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二零一三年八月 2 目 录序 言 7一、规划背景 8(一)自然状况8(二)发 展基础9(三)面临问题10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 目标任务 12(一)指导思想12(二)规划原则13(三)协调关系14(四)功能分类15(五)目标任务17(六)战略格局19三、 肇庆市域范围主体功能区 20(一)优化开发 区域23(二)重点开发区域25(三)生态发展区域29(四)禁止开发区域34四、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布局 38(一)端州区38 3 (二)鼎湖区39(三)四会市40(四)高要市41(五)广宁县43(六)德庆县44(七)封开县45(八)怀集县47(九)肇庆高新区48
2、(十)肇庆新区49五、绩效考核评价 50(一)优化开发区域51(二)重点开发区域51(三)生态发展区域52(四)禁止开发区域52六、规划实施 52(一)政策保障52(二)市级职能部门职责55(三)县(市、区)人民政府职责 58(四)监测评估59附录一:肇庆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一) 60附录二:肇庆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二) 62附图: 4 (一)肇庆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二)肇庆市重点发展区域战略格局示意图(三)肇庆市综合交通战略格局示意图(四)肇庆市重点产业园区分布示意图(五)肇庆市重点城镇扩容提质区域分布示意图(六)肇庆市重点农业特色园区分布示意图(七)肇庆市建设用地分布图(八)肇庆市农业生
3、产空间分布图(九)肇庆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十)肇庆市开发强度分布图(十一)肇庆市可利用资源占县区比重图(十二)肇庆市生态敏感性分区示意图(十三)端州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四)鼎湖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五)四会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六)高要市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七)广宁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八)德庆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十九)封开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二十)怀集县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二十一)肇庆高新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二十二)肇庆新区主体功能区划示意图 5 序 言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为肇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肇庆市正朝着
4、全面融入广佛肇经济圈,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和能够代表珠三角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迈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我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根据国家和省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特制定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主体 功 能 区 规 划 是 国 土 空 间 开 发 的 战 略 性 、基 础 性 、约 束 性规 划 ,是 根 据 不 同 区 域 的 资 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以 及 现 有 开 发 程 度和 未 来 发 展 潜 力 ,明 晰
5、 不 同 区 域 的 主 体 功 能 布 局 。编 制 主 体 功 能区 规 划 是 肇 庆 市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大 力 实 施 “两 区 引 领两 化 ”战 略 ,探 索 科 学 发 展 新 路 ,加 快 实 现 成 为 珠 三 角 连 接 大 西 南的 枢 纽 门 户 城 市 和 能 够 代 表 珠 三 角 科 学 发 展 成 果 城 市 的 重 大 战略 举 措 ,有 利 于 推 进 经 济 结 构 优 化 升 级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有 利 于 发 挥 整 体 优 势 ,推 进 区 域 一 体 化 发 展 ;有 利 于 加 强 基
6、本 公共 服 务 ,实 现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有 利 于 规 范 土 地 开 发 秩 序 ,集 约 节 约土 地 资 源 ;有 利 于 促 进 环 境 保 护 和 资 源 节 约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 6 本规划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划编制,与市相关规划文件相协调。本规划主要依据:(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三)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五)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六)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七)肇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7、0062020 年);(八)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九)其他相关部门规划。本规 划 将 肇 庆 市 国 土 空 间 划 分 为 优 化 开 发 区 域 、重 点 开 发 区域 、生 态 发 展 区 域 和 禁 止 开 发 区 域 四 类 主 体 功 能 区 ,明 确 这 四 类 主体 功 能 区 的 空 间 范 围 、功 能 定 位 、发 展 策 略 ,以 及 绩 效 考 核 等 方 面内 容 。规 划 范 围 为 肇 庆 市 域 ,规 划 主 要 目 标 到 2020 年 ,规 划 任 务更 长 远 ,实 施 中 将 根 据 形 势 变 化 和 评 估 结 果 适 时 调 整 修 订 。一
8、、规划背景(一)自然状况肇庆市总面积 14891.22 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8.3%、珠三角地区面积的 27.1%。2012 年,常住人口 398.23 万人,占广东省总人口的 3.8%、珠三角地区的 7%。境内以中低山地和 7 丘陵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 19%;水资源充足,主要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地表水水质 100%达标,星湖水质达到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西江稳定保持类水质,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 60 多种,是广东著名的“黄金之乡” ,金 矿储 量和黄金 产量占广东省八成;林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9、 72.85%,生物品种众多,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二)发展基础区域合作优势突出。肇庆市面向珠三角,背靠大西南,是珠三角挺进北部湾和东盟的前沿走廊,也是两广合作的先行区。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肇庆整体纳入珠三角范围,肇庆市区位、交通、资源、生态环境等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2.35 亿元,增长 11%,增幅居全省第八;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3.81 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16.44 亿元;外贸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五,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
