常差的一个银行业的状况,到目前这样一个整个风险水平盈利水平在全世界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这么一个银行业。当然是监管的改革和我们银行业支撑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还有很大的关系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在过去十年当中,经济的一个非常黄金的发展的时代。待会儿我们会讲到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在监管强化的背景之下,我们的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会怎么样?我们待会儿简单的再跟大家探讨一下。我看到这是一个实施情况,这儿有一张表,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们大概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银行业的一些核心资本充足率的一些变化情况。我地方把上市银行,这2004 年 6 月份的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
7、充足率的水平和一级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水平都给大家列出来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我们所有的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状况都是非常良好的,如果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我们甚至是远远好于国际的要求,尤其是什么?核心利益资本充足率。我们讲资本当中,质量最好的普通股和零散收益,我们称作是核心资本充足率。这些资本的性质对冲风险能力是最强的。我们看到我们中国一个资本充足率状况良好,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第二个在资本当中,我们的核心利益资本占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主要核心利益资本。所以我们资本质量也是非常良好的,这一点在国际上应该是,在目前的这样一个状态下,在国际上应该处于一个非常领先的水平。给大家简单
8、的看一下情况。那我们接下来讲一下,在目前大概的一个实施过程,大概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上市银行的一些简单的情况。我简单,接下来我简单讲一下我们中国银行业,怎么样在过去一两年中怎么去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那在 2012 年 6 月的时候,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办法,其实是东欧版的巴塞尔协议。我们这些是从 2010 年 9 月份把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 3 得到通过之后,中国银监会,我们的监管当局,就开始在研究怎么样在中国推行新的国际监管的标准。这研究了很长时间,我们,当时我个人当时也参加到课题组的研究当中,也作为一份,为 80 年代中国的目的也是做出过我们自己的一点点微薄的贡献。那我讲
9、说,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尽管方案很早就做出来了,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这样一个监管的强化更加的严格,它有可能对我们银行业产生了影响,乃至对整个实体经济可能产生了影响。所以它在 2012 年的时候,在我们最后的才得到国务院的通过。实际上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办法,实际上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应该。那主要的内容,实际上里面一些核心的内容,实际上都来自于巴塞尔的协议,巴塞尔 3。但是我们做了些稍微的修改,我们讲一些稍微修改的内容,它的要点在什么地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办法,它的从实施的时间,是从 2013 年 1 月 1 号开始正式实施。它的适用的范围,是在中国境内的所有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范围很广啊,包括我
10、们的国有大行,包括我们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深圳银行,以及外资在中国注册的法人,这些都在我们的范围之内,都要遵循,中国版的或者巴塞尔协议 3。它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它跟,跟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啊实际上是相同的,我也想了一些它的一些核心的内容,大家简单的可以看一看。我们关心的实际上是它的方法,是它的最低的资本的要求,它的监管要求,我们说它整体的框架、计算方法,实际上都跟巴塞尔协议是完全一致的。稍微有一点不同,是在两个方面不同,两个方面不同。不同一个是我们的监管标准比,比西方的要求高了 0.5,高了 0.5,这是第一个,大家可以看得到。在巴塞尔协议要求当中,它是核心资本、一级
11、资本充足率是不得低于 5.5%,5,一级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 6,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 8。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它把,我们资本管理办法对最低资本的要求,比国际的标准高了 0.5。这就很有意思,中国过去曾经是,永远抗拒去接受巴塞尔监管标准,因为那时我们资本很少,担心对银行行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我们大概 07 年的时候,在那个巴塞尔协议 2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开始准备要实施的时候,当时我们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写了一篇文章,是中国可能目前的阶段可能还不太可以在短时间内去实行巴塞尔协议 2,所以就要求在推进过程当中要缓行,这是07 年的时候,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还难以达到要求。但是大家
12、看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在金融危机,在 03 年、07 年到 10 年,这么短短的时间之后,到我们 2012 年开始执行的时候,我们中国不但能够所有的银行都能达到标准,而且我们自己的监管标准还比什么?比国际标准要高 0.5,所以我们现在的要求是,最低资本要求是什么?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 5.5%,一级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 6.5%,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 8.5%,相当于我们把它的要求高了 0.5。同时再加上巴塞尔协议当中有的,所谓的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加 2.5 之后,中国银行业目前,最高的资本要求大概在 11.5,11.5,系统中央银行当然在 11.5 左右,普通的商业银行大概在 10.
