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生职业防护知识缺乏与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摘要】 近年来,预防职业性感染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在我国,医学生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误区,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性感染防护问题上出现了冲突,导致医学生忽视职业性感染的防护。本文对此加以分析,从而认为医学生作为特殊职业人群,应注重职业性防护知识的学习,社会人群及医疗管理机构也有责任在医学生预防职业性感染问题上实行监督。 【关键词】职业性感染 职业道德 冲突 医学生职业性感染是指医学生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生物性、化学性等多种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1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自身感染危险
2、的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并制定了防护措施,而在我国医学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意识仍较薄弱。 1 医学生职业性防护缺乏的原因分析 1.1 重视不够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病种的变异,感染性疾病的增加,各种对身体产生损害的仪器或试剂的应用使得职业性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如此,在实际医务工作中,只有部分人员在诊治病人时能够做到主动性防护,仍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并没有对职业性感染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如在病情复杂、感染机率较高的急诊科中,能按传染性制度对所有患者执行医疗和护理操作的医学生只占少部分。 这其中虽然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问题还未引起医学生的足够重视。 1.2 预防知识较片面、
3、不规范、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医学生主要从指导老师、书本、同事及工作经验中获得职业性感染的防护知识,但较为片面,2学校针对职业性感染的教育不足。目前,医学生在上岗工作前尚缺乏针对本专业特点开展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的训练,这是导致其在工作中忽视防护或不能进行正确、有效防护的直接原因。 1.3 处理损伤或可能性感染不及时 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当发生损伤时应进行伤口的消毒处理,但常常忽视初步消毒处理后应进行的必要检查和进一步的预防性治疗。有些医学生往往存在侥幸性心理,认为病人无感染性疾病或自己认为不会被感染,这也是导致职业性感染发生的另一原因。 1.4 医学生部分治疗性操作不规范 在大量的治疗性操
4、作中医学生明显存在缺陷。在工作期间或治疗性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经常发生;在进行创口缝合、换药时也时有不戴上手套现象,这无疑增加了职业性暴露机会。在我国现有的教科书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中有关“无菌操作前洗手、操作时戴口罩”的规定,目的是保护患者,而出于减少医学生发生职业性感染所作出某项操作必需戴手套、戴口罩等规定的却极少。 2 传统职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自我防护之间的冲突 2.1 传统观念中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的总和。从被世人推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医德规范日内瓦宣言或国际医德守则以及我国
5、颁布的医学生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所有一系列有关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规范大多数是要求医学生用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去救治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 2.2 美德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运行中的偏面性 现代伦理中基本的美德是公正、谨慎、诚实、希望、博爱。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医院办院宗旨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3 “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在思想观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优质、高效、廉价、满意、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医院注重了服务高起点、医疗高质量的经营理念,却忽略了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性感染问题。在某些医院,为降低医疗
6、消费或患者医疗费用,选择操作后洗手,而不戴乳胶手套的作法较多。4在某项调查中,有 8.3%的调查对象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处理患者用过的敷料和引流管时不让戴手套。但接触患者体液时,不戴手套可造成指甲下微生物、唾液、血液持续存在达数天,严重者甚至可直接导致职业性感染的发生已经得到证明。另外,医院在降低成本时延长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这也无形中造成了医学生潜在感染的可能。 “以病人为中心”不是单纯以廉价为出发点,而应本着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是“以病人为中心”办院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医学生职业性感染的机会,最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可能。 3 对职
7、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防护之间矛盾的调和 5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强调”医乃仁术” ,只有仁爱之士才能从医;医者应不计名利,在医术上要精益求精,要急病人之所急,救病人之所难,刻不容缓,一心赴救。我们的医学生在救治病人时的确是忘我工作,却忽视了自身职业的安全性问题。医疗工作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使世界各国医学生及医务管理人员在关注社会人群健康的同时高度关心医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 3.1 加强预防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学习 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教育,使之能在医疗工作中能分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中哪些含病毒浓度高,哪些含病毒浓度低,并正确防护是至
8、关重要的。如外伤患者在未诊断前首先采取普及性预防即常规戴手套后,再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将大大减低医学生感染 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这种防护措施是每位医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3.2 加强监督机制 医学生注重自我防护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健康,也将对患者健康的维护及社会人群健康的促进起到直接作用。发挥社会成员的监督意识,是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学生自身职业性感染的重要渠道。加强医务管理部门对职业性损伤等问题的监控、防护,势必将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机率。 参 考 文 献 1Cardner C.护士在从事卫生宣教、治疗和预防职业性 HIV 传播中应起的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3):119. 2陈倩.医学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09-1410. 3韦挥德.“创新”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主题.医学与社会,2002,15(4):60. 4鄂文华.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46. 5徐宗良.略论生命伦理学的中西文化背景.医学与社会,2003,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