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十二五”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 时 期,是我省老工 业基地实现 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加速全面振兴的决战决胜期。为适应全省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的客观需要,满足广大群众对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强烈需求,根据辽宁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一、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十一五” 时 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了对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 个,重点实验室 24 个;
2、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已达 115个,初步覆盖了全省优势领域。沈阳新药安全评价中心成为国内首家接受国外药物安全评价的新药安全评价机构。自主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3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5 项,国家发明二等奖 5 项、专利 50 多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599 项,其中一等奖 32 项,二等奖 169 项,三等奖 398 项。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分子病理学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等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 等一批创新成果跻 身于世界先进行列。1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6%。国家 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科技部
3、批准建立的第二家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科技促进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加快。食品工业成为全省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充电电池、风电场装备、核电装备、生物质润滑油在全国乃至世界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共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 300余个,比“ 十五” 时期提高 26%。资源环 境科技保障成效显著。年节水 1.5 亿吨,节电 1.5 亿千瓦时,减排 CO2等污染物 5万多吨。万元 GDP 能耗降到 1.439 吨标准煤,提前一年完成减排任务。辽河实现干流断面达标率 100%。科技示范工程使数十万农民受益。同时,我省社会领域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科技保障人口健康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4、。未来五年将出现第四次生育高峰,人口增长、优生优育和老龄化的压力不减。重大疾病威胁居民健康,六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死亡率绝大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科技支撑安全发展能力急需提高。防灾减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强烈需要科技保障。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进出口安全监管大量需要技术支撑。公安科技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履行职责的需要。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技术急需加强。三是科技引领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有待提高。我省虽为卫生资源大省,却非卫生科技创新强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整体水平尚低。城市建设和管2理相关技术进步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四是科技推动产业发展能力还需提高。医药产业整体实力仅居全国十位左右。发展低碳经济
5、亟待科技支撑。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我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各项部署,坚持“需求引导、创新驱动、总体跟进、重点突破” 的指导方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完善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科技进步,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和谐辽宁,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二)发展目标到 2015 年,掌握一批数字医疗设备、海洋工程等领域核心
6、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显著提高解决重大社会发展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相关新兴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新建一批研发基地,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3人口与健康科技整体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监控、评价、预测与保护技术全面提升,重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独具特色的人口与健康科技支撑体系巩固完善。承担人口与健康领域国家科研项目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提高 30%,获得医学科技奖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提高 30%。
7、公共安全科技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创新实现跨越,应急成套核心技术与装备体系基本建立。防灾减灾以及灾害救助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气象和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加强,特色突出、高效精干的科技研发队伍建立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反应能力和紧急救助水平提高,地震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安全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完善动植物卫生、安全有效监控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国家贸易技术壁垒跟踪体系并提升预先破解能力。完善主要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公安信息化建设、现代指挥技术、侦查破案技术、安全防范技术、交通智能化管理技术、消防
8、救援技术、科技装备技术、科学研究基础建设等八个领域接近或达到较发达国家警界水平,个别学科和专业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建立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形成,重点科技项目和重大课题研究有所突破,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科技支撑力显著增强。城镇区域规划设计成套技术形成,实现城镇区域科学规划和动态、多功能、一体化监测监控。节能、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城市节能 50%以上,节水 40%以上。高效、多功能、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城镇综合功能和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自主开发
9、能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海洋与渔业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四位。海洋与渔业、海洋交通物流、海洋技术装备、海洋信息服务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海洋产业贡献率显著提高。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递增 2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省新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投融资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到 2015 年,生物与医药产业总产值接近 1000 亿元,建成药业大省。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
