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11426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王园园2014.10,分 类,一、抗凝血药二、纤维蛋白溶解药三、抗血小板药四、促凝血药五、抗贫血药六、血容量扩充药,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表1 凝血因子,第一节 抗凝血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节 抗凝血药,共同通路,第一节 抗凝血药,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通过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分类: 凝血酶间接抑制药(eg.肝素) 凝血酶抑制药(eg.香豆素类华法令),肝素(heparin)【药理作用】体内外均有强

2、大的抗凝作用 抗凝机制:加速抗凝血酶III(AT-)对凝血因子a、a、a、a和a灭活抗凝作用。 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酶,水解乳糜微粒和VLDL,发挥调血脂作用抑制炎症介质活性和炎症细胞活动,呈现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第一节 抗凝血药,【临床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肺栓塞、脑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只能防止血栓的形成与扩大,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耗竭而发生继发性出血。3.其他:可用于心血管手术、心导管检查、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的抗凝。,第一节 抗凝血药,【不良反应】自发

3、性出血: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内积血和伤口出血等短暂性的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可致骨质疏松和骨折【解救措施】轻度过量,停药即可严重出血,可缓慢注射硫酸鱼精蛋白,是强碱性蛋白质,带有正电荷,与肝素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而使肝素失活,第一节 抗凝血药,华法林(warfarin)【药理作用】:抗凝血:特点:体外无作用、起效慢、作用持久。机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进而抑制凝血因子、前体的合成。,第一节 抗凝血药,凝血因子、的前体物质,活化的凝血因子、,氢醌型Vit K,环氧型Vit K,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作用机制:,第一节 抗凝血药,【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4、心房纤颤和心脏瓣膜病所致血栓栓塞髋关节手术患者预防复发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一节 抗凝血药,【不良反应】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华法林能通过胎盘屏障,可引起出血性疾病影响胎儿骨骼正常发育【解救措施】 应立即停药并缓慢静注大量维生素K或输新鲜血液,第一节 抗凝血药,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纤维蛋白溶解药可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降解血栓,故又称血栓溶解药。对新鲜血栓效果好,对已机化的血栓难以发挥作用,尿激酶(urokinase),【药理作用】 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发挥溶血栓的作用【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后6小时内应用

5、效果最好【不良反应】 出血但较链激酶轻,无过敏反应,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药又称血小板抑制药,即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的药物。【作用机制分类】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阿司匹林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噻氯匹定凝血酶抑制药:阿加曲班血小板膜糖蛋白b /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代表药:阿司匹林(aspirin)机制:与环加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使酶失活,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TXA2)的产生,使血小板功能抑制。小剂量应用防止血栓形成,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第四节 促凝血药,维生素K(vitam

6、in K)【药理作用】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抗凝血蛋白C和抗凝血蛋白S,凝血因子、的前体物质,活化的凝血因子、,氢醌型Vit K,环氧型Vit K,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作用机制:,第四节 促凝血药,【临床应用】用于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早产儿、新生儿出血等患者,及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缺乏。,第四节 促凝血药,【不良反应】 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产生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较大剂量维生素K3对新生儿、早产儿可发生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第四节 促凝血药,

7、第五节抗贫血药,贫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正常抗贫血药分类:1.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补Fe3+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VitB12、叶酸 恶性贫血:VitB123.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治疗,铁 剂,【药理作用】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上并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临床应用】 治疗失血过多或需铁增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 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第五节抗贫血药,【不良反应】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便秘过量可引起中毒,第五节抗贫血药,第六节

8、血容量扩充药,大量失血或失血浆(如烧伤)可引起血容量降低,导致休克。迅速补足以至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基本疗法除全血和血浆外,也可应用人工合成的血容量扩充剂 对血容量扩充剂的基本要求是能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排泄较慢;无毒、无抗原性 目前最常用的是右旋糖酐,右旋糖酐(葡聚糖,Dextran)为葡萄糖聚合物,有中(70)、低(40)、小(10)分子量的制剂【药理作用】1扩充血容量:血浆胶体渗透压血容量维持血压2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小分子制剂能抑制血小板、RBC聚集,血粘滞性,抑制凝血因子3渗透性利尿,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 中毒性、外伤性及失血性休克,可防止休克后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防治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视网膜动静脉血栓【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偶见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致凝血障碍和出血,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