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遴选笔试真题及其解析 案例一( 25 分) 资料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
2、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 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贫困原因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资料 2: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中共背社省委和毕世伟按照省试点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细化实化
3、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确保完成国家赋予的试点任务。要有力有序加快节奏,强化目标导向,倒推时间节点,建立台账制度,一招不让地,抓好任务落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强化问题导向,理清重 点难点,发扬钉钉子精神,集中力量攻关,聚焦重点突破。要积极主动跟踪对接,抓住国家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要强化领导压实责任,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调度推进;市县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相关部门要找准定位,协作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013 年以来,
4、 B市 C 县 D坚持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科学的规划,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结合地形区位,突出特色,该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按照中央提出的 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绘就了 “ 整镇扶贫、整镇脱贫 ” 的宏伟蓝图,从而解决了 “ 如何布局 ” 的问题,精准扶贫规划如何突出特色呢?该镇聘请了省市设计院的专家到镇内实地调研,并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通过专家与老百姓多次交流沟通,达成共识:规划与建设要突出特色,要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统筹下好全镇 “ 一盘棋 ” ,高标准做优“D” 域规划;要坚持 “ 产城一体 ”“
5、 四态合一 ” 理念,按照脱贫与致富、扶贫与发展、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原则,统筹考虑城镇空间、产业空间 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为载体,构建1 个中心城区, 4个农村聚居点的 “1+4” 新型城镇体系和 “ 一心一轴四片区 4” 的产业布局,将城镇作为发展中心,带动中心综合中心和文化中心,推动全镇城乡经济文化同股联动发展。依托原有的山体与水系脉络,打造绿色低碳精品城镇;融入 “ 小组微生 ” 理念,顺势而为、因地制宜,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主题,打造 4个独具特色的农民聚居点。 资料 3: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个人访谈 D镇,通过调研分析认为精准扶贫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地形区位
6、存在劣势显。该地处龙门山脉,幅员面积 64.4 万平方公里,属于山区地形,虽然距成都市区只有 75 公里,但交通不便,给本地土特产品运输带来困难,系典型的山区贫困镇。二是贫困人口较多,全镇辖 6 个村(社区), 85 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 7422 人(其中常住人口 5300 余人),有市级贫困村两个,全镇贫困人口 880 人,占 12%。三是缺乏主导产业。镇内原有煤炭产业,收入有保障。 2009 年,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要求停止开采煤矿,从此失去了产业支撑,群众收入快速下滑。该镇党政领导在深入分析这些困难后,提出要战胜困难,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利用新型城镇化和 统筹城乡的理念
7、,按照 “ 以镇带村、做好规划、用足大挂,巧用资源、保护生态、扶贫到人 ” 的思路,真正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探索了 “ 由被动等靠受助向积极主动参与转变,由单个项目扶持相全域提档升级转变,由临时短期解困向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由局部单一扶贫向整镇联动推进转变 ” 的 “ 整镇扶贫、整镇脱贫 ” 精准扶贫新路子,努力将 D镇建设成城镇优美、绿色低碳、山水相融、绿色和谐的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 该镇按照市委领导来调研时提出 “ 林上保生态,林下促增收 ” 讲话精神,充分发挥 D 镇的独特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林业中药材产业园区,从而解决 了农民 “ 增收哪里来 ” 的问题。该镇采取 “ 公司+基地 ”
8、、 “ 公司 +合作社 +农户 ” 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经济林种植,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康复养老等产业,充分挖掘镇域内唐代摩岩石,崖石刻药师岩、佛学文化遗址白云庵等的文化内涵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康复养老等产业 ,有力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同时,为进镇群众配套 3 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入股修建酒店,流转场镇群众闲置住房和铺面,进行统一管理打造,增加财产性收入,使群众持续增收有了保障。 资料 4:通过县镇两级政府牵线搭桥, D 镇先后引进企业 8 家,成立农业合作 社 19个,建成林业中药材产业园区和 3 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初步构建了集药材种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
