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木架建筑的缺陷:木材建筑越来越少,木架建筑易遭火灾,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2.木构架的特色我国的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1. 穿斗式(串逗式)木架结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品品的房架;擅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擅条方向,在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架结构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2. 抬梁式木架结构的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擅条,梁上在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
2、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 3 到 5 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上。这种木架结构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概念:斗拱是中国木架结构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3. 单体建筑的构成 屋顶的形势: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重檐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1 居住建筑,2 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3 礼制建筑,4 宗教建筑,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6 教育娱乐文化建筑,7 园林与风景建筑,8 市政建筑,9 标志建筑,10 防御建筑宋代李诫编修(营造法式)一书 营造法式 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
3、小、主次量屋用“材” 。原始建筑类型主要是穴居和巢居隋代留下的建筑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敝肩拱桥,大拱由 28 道十券并列而成,跨度达 37 米。第二章 城市建设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城市形态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城市初生期 2.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3.里坊制及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4.开放式街式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规模著名的宋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描绘北宋东京清明时节市民到郊外春游的盛况。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规模大致有三种类型:1.新建城市。即原来没有基础,基本上是平
4、地起城。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3.在旧城基础的扩建,如明初南京和北京3.2 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1.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分2.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 7.5km 的中轴线贯穿南北。3. 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4.北京的市肆共 132 行,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3.1.2 住宅构筑类型1) 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图 38 北京四合院正房抬梁式图 310 四川彝族住宅的木拱架2) 竹木构干阑式3) 木构井干式4) 砖墙称重式5) 碉楼6) 土楼7) 窑洞8) 阿以旺9) 毡包3.3 实例3
5、.2.1 北京四合院 (图文结合论述)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4.1 宫殿 第一,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图 42 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平面图(结合明清北京城平面图)图 47 清北京故宫总平面图(图文结合到 P119)4.1.3 清沈阳故宫定义:清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创建的宫殿,具有满族特色。4.2 坛庙 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之坛。第二类:祭祀祖先(太庙)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4.2.1 北京天坛部分组成 (斋宫、圜丘、皇穹宇、祈
6、年殿)第五章 宗教建筑5.2.1 佛教寺院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在我国出现最早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1)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图 52 ) (常考: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就卷杀。檐柱有侧脚及生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2) 河北正定隆兴寺3) 天津蓟县独乐寺4) 山西大同善化寺5)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6) 河北承德外八庙5.3 佛塔 经幢1.) 楼阁式塔 1.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2.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3.江苏苏州报恩寺塔4.福建泉州开元寺石塔5.南京报恩寺琉璃塔2)密檐塔1.河南登封嵩岳寺塔2.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3.山西灵丘觉山寺塔3)单层塔1.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2.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3.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木塔4)喇嘛塔1.北京妙应寺白塔5)金刚宝座塔1.北京正觉寺塔6)傣族佛塔5.3 经幢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