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湖北经济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使我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充分体现现有的学科专业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特制定本规划。一、 “十一五”时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一)专业结构与布局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是我校调整、改革、发展的五年,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 程建设和改革为基础,以培育专业办学特色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有计划地分类、分步实施专业建设和改革工程。经过改造、整合和新建,本科 专业总数发 展到 40 个,初步
2、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为主体,兼有文学、法学、工学等学科的专业布局。经济学、管理学 类专业共 28 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 70%,突现出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二)“两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基本形成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积极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教学平台,不断宏扬光大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重实践、重应用”的办 学传统,努力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践、 实用、实干型人才(简称“两有三 实” ),人才培养特色基本形成。2(三)
3、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明显我校自 2007 年开始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来,在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场营销、金融学、会 计学成 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际经济 与贸易等 5 个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其中,市场营销、金融学品牌 专业先后通 过省教育厅验收。目前,我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 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8 个,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校级精品课程 45 门,校级优质(特色)课程共 67 门,评选出校级教学名师
4、15 人。近年来,我校共有400 多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8 件作品获得省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成果奖。(四)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所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台都必须履行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批颁布等规范程序。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和修定了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 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等 80 余项教学管理制度,涵盖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运行机制、实践教学、学籍管理、教材管理等重要方面,建立健全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有效地对全校教学运行状态进行适时检测
5、和考察,重点监测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效果以及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教学质量3管理实现常态化。(五)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各 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实践教学类课程设为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学校统一规定的实践课程、专业自行安排的实践课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起与理论教学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条件经过整合与优化,实现资源共享。学校高度重视校外实践教
6、学基地的建设,选择条件好,能满足实践需要的企业、机构等,建立一批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践教学队伍纳入学校师资队伍统筹规划、加强建设,吸引、鼓励高职称、高学 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实施选派青年教师服务企业计划,安排专业教师进企业实地调研或挂职锻炼,聘请政府部门、行业和企 业的实务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进课堂讲授实务课程或指导学生实践,初步建立起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双向互通、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双进互融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机制。二、 “十二五”时期我校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形势分析“十一五”期间本科教学改革和建 设所取得成 绩,为“十二五” 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
7、养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发展任重而道远。4(一)机遇和挑战一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对中部地区和湖北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使学校发展面临全新的挑战;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预示着高等教育将进行一系列重大变革,高等学校将获得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省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和提高服务社会的
8、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我省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三是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二)存在的问题一是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传统优势专业与新办专业、经管类专业与文法理工类专业发展不平衡;三是还需进一步凝练和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四是还需进一步加强办学资源整合,整体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三、 “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我校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
9、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5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财经类教学型大学的目标。基本思路是:适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区域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知识创新服务;遵循高等学校发展基本规律,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突出“教学型”和“ 应用型” 的办学定位,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准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依托学校现有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
10、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努力实现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四、 “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 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 的原则 ,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丰富专业 内涵,凝炼专业特色。通过新建、 发展、改造与整合,新建一批新 兴 学科专业,发展一批应用学科专业,改造和调整一批传统学科专业,使学校的本科专业建设达到结构合理、 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到
11、2015 年,使本科专业规模控制在 48 个左右;重点建设 35 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6特色专业,58 个在湖北省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品牌专业,1015 个个校级品牌专业;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专业评估制度,形成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和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二)主要任务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根据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在兼顾学科专业隶属关系和现状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稳 步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改造市场需求面窄的老化专业
12、,淘汰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通过整合与重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密切专业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2、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配合国家和湖北省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展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的立项建设工作和省级、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十二五”期间,加大 经济 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对立项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要加强监管,确保建设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品牌专业 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市场营销、金融学、
13、会计学等省级品牌专业为试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行业企业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加大专业建设扶持力度,在教7学团队、实践教学、 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为本校其他专业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提供改革示范。3、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新专业建设一直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建立健全新专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逐步形成新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新专业的评估检查,对基
14、础条件较好的新专业,加大资助和管理力度,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对发展前景不理想、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按照“ 停、并、转”的基本思路,通过按学科大类招生等招生方式改革,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规范。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支持部分具有学科基础,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新兴、交叉学科新专业的申报,充分论证,严 格申报程序。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的提升和优化,加大教师在职培养、课程进修、实践锻炼的力度。以教学名师评选为示范和导向,启动“教学名 师培养与
15、奖励计划”,开展校、院系级教学名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优秀教学教学奖的评选,树 立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教学名师” ; 采用引进与培8养相结合的机制,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机制,抓紧抓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完善学科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到 2015 年,建成一支业务精,能力 强,作 风正,师德高, 结构合理,能支撑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显著提升。5、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着力实现新突破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合
16、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实施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建设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尤其是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强 化优势,凝炼特色,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实施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门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型、探讨型、实践型、自主学 习 型等课程的建设,积极推广网络课程建设,丰富选修课程资源。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按照学校教材建设规划,组织落实校级、省部级和国家
17、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结 合学校优势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着重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实验教材建设;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改革;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96、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规划和设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和布局实验室,突出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的跨院系跨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由基础实验、 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实施“暑期社
18、会实践活动” 计划和 “资教生”计划;实施“本科生创新 实践学分” ,加大对本科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加强对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习 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到2015 年,建立起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各类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150 个。7、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完善数学建模、ERP 沙盘、电子设计、英语演讲、
19、物流、设计 及艺术等校内大学生创新平台。力争英语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大赛等再上新台阶。8、进一步抓好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质量。在教风建设方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10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让全校教师信守师德承诺,爱岗敬业,严谨执教, 热爱学生, 严守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教书育人,使全体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在学风建设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严格学生学习管理,进一步严格考风考纪,促进学生发
20、展“ 成人”与“成才”相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五、 “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保障措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我校“ 十二五 ”学科专业 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目 标和任务,实施以下保障措施:(一)加强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既要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的作用,科学谋划专业布局和结构。各院系应将专业建设工作纳入院系发展规划,各专业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计划,建立 专业负责人制度,组建专业建设团队。(二)提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人才保障全面实施人才工程,以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加大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从制度上重视高职称、高学历等骨干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