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科临床路径,定义,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 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 - 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 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 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 量的作用,临床路径的特点,相对于指南来说,临床路径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医疗、护理、康复、检验等辅助科室)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意义,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
2、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临床路径的起源,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1710美元,较60年代增加了20多倍。美国政府为了遏止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趋势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以法律的形式实行了以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DRGsPPS)1990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医院选择了DRGs中的某些病种,在住院期间按照预定的诊疗计划开展诊疗工作,既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节约费用,又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种模式提出后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后来人们将这种模式称为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临床路径流程,临床路径
3、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 - 疾病的治疗进度表 - 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 - 治疗目标 - 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 - 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执行内容,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 病历及病程记录 - 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 - 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人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 - 变异记录表 - 特殊协议内容临床路径的内容应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指南保持一致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临床路径退出标准,部分退出临床路径,依据出院标准及时出院,分析变异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卫计委对精神科临床路径工作的要
4、求,2009年12月8日,卫生部明确提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于2010年正式启动。 最初公布的22个专业的临床路径方案并未包含精神科。卫生部于2012年11月16日公布了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抑郁症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的临床路径。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的目标。,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简介,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我院精神科自2010年起即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010年已成立
5、了完整的临床路径管理组织我院精神科自2010年起制定了五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方案及相应的工作表单: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首发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2013年初,以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为基础,结合我院精神科的临床诊疗实践及既往临床路径工作经验,修改、制定了我院新的精神科临床路径方案,并依据制定好的新方案重新修订了临床路径工作表单。2013年上半年将我院精神科的临床路径方案、工作表单、诊疗工作内容整合到了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及医生工作站中,实现了临床路径工作的电子化管理,便于统计分析及质量监控。,我院临床路径工作的组织管理,临床路
6、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
7、管理的改进措施,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
8、起草工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我院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流程,方案培训,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对有关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包括具体用药、辅助检查等)、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每季度将培训内容、有关反馈情况、开展例数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方案实施流程,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临床路
9、径表单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路径的退出,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变异及处置,临床路径的
10、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处置: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和病程记录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临床路径
11、评价与改进,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开展例数、费用、变异率等),并上报指导评价组。指导评价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组。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及正负性变异等。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方
12、案简介,临床路径方案,临床路径方案包含下列内容:适用对象诊断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标准住院日进入路径的标准入院后的检查项目主要的药物选择出院标准变异及原因分析参考住院费用标准,示例: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方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F31.0 双相情感障碍,轻躁期F31.1 双相情感障碍,无精神病症状的狂躁期F31.2 双相情感障碍,有精神病症状的狂躁期F31.3 双相情感障碍,中度或轻度抑郁期F31.4 双相情感障碍,无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期F31.5 双相情感障碍,有精神病症状的重度抑郁期F31.6 双相情感障碍,混