10、总额增幅分居珠三角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14.3%和 15%。肇庆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中山(肇庆大旺)、顺德龙江(德庆)、中山大涌(怀集)三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壮大,广佛肇(怀集)经济 8 合作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封开)和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怀集)建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处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到香港、澳门只需 3 小时车程。国道 321、324 线和广肇高速公路、广茂铁路贯通全市,西江“ 黄金水道” 通江达海,二广高速公路三水至怀集段建成通车,珠外环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南广
11、和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正在推进,集空、铁、公、水于一体的立体式、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肇庆新区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成为广东省重大发展平台。中心城区“东扩 南连” 加快,星湖大道、砚都大道、肇庆大道、信安大道和波海公园、牌坊广场、东门广场等主干道、主题广场、主题公园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1100 多公里绿道网覆盖全市。土地、水源、矿产、植被等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气、水体等环境质量稳定达标,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各县(市)县域新城和中心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三)面临问题经济发展规模仍偏小。肇庆市土地总面积约占广东省总面积的十二分之一、珠三角
12、地区的四分之一,但 2012 年全市GDP 只占全省的 2.6%、珠三角地区的 3.1%;人均 GDP 只相当于整个珠三角地区人均 GDP 的 43.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占全省的 1.7%、珠三角地区的 2.5%。 9 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中心区(端州、鼎湖、四会、高要、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和山区四县(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发展差距明显。2012 年,占全市总人口 50.5%的山区四县,经济总量只占全市总量的 31.2%,是中心区的 43%。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50%,农村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不明晰。全市产业分布“散、乱
13、、弱” ,缺乏特色鲜明、规模庞大、先导性强、价值链长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集群不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和创税能力不强。各县(市、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度比较高,产业层次比较低。土 地 开 发 保 护 不 协 调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相 对 粗 放 ,空 间 利用 率 不 高 ,近 三 年 全 市 单 位 建 设 用 地 GDP 产 出 量 仅 为 7 万 元 /亩左右,还不到珠三角平均水平的 30%;部分地区土地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闲置与建设用地紧张同时并存的局面。 (表1:20002012 年肇庆市建设用地总量变化表)表 1:20002012 年肇庆市建设用地总量变化表单位:平方
14、公里 10 年份 建设用地面积 占全市百分比 比上年增加面积 增长率2012 871.88 5.85% 7.22 0.84%2011 864.66 5.81% 75.77 9.60%2010 788.89 5.30% 26.62 3.49%2009 762.27 5.12% 87.66 12.99%2008 674.61 4.53% 8.68 1.30%2007 665.93 4.47% 11.00 1.68%2006 654.93 4.40% 14.12 2.20%2005 640.81 4.30% 8.98 1.42%2004 631.83 4.24% 1.37 0.22%2003 630
15、.46 4.23% 0.65 0.10%2002 629.81 4.23% 4.91 0.79%2001 624.90 4.20% 0.78 0.12%2000 624.12 4.19% 3.81 0.61%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经济发展方式未根本转变,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全市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部分环境敏感区域和景观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存在部分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植被破坏等问题。环保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较滞后,特别是新建工业园区、县级行政中心、部分中心镇及沿江重点镇的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施相对滞后。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 小 平 理 论 和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贯 彻 落 实 科 学发 展 观 ,深 入 实 施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改 革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大 力 实 施“两 区 引 领 两 化 ”战 略 ,以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为 主 线 ,以 加 快 转型 升 级 、建 设 幸 福 肇 庆 为 核 心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着 眼 可 持 续 发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