13、5 左右,加上了储备资本之后的情况。是中国完成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来讲,包括我们讲它对银行产生的影响,那实际上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标准的要求,实际上对银行业是加大了就资本监管的需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它整体的监管的要求比国际标准还要高 0.5,是我们本身就比一个,这样在资本的结构当中,我们也提到,它的核心意义的资本要求,从原来其实只要 2.5 左右的水平,一下提高到了 5.5 的水平。意味着银行对核心资本的要求啊,对核心资本我刚才讲到主要来自于普通股,就普通股权益,还有我们留存的收益这样一些。这块对银行产生了比较大的一个核心股补充的压力。那原来来讲应该资本结构当中强调核心利益资本,附属资本补充压
14、力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我们可以看到银行怎么样去补充我的核心利益资本,或者我的一级资本,高质量的资本。因为你既然提高了,对高质量的资本要求,我这高质量资本的水平,到底是怎么样子的。我们就会有一个,它会对银行产生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压力,一个压力。我们就要进行,简单看一下。第二个,是关于资本的一个基本的一个要求,我们看到,所以我在图中,当中也列出了银行也要达到资本要求,它每一年,每一年的,它的水平啊,就它的监管的要求,达到所要达到的到底是怎么样逐步的往上的,逐步往上提升的。有一个图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要求是逐步去提高的。当然我们逐步提高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得到,是大概在从 2003 到
15、2008 年底这样一个逐步提升的一个过程。当然讲说在国际范围内,国际的要求是到 2009 年去实施。那中国我们是从 2008 年去实施。那就可以看得到就中国的,实际上我们的,一个我们的监管标准比别人要更高一些,一方面我们实施的时间要比别人提前一年,所以说就好比说在同样一道考题下面,中国的银行业在十年前是一个很差的差等生,十年后就完全是一个优等生的存在,在其他国家的银行业不太愿意去执行标准的时候,我们不但愿意执行标准,而且还能比它以更高的标准来实现。这当然也是我们一个大环境的一个变化,是关于资本监管的要求,中国的在资本监管,资本的管理当中的一个情况。(二)杠杆率第二,杠杆率的要求,我们刚才讲资本
16、,在资本管理办法,当中 2012 年的时候公布,2013 年开始执行的。杠杆率的要求,我们刚才讲了我们在 2011 年的时候,中国银监会就发布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的办法。因为杠杆率要求比较简单,使用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一个表内资产和表内自有资本的比例关系,比较好核算。而且它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它推进得相对比较快一些。其实在 2011 年的中国银监会就已经发布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管理的办法,这些办法,它基本上实际上是把巴塞尔委员会,讨论的新的杠杆率的规则,就放到中国来了,实际就引入到中国。但是它有一点调整,我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已经讲到,在巴塞尔的层面上,它要求的是杠杆率是不低于 3%,意
17、味着银行表内资产和自有资金的比重,最大的倍数,放大了的倍数,杠杆倍数是 33 倍,中国,我们讲我们的资本,要求比它更严格一点,我们要求的是杠杆率是不低于 4%,说你的资产规模和你自有资金自有资本之间的比重,自有资金和你的资产之比是不低于 4%,反过来讲自有资产比上你的自有自的倍数啊,是不能超过 25 倍的,他们允许的最大限的倍数是 33 倍,我们所允许的银行业的最大倍数是 25 倍。也反应中国银行业,我们从监管角度而言,对我们现有银行的约束,比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国际标准更加的严格。在 2014 年 6 月份的时候,巴塞尔委员会,它针对杠杆率又做了一些新的调整,因为杠杆率是一个全新的指标进入之后,