13、合期F31.7 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F31.8 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型双相情感障碍 反复狂躁症发作 F31.9 未明确的双相情感障碍,(二)诊断依据,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1. 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2.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3.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4. 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 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
14、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2. 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3. 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4. 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工娱治疗)、物理治疗(脑电治疗、中频脉冲治疗、经颅磁刺激、音乐治疗等)。,(四)标准住院日为56
15、天。(五)住院参考费用:10000-22000元(六)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七)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生化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甲肝、戊肝、梅毒、艾滋病等)、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组合;(3)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
16、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CGI 、RSESE、SAS、SDS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头颅MRI、脑地形图、诱发电位、P300认知电位、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MMPI、EPQ、韦氏智测等。,(八)选择用药,1.选择原则:(1)根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
17、适合患者的药物。(2)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以及苯二氮类药物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抑郁症状、兴奋症状被控制后),应缓慢减药直至停药,继续以心境稳定剂或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巩固和维持治疗,以免诱发临床转相、快速循环或混合发作等不良后果。(3)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2. 药物种类:包括心境稳定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1)心境稳定剂包括: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联合用药。为避免药源性转郁发生,原则上不选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18、首选药源性转郁几率较低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3)抗抑郁药物:首选药源性转躁几率较低的抗抑郁剂,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s)类药物,尽量避免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等类药物。(4)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以及伴有焦虑和严重睡眠障碍的重度抑郁患者,通过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控制患者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和焦虑抑郁症状。常可选用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也可以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睡眠(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等)。,心境稳定剂,A. 常用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1000-2000mg/日),丙戊酸钠(600-1800mg/日),卡马西平(
19、600-1200mg/日),拉莫三嗪(100-200mg/日)B. 候选心境稳定剂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200-600mg/日),奥氮平(5-20mg/日),奎硫平(300-750mg/日),抗抑郁药物,A. SSRIs类:氟西汀(20-60mg/日),帕罗西汀(20-60mg/日),舍曲林(50-200 mg/日),氟伏沙明(50-300 mg/日),西酞普兰(20-60mg/日)B. SNRIs类:文拉法辛(75-225mg/日),度洛西汀(60mg/日)C. NaSSAs类:米氮平(30-45mg/日)D. SARI类:曲唑酮(50-300mg/日)E. NDRI类:安非他酮(1
20、50-450mg/日)F. 三环类及杂环类(慎用):阿米替林(50-250mg/日),丙咪嗪(50-250mg/日),多塞平(50-250mg/日),氯米帕明(50-250mg/日),马普替林(50-225mg/日)G. 其他类:黛力新(2片/日),其他的药物治疗,如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可使用苯海索(适量),东莨菪碱(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4mg 3/日)、普萘洛尔(10mg 3/日)预防性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葡甲胺、九味肝泰、葡醛内酯、护肝宁、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单胺S、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改善睡眠的中成药。改善微循环及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营养状况差、电解
21、质紊乱的病例:补液、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处理。如出现便秘,可予酚酞、开塞露、比沙可啶、一清胶囊、麻仁软胶囊等处理,3.药物剂量调节:(1)遵循个体化原则。原则上在治疗开始后的一周内将所选用的药物剂量快速增至推荐的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对于使用剂量较大的患者,在完成快速综合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2)碳酸锂的常规剂量一般在5001500mg/日以内,应以锂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血锂浓度(0.41.2mmol/L)作为调整剂量和判断锂中毒的依据。(3)双相抑郁发作病情稳定后,应适时停用抗抑
22、郁药物,以免引发药源性转相或循环加速。(4)凡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已取得预期疗效、需要减药或停药时,应首先缓慢减低或渐停非心境稳定剂,继续以心境稳定剂进行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九)出院标准,1. 双相躁狂发作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2. 双相抑郁发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3. 双相混合发作与双相快速循环发作同时使用YMRS和HAMD-17量表评分,总减分率与基线相比应50%4. 自知力开始恢复5. 配合医疗护理,生活能自理(病前生活不能自理者除外)6. 能主动或被动依从服药,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实施继续治疗方案,(
