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实验中学铁路园分校 廖文艳一、学情分析本期我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
2、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二、教材分析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第二章 有理数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
3、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2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 第三章 整式的加减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
4、注意事项。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5、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 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6、;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3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
7、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2. 能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3、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平行线的问题,会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通过简单说理,得出欲求结果。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
8、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 4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5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
9、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46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7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8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9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
10、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10. 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11. 能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12、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平行线的问题,会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通过简单说理,得出欲求结果。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11、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3、突出“有理数”这个重点内容;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4、把握好“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12、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5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五、教学进度安排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1 走进数学世界 22.1 有理数 22.2 数轴 12.3 相反数 12.4 绝对值 1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2.6 有理数的加法 22.7 有理数的减法 1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2.9 有理数的乘法 22.10 有理数的除法 12.11 有理数的乘方 12.12 科学记数法 1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14 近似数 13.1 列代数式 23.2 代数式的值 13.3 整式 33.4 整式的加减 4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4.2 立体图形的视图 24.3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14.4 平面图形 1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24.6 角 35.1 相交线 365.2 平行线 3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