18、银行它有一个反馈的过程,觉得指标可能过于严格,或者有些计算当中不合理,导致了业务受到扭曲等。所以它发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反馈之后,它又进行了一些修正。我们中国在2014 年 11 月针对巴塞尔委员会做的修正,对我们杠杆管理办法也进行了调整,出了一个在 2014 年 11 月底的时候,我们出了一个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的一个修订,修订完全是引入,不是针对中国自己的引入,就完全是把巴塞尔委员会的一些最新的调整变化,把它引入到我们的修订稿当中。修订稿主要有几个方面,简单讲一下。一个它改变了一些表外项目的计单方法,说这些表外计单方法,一个核心的把这些表内,表外资产往表内计算的时候,它的权重是比以往要更
19、小。由银行自己决定,有更大的弹性。以前都是 100%,现在是可以低于 100%,但是分不同的档,银行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进行计算。这样一计算,那肯定是银行导致,因为我原来所有适应都是 100%,现在有可能是低于 100%,但是最低不低于 10,但从目前情况下它可以介于我的这种杠杆,说它可以让我的这种从表外转表内的时候,这种规模啊,转换的规模可以变小。第二个是关于衍生产品的计算。这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第三个是关于披露的信息的要求,对大银行有一信息披露的要求。我们讲它的核心从角度来讲,其实意味着在这两个指标方面,因为它计算的方法,尤其对表外的衍生产品的计算方法,把原来最初的版本要显得更加的宽松,尤其
20、银行可以用更低的转化的系数。那这样意味着银行的杠杆率,受杠杆率约束的力度啊有所降低。等于说可以给银行在杠杆率方面,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它所受的监管就没有以前的严格。当然我们讲的杠杆率的它不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变化,因为它是完全两个概念。杠杆率是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无关的一个计算的一个指标,一个指标。是简单大家了解一下,是在去年 11月份刚刚发布的一个新的修订的意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是。那关于杠杆率的执行的时间,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我们的原稿,里面它过度的去安排,是从新的杠杆率,4%的杠杆率,我们从 2012 年 1 月 1 号就开始实行了。达标,系统重要性的达标我们最大的银行达标的是在 201
21、3 年就已经达标了。对其他银行的要求,是到 2016 年底达标,这是大概的一个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其他的,杠杆率的这种计算方法,其实的也可以简单,我在PPT 里面也给大家写出来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简单的看一看,可以随时看一看。(三)流动性监管第三个我要讲的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流动性的监管,流动性的监管。流动性的监管当然讲的在巴塞尔委员会的层面上,流动性监管实际上是巴塞尔协议 3 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前巴塞尔协议 1 和巴塞尔协议 2,其实都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风险的问题,所以各个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流动性监管有不同的指标的要求,这是一个。但是到了巴塞尔协议 3 的时候,我们就把就统
22、一起来了,它就有一个全球的统一的监管指标,上一堂课的时候我在介绍的时候,已经给大家介绍了。核心两个指标,一个是针对短期的,像三四天以内的,所谓的流动性覆盖率。还有一个是针对三四天以上的,甚至一年以上的,说中长期的融资稳定问题,就要净稳定融资率,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那在中国来讲,我们以前也有自己的流动性监管,大家都应该熟悉中国银行业的,同时都知道。在我们银行业的领域,流动性本来是商业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风险来源,所以在各个国家尽管没有在统一的所谓的监管要求的时候,我们银行实际上也都有关于流动性监管一些具体的要求。中国我们在 2006 年的时候,银监会是有一个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监管
