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1036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校体育学第一编 学校体育基本问题一、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转变贡献、思想:古茨姆茨:摆脱了学校体育课的课外活动和游戏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和能力分组教学;课堂被分为导入、观察、矫正、助成、测定、评价几个部分。是体育方法体系化,按四个原则对体育教材进行分类:1.按运动项目分类 2.按运动性质分类 3.按运动解剖学分类 4.按运动类型分类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体育和“要素”教育理论。主张按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的教学顺序。军国民教育思潮内容:1. 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2.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3. 重视学校体育4.

2、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体育课程的新特征:1. 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2. 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3. 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框架,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4.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分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5. 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二、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 促进身体形态

3、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 全面发展体能3. 提高机能水平4. 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 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 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学校体育对学生心里发展的作用:1. 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 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 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 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 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 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 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 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

4、应能力的作用:1.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 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 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 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三、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学生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建立在一般意识形态

5、或政治需要的基础上,表现为具有某种哲学或伦理学倾向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是一般教育原则或宗旨在学校体育中的直接应用2.“行为目标”取向,是将学校体育目标表述为显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描述来展示3.“生成性目标”取向,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4.“表现性目标”取向,关注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范围或领域,是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至于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义务教育目标)1. 增强学生体能,使其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家康和全体健康的

6、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1.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2. 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健身5. 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 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 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第二编 体育课程与教学四、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体育课程的特点:1. 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2. 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 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 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1. 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2. 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3. 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

7、础4. 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5. 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 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 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1.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 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 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五

8、、 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材料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本质:1.现实性,即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性2.适应性,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3.创造性,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体育教师是自己课堂里的体育课程决策者,是“实际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体育课程实

9、施的去向:1.忠实性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 3.创生取向试试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1. 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2. 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3. 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 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1. 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2. 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3. 已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4. 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六、 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 身体直接参与2. 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3. 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

10、容选择的基本要求:1.基础性 2.实用性 3.兴趣性 4.科学性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1. 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2. 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3. 选择运动项目4.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5. 可行性(实施的条件)分析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 2.健身性 3.娱乐性 4.非阶梯性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知道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联系的方法。具体方式有: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1)讲解,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方法、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应注意:1

11、.明确讲解的目的 2.讲解内容要正确 3.讲解要生动形象 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 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2)口令与指示:口令是有一定的形式和顺序,有确定的内容,并以命令的方式指导学生活动的语言方式。指示是运用比较简明的语言,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语言方式(3)口头评价:按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练习完成的情况以口头方式进行评价的方法。应注意:1.坚持以正面的鼓励评价为主 2.否定评价要注意分寸与口气 3.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提高的方法(4)口头汇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身的体验,简明扼要的说明自己的见解、想法的语言方式。应注意提问的内容、时机方式,并在事前做好相关准备。(5)默念

12、与自我暗示,默念是学生在实际练习前通过无声语言重现整个动作或动作的过程、重点、时空特征,以提高练习效果的语言方式。自我暗示是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默念某些指令性的词句,自我调控练习过程的语言方式。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1. 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2. 符合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3. 具有时效性4. 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5. 具有科学性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1. 确定课的目标2.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3.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4. 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5. 对可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6. 教案力求简单明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1. 内容的全面

13、性和可选择性2. 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 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1. 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 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4.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的效果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1. 体能的评价2.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3. 学习态度的评价4.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5. 健康行为的评价七、 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体育学习的特征:1.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 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

14、. 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4.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5. 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1.指向性 2.调控性 3.操作性 4.灵活性 5.总和整体性指导体育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1) 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1. 学生的年龄特征2. 学生的智力水平3. 学生的元认知水平4. 学生的动机水平5. 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基础(2) 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外部条件:1. 体育教师因素2. 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3. 教学环境因素4. 学习时间和反馈调节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1. 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

15、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2.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3. 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4. 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5. 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6.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八、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分类:1. 根据来源分类: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2. 根据存在方式分类: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3. 根据功能特点分类: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4. 根据形态分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和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第三编 课外体育九、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

16、活动的意义:1.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2.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3.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5.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6. 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1. 目的任务的多样性2. 互动内容的多样性3. 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十、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学校体育训练的目标:1. 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2. 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群体骨

17、干3. 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运动队的组建:1. 确定训练项目2. 参训运动员的选拔3. 指导教师的配备4. 规章制度的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1. 身体训练2. 技术训练3. 心理训练4. 战术训练5. 品德与作风训练学校课余体育的训练方法:(1) 重复训练法:1.正确运用重复训练法 2.规定适量的运动负荷(2) 变换训练法:1.明确目的与任务 2.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3) 循环训练法:1. 根据训练的目标确定各占的内容和站的数量2. 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确定负荷3. 组合和变换循环练习的形式(4) 竞赛训练法:1.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注意运动时机十一、课余体育竞赛

18、的特点与实施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1.课余性 2.群众性 3.教育性 4.多样性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1. 学校运动会2. 单项运动竞赛3. 单项娱乐性竞赛4. 季节性单项竞赛 5. 体育节或称体育周、体育文化节6. 校际间交流竞赛第四编 体育教师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内容:1. 对教师自己的管理2. 对学生的管理3. 对教学内容的管理4. 对教学方式的管理5. 对课堂环境的管理6. 对评价方式的管理课堂管理的过程:1. 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2. 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3. 及时妥善的处理违纪行为4.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5. 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6.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1. 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2. 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3. 工作任务繁重复杂4. 体育教师的工作是面向全社会的体育教师的职责:1. 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2. 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体健康3. 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 搞好课外体育工作5. 协助学校和教研组做好各项工作6. 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构建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1. 营造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2. 建立体育教师终身学的保障机制3. 为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4. 加强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