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会陈水斌.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1291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片会陈水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读片会陈水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读片会陈水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读片会陈水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读片会陈水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放军第175医院放射科 陈水斌,患 者:女性,38岁。主 诉:反复胸痛、胸闷2月余,双下肢浮肿20天。现病史:缘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无夜间盗汗,无发热,无畏寒,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症状未好转。20天前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晨起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少尿、血尿,无气促、呼吸困难,口服利尿药,效果不佳,症状反复。,门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胸片提示:考虑右下肺炎,右侧少许胸腔积液,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其它;B超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并实性中等回声肿块(性质待查),肝、胆、胰、脾、双肾声像未见明显异常。患病以来,体重无减轻。,淋巴道转移,送检组织中见肿瘤细

2、胞呈巢片状分布,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小而深染,大小较一致,胞浆不明显,间质纤维血管增生扩张。免疫组化结果:癌细胞CK散在(+)、Vim(-)、LCA(-)、Syn(+)、CD56(-)、S-100(-)、P63(-)、TTF-1(-)、Ki-67增殖指数约30%。 (右下肺)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类癌。,支气管类癌(bronchial carcinoid)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组织嗜银细胞(kulchitsky cell)的低度恶性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变称肺类癌。类癌绝大多数发生于消化道,支气管类癌属少见病,术前易误诊、漏诊,有神经内分泌功能,部分病例可诱发类癌综合征。,讨论:,病理上分为典型类癌和非典

3、型类癌,按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周围型(发生于远端支气管及肺实质内)。典型和中央型多见,中央型多为典型类癌,而不典型类癌多为周围型。典型类癌有相对良性的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慢,预后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100%;非典型类癌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淋巴转移多见,术后5年生存率为69%。,肺类癌有6种亚型(1)小梁型(trabecular type)(2)小细胞型(small cell type)(3)类燕麦细胞型(oatcell-like type)(4)梭状细胞型(fusiform type)(5)混合型(mixed forms)(6)类癌合并小细胞癌(carcinoid co

4、mbined with small cell carcinoma),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发生在主支气管的类癌易导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故临床症状出现早,常有与息肉样类癌更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来鉴别。支气管类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辅以放疗及化疗。,肺类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以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及胸闷气促为主,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而由体检发现。肺类癌好发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 肺实质少见。影像表现可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发生部位右肺居多, 尤好发于下叶。,肺类癌表现: 中心型肺类癌与中心型肺癌鉴别, 后者主要向腔内生长且生长缓慢, 多限于局部, 早期不明显, 当阻塞管腔后形

5、成阻塞性肺炎并将肿瘤掩盖。前者在阻塞出现之前易显示支气管内的肿瘤, 呈现较典型的“冰山之巅”征象, 阻塞形成后可见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但不易将肿瘤和邻近的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区分开, 增强后瘤体周边可有强化, 使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更清楚。周围型肺类癌轮廓较规整,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锐利, 少数有分叶或毛刺, 难与球形肺炎, 结节型细支气管癌、结核瘤及肺内良性肿瘤鉴别。,出现下述情况时, 可作为诊断肺类癌的参考依据: () 肺内单发境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 经过较长时间追随观察, 病灶大小进展缓慢者; () 当患者有咳嗽、胸痛、血痰并伴有类癌综合征及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 肺

6、内孤立病灶有浅分叶或边缘光滑无分叶, 很少见毛刺征, 不伴肺不张、塞性肺炎、胸水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者。,谢谢!,患 者:女,2岁。主 诉:外伤致双下肢不敢行走2个月余。现病史:缘于2个月前因下台阶时不慎摔倒,以右膝部及左手掌先着地,伤后感右膝部酸痛、活动受限,未行诊治,伤后两周于当地医院行X线片检查示:左股骨远端骨折。石膏托外固定20天后复查片示骨折线模糊,拆除石膏行患肢各关节功能活动,但拆除石膏托右下肢仍不敢下地,左下肢无明显外伤也不敢下地活动,现已1个月余,患儿双下肢仍不敢下地行走;病史中无低热、盗汗,无夜间性肢体疼痛,自入科以来,精神一般,饮食好,大小便正常。,双膝关节无明显脱位,双侧股骨

7、远侧干骺端呈杯口状改变,双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及胫腓骨上段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影,局部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其内未见肿块影。意见:考虑双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及胫腓骨上段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送检右股骨穿刺组织中见肿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浸润于骨髓腔之内,瘤细胞中等大小,核类圆或扭曲不规则,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胞浆少,间质纤维增生伴血管增生扩张,并见片状变性的骨组织;涂片中亦见灶性分布的肿瘤细胞,背景出血。,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Vim(+)、LCA(+)、CD99(+)、TdT(+)、CD79a(+)、CD43(+)、CD10(+)、CK(-)、Syn(-)、CD56(-)、MPO(-

8、)、PLAP(-)、CD45Ro(-)、S-100(-)、CD20(-)、CD5(-)、SMA(-)、Ki-67约45%。(右股骨远端病灶穿刺组织)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符合B淋巴母细胞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ticlymphoma,LBL) 。多发生于儿童及年青男性,常伴有巨大纵隔病变及胸水,易侵犯骨髓及脑脊髓膜,属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NHL中LBL占30%,其中T前体细胞性LBL约占90%以上,前体B细胞性LBL不足10%,前体T细胞性LBL免疫表型为CD2、CD3、CD4、CD5、CD7、CD8均(+)。,前体细胞性B细胞性LBL表现多为局限的浸润如皮肤、骨外周淋巴结,软组织和外周血,从形态上看初期骨髓受累较少,然而检测发现大部分患儿骨髓受累;如果初诊时骨髓形态上淋巴母细胞已超过25%,则可诊断为白血病或肉瘤性白血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