23、核心指标,在这里面我们是有什么?是有两个尝试性的指标,大家应该非常熟悉,非常熟悉。一个是流动性的比例,另一个是我们著名的贷存比。通过这样一个指标来控制我们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而且贷存比流动性指标实际上都写入商业银行法 ,其实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对贷存比指标有非常多的不满意,但是也很难把它取消掉。当然我们讲未来有可能,慢慢按照趋势来讲,未来我们的贷存比指标有可能就慢慢变成一个监控性的,检测性的指标,而不再是一个,强制性的指标。但目前来讲它仍然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强制性的一个安全性的指标。在 2006 年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指标里面,就有一整套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的
24、一整套制度。放巴塞尔协议推出来一个国际标准,所以我们就有一个怎么样把自己的,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监管规则和国际标准进行统一的问题,而这二者是不是有一些冲突?当然我们未来要去观察。所以说在这段事情在巴塞尔协议出来之后,银监会在 2011 年 10 月就发布了一个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办法,它是把强制性监管的指标进行了一个调整。同时保留了中国原来的两个强制性监管指标,我们讲的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然后加入了巴塞尔协议新设立的这两个指标,一个是流动性覆盖率,第二个是信用融资比例,这两个指标。这样凑成了我们在 2011 年10 月份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就征求意见稿里面的 4 个核心指标。
25、刚才我们讲到因为在巴塞尔层面上,委员会层面上,流动性指标一直争论非常的多,它变化也很大,所以说反复在讨论,尽管它在 2010 年就发布了,但是后来各国的意见很大,反复在讨论,所以一直也没有定稿。到 2013 年 6 月份的时候,才完成了其中一个指标的一个定稿工作,第一个流动,针对银行短期流动性率,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所以因为它,另外一个指标目前还没有推出来,而且定稿新的 LCR 定稿,和以往的最开始的时候对流动性覆盖率的一些解释,一些规定,又有所不同。所以说 2013 年 10 月份的时候,银监会又再次发布了一个新的征求意见稿,就把原来 2011 年发布的那个删掉,那重新的把巴塞尔协议新的一些变
26、化吸收进来,然后正式发布。发布之后,因为长期的金融融资比例在巴塞尔层面上还没有一个定论所以我们在新的流动性管理办法,就征求意见稿当中,我们把原来的 4 个健康指标,两个巴塞尔的监管指标,两个中国自己的监管指标结合这种情况,改成了三个。巴塞尔协议里面只有一个,现在已经定稿的金融定论,流动性覆盖率的指标再加上占存比和流动性的治理,三个构成了我们什么?构成了我们今天的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当中三个新的强制性的监管指标。强制性指标在 2014 年 2 月份的时候已经正式的发布,已经正式的发布,大家有兴趣,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它规定了一个达标期限,因为对银行来讲,新的指示标志,尤其是 LCR 指标,它流动
27、性覆盖率指标,它从实施到达标,它需要一个过程,为什么?因为它银行为了收集相关的数据,它可能改革它的系统。同时我能不能达标,那可能还过程当中还要测试。为了尽量的减少对银行以及实体经济产生不必要的冲击,所以说我们同样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一样的,中央规定了一个过渡期,一个银行有一个过渡期。同时我们来讲说,对不同银行有差异性的要求。因为 LCR 指标对大银行可能是适用的,因为大银行的业务可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认为非常清晰化的这种管理的方法,去一一对应的资金的配套,可能是很精细的,可能符合我们大银行的发展的特点。但是对小银行来讲,可能它因为业务非常简单,只要存贷款,然后你要我这样的银行去采用这种系统,可能
