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城乡环境 提升城市形象 打造神韵僰都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珙县要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神韵僰都。除了继承和发扬过去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更需要立足县情,科学研判当前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当前正值全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时期,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挖掘文化,展现特色,力促城乡环境大改善,城市形象大提升,扩大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主要成效近年来,珙县按照“以人为本,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提升城市形象,实现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良好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营城
2、市的新路子,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逐步提升,对促进全县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一)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超前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本着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原则,完成了巡场主要街道改造项目、巡场商住小区、巡场过境路和巡场城区绿化植物配植等规划方案。二是坚持合理布局,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统一。本着美观、便民、利民、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增设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停车场(点)或划定停车线;增设公厕和果皮箱;拓展现有农贸市场空间,增大容量,疏导“马路菜市”,实现规范经营。三是坚持有效管理,自觉性与强制性相促进。
3、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执行情况监管工作,督促项目自觉遵守城市规划。同时,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项目,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直到符合城市建设规划。(二)城市整体功能明显增强。近几年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近 3 亿元,新增城市道路面积 10 万平方米,县城城区面积达 6.8 平方公里,甘泉水厂、巡场河拦河闸相继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顺利,即将开工建设。县城人均公共绿地大大增加,新建成双三公园、僰文化广场;自来水、天然气普及率达 98%以上。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不断壮大,县域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和优化。城市在经济和社会
4、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三)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坚持实施“城乡洁美行动”,改善城乡环境。自 2008 年实施“城乡洁美行动”以来,共投入资金 1000 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治理了“牛皮癣”、不规范广告;改善了城区绿化、亮化、美化以及其他市政公共设施。二是实施交通综合整治,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按照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取缔县城城区范围内电瓶燃油三轮车非法从事道路客运的通告,加大对车辆无牌无证、乱停乱放、无证驾驶、逆向行驶、摩托车超员、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的纠正和查处力度。目前,巡场城区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滨河两路交通秩序
5、混乱的局面明显改善。三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抓好乡村规划,建好农村集中居住区,全面提升农村住宅建设水平。坚持抓好“四清”、“四改”工程,建“垃圾池”、“焚烧灶”,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分户填埋或焚烧处理,搞好庭园绿化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创建“市级园林县城”、 “市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巡场城区保洁工作市场化,“门前三包”和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全县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二、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差距近年来,我县的城乡环
6、境和城市形象取得明显改善,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巡场河综合整治、旧城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城区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客观地讲,制约我县城乡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的因素仍较多。总的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规划建设缺乏特色。因县城是从珙泉搬迁过来,各部门、单位在整个建设中,显得偏急、偏快,缺乏科学规划和地方特色。如城市车站、农贸市场、亮化等公共资源分布不合理;县城过境公路瓶颈制约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四大出口制约珙县整体形象的提升。(二)城市管理不够到位。如城区乱停乱放仍然存在,城市保洁难度大,广告标牌的设置随意,缺乏统一规范。特别是“城中村
7、”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乡镇、农村“三乱”现象严重,基本没有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极大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形象的提升。(三)市民素质亟待提高。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公德意识却“原地踏步”甚至走“下坡路”,在大街小巷,随地吐痰、乱涂乱贴小广告、乱倒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屡见不鲜;在一些商业繁荣地带,噪音扰民、油烟扰民等问题比较突出。(四)城市文化建设缺乏活力。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深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三、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对策(一)实施城乡洁美行动,提升城乡环境形象。一是实施城镇环境卫生和容貌整
8、治工程。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环境治理“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着力整治卫生死角,不断规范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治理广告乱贴乱画顽症。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抓好城镇摊点摆设和车辆停放的规范;抓好道路保畅通、保安全管理,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规范物业管理,大力治理“城中村”问题;有效解决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噪声扰民和运输抛撒等问题;要规范废旧回收市场管理,加大巡场河源头垃圾治理和县城四大出口的环境治理力度。二是实施村庄洁美行动。着力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源,培养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抓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和帮助群众实施“四改五建”,建“垃圾池”、“焚烧灶”
9、,积极推广生活垃圾分户填埋或焚烧处理。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和庭园环境整治,搞好庭园绿化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大力整治主要公路、河流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污染物。要重点做好乡镇市政环卫设施的完善,搞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公共厕所,建集贸市场,搞好建成区绿化和亮化工作。(二)加快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形象。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规划是实现靓丽美好神韵僰都的龙头。要立足珙县实际,客观分析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要把发掘潜力、发挥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建设基础差等影响城市发展的难题。要立足客观条件,着眼未来发展,按照建
10、设“新型工业城市、商贸中心城市、宜居生态城市”战略目标,以“建设新区、组团发展,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为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全力提升城市建筑品味。二是坚持加快推进组团开发。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两翼同步,实施县城“北拓”、“西进”工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启动金沙河口组团开发,加快新区骨干网络建设。青少年宫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体育中心,打造中坝组团为全县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加快商业步行街二期、文鑫街管网改造、迎宾广场等工程进度,争取县城污水处理厂年内主体工程竣工,启动地标广场、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快调水入城前期工作,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县城缺水问题。搞好城镇规划编制,加速珙
11、泉片区开发建设步伐,大力支持孝儿、上罗、洛表、底洞等小城镇加快建设,努力构建城镇集群。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巡场城区和场镇环卫基础设施为重点,提高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注重长短远近结合,加快推进巡场污水处理厂、巡场垃圾处理场建设,显著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在巡场城区和场镇规范和建设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和公共厕所,加快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搞好扬尘、噪音等污染治理,加强上下班时段、节假日和夜市的秩序监管。逐步增加巡场城区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切实加强对拉法基、双三、申宇木业、华电珙县电厂等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环境监管,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
12、决防止各类环境事故的发生。(三)秉承历史,展现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一是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珙县是川南僰文化的中心,现存许多有价值的、先进性的文化资源,如“僰人悬棺”、“石碑珙县龙”、“苗族手键”“隘口牌坊”等等。我们要围绕打造僰人故里这一品牌,保护和开发好“僰人悬棺”、“石碑珙县龙”等历史古迹,与蜀南竹海、兴文石林形成旅游环线,向人们生动诠释僰人“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二是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围绕珙县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书画、体育、苗族活动等大型表演,辅之以大力度、高密度的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
13、美誉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整合文化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网络、健康体育等文化健康产业,对城市进行系统的传播和营销,塑造城市形象。(四)强化素质教育,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一是要抓好舆论引导。通过在珙县电视台、神韵僰都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印发文字资料;在各大重要场所设置大型公益广告牌;适时举办知识竞赛、评选文明标兵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守则和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文明服务的基本要求,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人人心。二是要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当前,我们正在
14、争创市级文明县城、市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要做好宣传和动员,让市民在共建文明城市中共享文明成果,在共享文明成果中共建文明城市,产生对城市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宿感和自豪感。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县城管、规建、交警等职能部门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治理“五乱”和“三乱”,切实加强对城市卫生、摊点、交通秩序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确保人员、经费和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督查,严格问责追究。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监督岗,对不文明、不道德、不和谐行为进行集中曝光,促其整改;督查组落实“一周一查”制度,认真检查,公正评比,逗硬通报、警告制;目标办、效能办对检查情况实行双通报,将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并实行黄牌、黄旗警告制,让反面典型变成正面典型,让坏事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