10、护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低碳经济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到 2015 年,万元 GDP 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下降 30%以上;万元 GDP 能耗下降到 1.16 吨5标准煤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达到国家控制要求。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着重在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发展与城镇化、海洋与渔业、生物医药、资源环境等六大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惠民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人口与健康1、建立人口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确定我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大容量(环境承载力),建立适度或最优人口规模的
11、动态模型和基于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生殖健康和消除性病/艾滋病威胁等综合研究的人口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2、提高人口调控、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技术水平。加强计划生育、出生缺陷与遗传病防控、生殖健康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展以生物降解材料为载体的甾体避孕药各种缓释、控释制剂临床研究。建立出生缺陷、遗传病防御体系;完善母体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A)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超声结合 MRI 筛查胎儿 软组织(脑、泌尿道、消化道)畸形以及新生儿代谢缺陷筛查技术。建立 100 种常见遗传病分子检测方法。开展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治技术攻关。完善先天畸形胎儿手术技术。开展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早期预测及远期
12、合并症研究和干预。63、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技术水平。到 2015 年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创伤和中毒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降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结核病死亡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帕金森氏症、老年性痴呆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病趋势得到控制。4、提高多发病、常见病诊治技术水平。完善白内障手术治疗技术规范,防范手术并发症;建立白内障致盲眼病的防、治、研一体化治疗体系,力争消灭白内障盲。完善癫痫诊断与分型、患者用药和停药、药物浓度监测及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技术规范;探索建立完整的术前评估和定位、术中皮层电极
13、监测、神经心理评估量表系统应用于对手术效果评估等外科临床综合评估、治疗体系;评价应用皮层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皮层热灼手术对功能区癫痫病灶的手术意义。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儿童精神疾病等早期诊断方法和识别技术、功能康复和防残技术;建立早期预警、诊断及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性治疗的技术方案,推广有效的精神疾病防治模式。5、提高中医学继承和创新水平。完善和发展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加快与现代科学相互交融。提升辨证论治体系、科学研究技术体系、中药制药工程技术体系等中医科技研究水平。6、开发与推广关键共性技术。(1)外科微创及介入治疗7技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及肺癌、消化管早期癌、胰腺癌、糖
14、尿病、腹部外科疾病等治疗。(2)器官移植技术。(3)脓毒症救治技术。(4)影像技术和高速计算机群支持的脑功能分析系统。(5)生物治疗技术。包括干细胞治疗技术和细胞免疫治疗技术。7、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技术水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疗技术和防控模式的引进、消化和创新,进行严重创伤的急救、治疗、营养补充和后期康复的综合技术集成研究。建设居民健康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省人口、重大疾病、健康状况信息网络监测系统和亚健康状态预警信息系统,建立适合省情的居民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开展重大疾病负担和主要危险因素健康损失的研究。(二)公共安全1、开展重大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实
15、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程。开展沈阳经济区城市气象服务研究。实施第十二届全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开展城镇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2、增强地震灾害防御技术能力。全面推进地震科技发展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地震科技发展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主攻地震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3、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水平。完善统一的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标准8体系建设。加强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全面提升技术机构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大对食品检验检测研究和应用投入。4、推进公安科技发展。继续实施“科技强警” 战略。加强公安信息化,重点建设公安网络和信息化应用系统。实施公安机关现代
16、指挥体系建设综合工程,建成“可视化” 指挥系统、“集群化” 网 络系统、 “网络化”警情系统、 “智能化”情报系统、 “关联化” 社会信息 资源 库。扩容升级互联 网侦控手段。建立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展基于人体动态特征的模式识别技术应用研究。5、加强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的共性、关键性重大安全技术攻关。加强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 2 项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推广应用10 项技术成熟、先进、适用的重点科技成果。构建安全科技支撑平台体系,重点建设省级安全生产科技研究中心、技术转化推广与服务中心、安全科技基础
17、信息系统。6、加快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研发。构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风险预警及防控体系。构建出入境重要动物疫病/ 人畜共患病的模块集成化快速检测体系,完善外来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有效技术支撑体系。构建边境口岸检测监测防控体系。建立食品和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开展食品安全溯源与全程控制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重要食品安全数据库,制定与食品贸易密切相关的标准与技术措施。9开展食品污染物暴露评估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技术研究。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方法和技术体系。(三)城市发展与城镇化1、小城镇区域规划与监测监控。开展城镇区域规划集成技术研究、城镇区域动态监测监控技术研究、
18、小城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城市空间利用与综合管理。开展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管理信息化共享关键技术研究。3、城市功能提升与运行保障。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集成技术研究。4、城市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开展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回用技术和设备、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城市建筑节水及居住区中水回用成套技术。5、城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开展现代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保障关键技术、城市建筑结构体系关键技术、新型绿色建材应用关键技术及建材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体系。开发利用高性能、低能耗、低污染可再生建筑材料。编发推广应用和限禁使用技术公告。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