28、一个是它的硬件设施上投入可能会太大,另一方面可能它的人员规避就能理解,比较复杂的这种计算的方法。而且因为它的业务很简单,你这样做企业能产生的经济源的效果,其实也不是明显。或许你这样做可能会精确一些,但是你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所能取得的改善非常有限。所以这种情况下对小银行采取比较传统的,这种像贷存比或者流动性比例这样的比较传统的监管工具,可能更适合。所以说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对期限上的这样一个安排,说允许银行用一段时间,我们现在是从 2014 到 2008 年,让银行来实现这样一个达标,之外还可以大小银行进行一个划分,我们目前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是在 2000 亿以上的银行,就资产规模在
29、2000 亿以上的银行,我们才使用什么?才采用,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在低于 2000 亿以下的这种中小银行,有些算小银行的,就暂时不接受这样指标的约束,就还是采取原来的,原来的比较简单易行的这种监管的指标和方法,这样也符合我们整个银行业的一个它本身不同银行的一个特点,是关于流动性指标一个情况。当然我们讲流动性指标特别受关注啊,特别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在巴塞尔委员会层面上,它是一个全新的一个创新,之前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就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所以说它对银行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来讨论都很热烈,这在国际层面上在影响。第二个在国际层面上它也是很受关注,是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在 2013 年的 6 月份爆发一次钱
30、荒事件。这次钱荒使银行业的从业者以及金融监管者深刻的认识到了,流动性对整个银行业的一个重要性,一个重要性。所以说大家也很关注,因为你是钱荒,是因为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我们新的这种监管,新的融资的监管办法,怎么样去针对银行业的这种风险之间的变化,对它进行适当的监管,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所以说去年当流动监管办法是 2 月份正式实施,2 月份推出来定稿,3 月份开始实施的时候,当时在媒体啊,还有社会得到关注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认为因为银行业它,随着它转型,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依赖于金融市场来发声之后,来发生开展之后,对于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业的重要性实际上正在凸显。尤其是利率市场
31、化之后,有人们的资金流动开始稳定性变差,开始流动性加剧了以后,流动开始波动开始加剧之后,对银行这种流行性的风险管理的依据啊,压力开始越来越大。也是符合银行业的一个发展需要,对我们银行自身来讲,对未来除了对传统的得信贷风险的这种信用风险的关注之外,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也开始日渐凸显,日渐凸显。这是关于流动性问题的,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简单的看一看。四、新巴塞尔协议的影响有了这样一个变化之后,对银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有一个很大,这是我们最后一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给大家简要介绍。就说我们既然你看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监管针对国际监管规则的变动,把这一些引入到中国,中国现有的监管规则进行了一些结合,
32、而形成了一些结合,推行一些其他的监管,推行一些监管的规则。其实规则你看它都有一个过渡期,在未来年份当中要逐步予以落实实现。它对银行业的影响了以后逐步地显现,因为它都是非常基础的非常重要的这种规则。像资本影响着银行的日常的经营行动,流动性影响着银行在市场上的交易等等。那所有的这些,对银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讲它打开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一下它的影响。第一个影响,资本充足率,如果我们只能资本充足率也好,还是流动性监管也好,监管它是会导致银行带来成本,大家都知道监管最大的问题它对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它会导致银行的成本问题提高。我们先不谈别的,说因为你看我原来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我银行发放贷款,