23、十)变异原因及分析,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既往合并有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病性障碍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工作表单,临床路径工作表单,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方案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表单已整合到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工作表单的电子化。,示例
24、: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表单示例,表单示例,表单示例,表单示例,临床路径方案和电子医嘱系统的整合,需要将路径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项诊疗工作用实际的医嘱内容准确表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进入路径患者诊疗工作的时效性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医生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可供选择的医疗决定有助于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率便于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示例:双相情感障碍电子医嘱细则,示例,第一天:必选医嘱:长期医嘱精神病护理饮食心理治疗一级护理精神科监护临时医嘱HMAD精神护理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尿常规躁狂状态评定量表,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长期医嘱保护性约束行为观察及治疗工娱治疗脑电
25、治疗(每周五次,一疗程10次)中频脉冲治疗(每周五次,一疗程10次)经颅磁刺激(每周五次,一疗程10次)贴敷疗法低频脉冲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长期医嘱(续)10.抗精神病药物治疗A.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20-60mg/日),氯丙嗪(200-600mg/日),泰尔登(200-600mg/日),氟哌啶醇(6-20mg/日),舒必利(800-1600mg/日)(均应从起始剂量开始使用)。B.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200-600mg/日),利培酮(2-6mg/日),奥氮平(5-20mg/日),奎硫平(300-750mg/日),阿立哌唑(10-30mg/日)
26、,齐拉西酮(80-160mg/日),帕利哌酮(3-12mg/日)(均应以起始剂量开始使用),利培酮微球针剂(25-50mg 肌注 1/2W)11.心境稳定剂碳酸锂(1000-2000mg/日),丙戊酸钠(600-1800mg/日),卡马西平(600-1200mg/日),拉莫三嗪(100-200mg/日)1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10mg/日)、扎莱普隆(5-10mg/日)、佐匹克隆(7.5mg/日),百乐眠等13.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艾司唑仑(1-12mg/日)、阿普唑仑(0.4-10mg/日)、硝西泮(5-15mg/日)、氯硝西泮(2-10mg/日)、地西泮(2.5-40mg/日)、劳拉西
27、泮(2-9mg/日)14.肌注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2.5-40mg/日)、氯硝西泮(2-10mg/日)15.肌注短效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针剂(5-10mg/次,不超过每日3次),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长期医嘱(续)16.如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可使用苯海索(适量),东莨菪碱(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4mg 3/日)、普萘洛尔(10mg 3/日)17.可选的抗抑郁药物:A.SSRIs类:氟西汀(20-60mg/日),帕罗西汀(20-60mg/日),舍曲林(50-200 mg/日),氟伏沙明(50-300 mg/日),西酞普兰(20-60mg/日)B.SNRIs类:文拉法辛(75-
28、225mg/日),度洛西汀(60mg/日)C.NaSSAs类:米氮平(30-45mg/日)D.SARI类:曲唑酮(50-300mg/日)E.NDRI类:安非他酮(150-450mg/日)F.三环类及杂环类:阿米替林(50-250mg/日),丙咪嗪(50-250mg/日),多塞平(50-250mg/日),氯米帕明(50-250mg/日),马普替林(50-225mg/日)G.其他类:黛力新(2片/日)18.其他精神科药物:甲状腺素片、丁螺环酮19预防性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葡甲胺、九味肝泰、葡醛内酯、护肝宁、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单胺S、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示例,第一天,可选医
29、嘱,长期医嘱(续)20.营养状况差、电解质紊乱的病例:补液、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处理。21.如出现便秘,可予酚酞、开塞露、比沙可啶、一清胶囊、麻仁软胶囊等处理22.如出现过敏可予氯雷他定、异丙嗪等治疗23.其他辅助的口服药:利血生、维生素B4、乌灵胶囊、舒神灵胶囊、尼麦角林、胞磷胆碱钠、银杏叶、松龄血脉康、脑安颗粒、诺迪康、益心舒、石杉碱钾、心脑欣、茴拉西坦、三七通舒、维生素c、活力苏口服液、维生素B6、香砂养胃、多潘立酮、肌苷、舒眠胶囊、益脑胶囊、养血清脑颗粒、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玉屏风胶囊、心脑通舒胶囊、天舒胶囊24.其他辅助静脉用药: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红花黄色
30、素、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注射液、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脂溶性维生素、前列地尔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参川芎注射液、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纳洛酮、奥拉西坦注射液、注射用核糖核酸II、注射用复合辅酶、参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临期医嘱1. 冲动行为干预2. 血常规3. 生化组合4. 肝功能5. 血脂组合6. 肝炎组合7. 甲状腺功能组合8. 性激素组合9. 免疫组合10. 心电图11. 腹部B超,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临时医嘱(续)12. 脑电图13. 脑地形图14. 诱发电位15. 非苯二氮
31、卓类药物 唑吡坦(10mg/日)、扎莱普隆(5-10mg/日)、佐匹克隆(7.5mg/日)16. 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 艾司唑仑(1-12mg/日)、阿普唑仑(0.4-10mg/日)、硝西泮(5-15mg/日)、氯硝西泮(2-10mg/日)、地西泮(2.5-40mg/日)、劳拉西泮(2-9mg/日)17. 肌注苯二氮卓类药物 地西泮(2.5-40mg/日)、氯硝西泮(2-10mg/日)18. 肌注短效抗精神病药物 氟哌啶醇针剂(5-10mg/次,不超过每日3次)19. 如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可使用苯海索(适量),东莨菪碱(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0.4mg 3/日)、普萘洛尔(10mg 3/日),示例,第一天,可选医嘱,临时医嘱(续)20. 平衡测试21. P300认知电位22. 性激素组合23. 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细胞学,脑脊液测压 24. MMPI、EPQ、韦氏智测、临床记忆、宗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CGI、药物副反应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等25. 感染性疾病筛查26. 大便常规27. 鼻饲28. 导尿29. 营养状况差、电解质紊乱的病例:补液、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处理30. 如出现便秘,可予酚酞、开塞露、比沙可啶、一清胶囊、麻仁软胶囊等处理31. 无抽搐电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