33、我就不会去考虑什么?不去考虑要去从事的问题,资本的问题,只要老百姓相信我们,只要他愿意把钱拿进来,我就可以往外不停的放贷款。当然这些看起来听起来像个旁氏融资一样,但是对银行来讲,这种成本是最低的。因为没有监管就没有对资本的要求,当你有了资本的要求,有了监管的要求,包括流动性也一样,对流动性的要求之后,那银行成本就会随时上升。我们以前在贷款,我们不考虑它对我的资本的消耗,那时候我贷一笔款出去,我要想去投资,那投资你有资本不是好投的。大家也都知道,尤其是普通股资本,你要不去发股上市,要不你就去低碳募集。如果我没办法发股上市,可能凑集的资本会多一点,我要上不了市,因为现在像中国的银行业,现在基本上早
34、年,从第一批银行上市之后,现在有很长时间很多银行在中小银行在激烈的资本市场也很难上市了,都转头去找香港这样的机构去上市。因为募集资本它形成这种阻碍,它本身就构成了银行业务开展的成本,但是这种情况下,那银行就要考虑它的业务,不同业务相对成本的。那贷款,比如说我们讲它是风险成本比较高的业务,它消耗的资本会比较多,我们在计算的时候,那我们在算银行的算账的时候,那如果资本是有限的,很难筹集起来,这而且成本很高。那有可能我就在资产配置当中,我去降低对信贷业务的这种依赖,降低信贷业务,去反而持有一些什么?持有一些债券啊,或者其他方面的,其他一些资产,或者是收一些其他的资产,它的资产权重是可以避的,比贷款要
35、低的。干脆就把它放在表外去,像过去几年当中我们很多银行干的这种通道业务,你找一个通道,信托公司也好,券商的资管也好,还是保险公司也好,我先把它暂时性的放在表外去,以此来避开来降低我的资本的消耗,还有可能是为了绕开贷款的管制。但怎么讲?说银行就会很多的这种资本监管,银行它就会有这些业务上的动力,什么?结构调整。表内结构调整,从高风险权重的资产向低风险权重的资产转移调整。还有表内向表外的调整,把表内资产规模下下来,把表外的增加,这是我们看过去一段时间,我们银行业的很多的创新,其实都是这样的一个格局。那从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意味着,实际上资本监管对银行的约束啊,实际上都在产生,因为如果没有约束,银行
36、感受不到资本重组的对他们的约束,它就不会采取刚才那些调整的措施出来。而这些调整实际上在银行发生,意味着银行过去一段时间,实际上正在越来越感受到资本充足带给他们比较强大的约束。那约束意味着他们未来的过去已经发生的,这些业务调整,业务的调整未来还将继续,还将继续。假如说我们第一个,实际上是相对提升了贷款资产的一个相对的成本。第二个,是意味着银行管理的模式啊,管理的方法,未来可能要进行一些调整或者变化,因为银行传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放贷款越多,赚得钱越多,实际上讲在资本冲突的约束下面,也有可能贷款越多,你有可能资本筹集压力越大,如果资本筹集很困难,成本也高的,你还是赔钱的,不一定能够赚更多的钱
37、。那意味着你业务结构调整的同时,银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就以贷款为主,银行资产规模上的这样一种发展的理念,这种规模实际上发展的理念模式有可能就要发生变化,这样意味着带动着银行的管理模式要发生变化和调整。现在国内外,现在很多银行都开始在采用一些经济增长值,或者经济资本的这样一些管理的方法。这样来适应资本约束带给我们的影响。第三个,我们刚才讲的可能还是资产管理方式,在资产摆布上怎么可能尽可能的去降低我们银行的分布,资本重组它实际上一个资本关系,就分子分母的关系。我要达标,我要两个途径。一个是把我的分母尽量的缩小,把我的风险资产规模缩小。刚才我讲的第一个、第二个影响,说我不管我去改善我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38、,还是说我去调整我的资产的结构啊,表内外的结构,其实都是在降低尽可能的降低我的什么?我的分母,就风险资产的规模。还有一个贷款,什么?我去增加我的,扩大我的分子,扩大我的什么?扩大我的资本金的来源。当银行的资本,就意味着银行就有一个,比较有一个成熟的一个稳定的一个资本管理的战略,这样我们看现在的银行慢慢都开始在做事情。那这样来讲,我们讲它要持续的维持它的发展,它就必须要有一个持续的可维持的资本的补充。那资本的补充正常情况下,可以来自于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自于哪里?普通股,那发股融资,我去吸引股东,如果可以上市我就通过上市的方法去融资。那如果不能上市,或者不能够上其他股募集,我就可以用银行自己的利润
39、,利润的滚存,我今年利润好,我把它分一部分,剩下的我都把它转为什么?我的权益,我的资本也可以得到增长。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银行长久来看啊,就长远的银行的一个来看,它的资本都是自己积累的。说它最重要的来源,应该来自于它的资本的,利润的累计。过去几年当中中国银行业实际上我们的利润其实也累计,对银行资本的补充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啊,非常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要考虑,银行当中,银行利润好了之后,大家会有一个累计了,累计能力可能比较强。但是当你经济不好的时候,你的利润开始下滑的时候,盈利能力开始受到影响的时候,甚至是亏损的时候,那时候你的资本还可以从哪里来?资本不好的时候,有可能很难募集的股本,同时利润留存的
40、能力也下降了。那时候你就必须要去开拓什么?新的资本补充的渠道。所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银行实际上除了我刚才讲到,这几类主要的资本补充渠道之外,创立者通常还会给他们创造一些资本工具的创新,从定义上去允许银行去发行一些,一些新的创新类的金融产品。那这些金融产品不是普通股,但是它可能用什么?因为有接近于普通股的这种功能,这种功能,而且它发行起来,可能它比普通股价值更容易,或者能够让发行者更加的容易接受。这样,这种工具在得到监管层的认可之后,它就可以成为什么?成为我们的资本补充的新的来源,这样就能够抛开,就绕开我们刚才银行的这种障碍。那当我们的资本补充监管要求不断提高,而银行本身要寻求发展的时候,那资本
41、的这种矛盾啊,就补充的这种矛盾,它将会持续的存在。时候银行怎么样去创新,找寻到新的资本工具,另辟蹊径,就成了一个非常的重要的一个创新。那中国现在也在做事情,知道在 2012 年 12 月份的时候,为了配合我们新的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中国银监会就通过了这部关系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当时对合格资本工具进行了界定,进行了界定。什么样的工具具有哪些特性,是可以去补充一级资本,什么样的什么工具是可以去什么,去补充二级资本的。给银行提供了一个什么?扩大了在原有的普通股以外,一些新的去补充一级资本的可能性。当然银监会,指导意见并不完全有意味着它真正能够发这样的工具,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其他监管者的认
42、可。去年的时候,大家知道中国证监会,发行了发布了关于优先股的概念,一个新的规章。怎么样去发行,在市场上发行优先股。给银行补充一级资本,在普通股以外去补充一级资本,提供了一个便利。因为按照优先股的界定,优先股的界定,它是符合银监会关于一级资本工具的制定,比如它在第一,它虽然不是普通股,虽然不是普通股,但是它具有普通股的特征,因为它没有,它相当于也是在,实际上一个股本工具。而且在分红的数据上,它也是不参与分红,而且是拿什么?拿固定收益的。所以它在普通股,优先股,它有点类似于具有,普通股的一些特征,同时又具有债券的一些特征,一些特征,是有混合的工具,创新的工具,但是它符合我们的银行业目前对一些资本工
43、具的界定,所以它就成为了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所以你看可以注意到从去年 6 月份到现在,我们有好多上市银行已经先后在境外和境内发行优先股,通过优先股来补充他们的一级资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收益。但我们现在看到还有很多小银行,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资本,补充资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小银行它可能更需要这样,因为它没有上市,没有上市它就没有办法去募集到更多的资本,对它们来讲,而且小银行谋求发展,又想快速的发展,对它们来讲可能通过这样的渠道,这样的金融工具的创新去补充资本,可能是它们更加迫切的需要的一种模式或者渠道。是刚我们未来讲说,未来会不会在一些小银行也允许做这样的,这种工具创新,或者说在优先股以外还可能会出现新的,资本补充的工具,我们还不太清楚,但是我们想因为这样一个,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啊,在资本监管的框架下,它会持续存在,持续存在。未来当它这种矛盾,当它矛盾越来越大,这种缺口越来越大的时候。对银行这种补充的这种需求,这种创新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在预料之中可能会,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