9、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由 “ 煤矿黑色产业 ” 向 “ 环保绿色产业 ” 的成功转型,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绿色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0年初的 0.6964万元增长到 2015年的 1.3303 万元,增长 91.03%。促进当地群众劳动转移就业,实现了 80%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城镇化率由原来的不足 30%提高到 80%以上,全镇人口聚居度达到至 90%以上。 D 镇坚持把城镇改造作为精准扶贫的重 要内容,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治理城镇 “ 脏、乱、差、烂 ” ,按照前瞻性和超前性的工作要求,高标准改造了路、桥、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城镇公共服
10、务配套超过 “1+34” 标准,绿色低碳精品小镇已全面建成。 4个山区 “ 小组微生 ” 新农村综合体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新农村综合体全面建成后,将有 5000 余人搬进宽敞明亮、独具川西特色、低层的木式结构形态的新居,享受更加优美的环境。 D 镇充分运用市场手段,采取资本运作,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解决了 “ 钱从何处来 ” 的问题,增强了精准扶贫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其措施包括: 一是用活政策资源。对新增的 72亩产业区国有土地进行招商引资;运用农村土地整理增减挂钩政策,将旧城镇改造与土地整理农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相结合;运用废弃工矿用地政策,对原新源煤矿土地进行充分利用;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
11、减挂钩政策,引进市场投资主体,大力实施山区 6 个村(社区)、 1200 余户 “ 生态移民富民惠民工程 ” ,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二是盘活农村资源。以土地整理为载体,整镇包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780 亩,筹集资金 2.7 亿元。充分利用镇域内 182.7 亩产业配套用地和原新源煤矿闲置建设用地,筹集资金 1.46 亿元。三是撬动社会资本。引入企业投资 3 亿多元参与城镇建设;群众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自主引入社会资金共同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打造 4 个独具特色的农民聚居点。 D 镇把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城镇化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在城镇改造中,始终坚持 “ 房
12、子怎么建,百姓说了算;城镇谁来管,群众参与办 ” 的工作导向,充分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评判权等各项权利,让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过程中。一是建立精准扶贫信息档案。建立扶贫档案 294 户,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户、低保户及 五保户等特困群众的基本情况,家庭就业及产业发展情况,使精准扶贫有信息保障。二是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利用 “ 百姓故事会暨歌舞大邑 运动大邑 ” 、法制大讲堂、重大公共项目民主决策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大力提升群众参与意识和知晓率。三是增加群众参与机会。通过 “ 五账群众工作法 ” (即动态建账、民主议账、务实解账、及时晒账、满意结账
13、)、党建大课堂等渠道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把投票器、表决器交到群众的手中,为更多的群众提供参与议事机会。四是提高群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引导成立了场镇改造自治委员会等 6 个群众组织,着力探索建立有效的群 众参与机制,不断让群众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参与到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工作中来。五是扩大群众参与面。通过吸纳社会贤达、经济组织代表、非户籍人员参与的群众议事制度,在群众组织运行管理、全方位公开、项目管理等方面全程参与,提高议事质量和水平。六是增添群众参与激励措施。通过完善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政策措施,让群众投工投劳有回报、出资出智有收益,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 D 镇通
14、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治理创新,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全力打通 “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加大行政权限下放力度,下放到镇行政审批事项 55项,下放到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 86 项。同时,成立了场镇自治改造委员会、场镇管理委员会等 6个群众组织,建立健全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 “ 三民主 ” 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开展各类技能、素质培训 20多期。通过实施 “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 的工作理念,该镇新建 6 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齐了活动设施,实现文娱活动常态化开展。开展 “ 百姓故事会暨歌舞大邑 运动大邑 ” 、法制大讲堂 20 余期
15、,积极开展关爱特殊人群活动,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明亮 点纷呈,在全镇形成了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的好风气。 二、答题要求 调研结束后,联合调研组拟召开总结会,组长将对 D镇党委和政府实施金准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点评,假设你是联合调研组的成员,请列出点评要点,供组长参阅。( 25 分) 要求: 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 400 字) 解析: 先对 D 镇扶贫工作总体评价,政策措施精准,推进步骤精细,工作成效精致。值得借鉴。 一是规划合理,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扶贫与发展。 二是创新思路,盘活 资源,多渠融资。为发展提供资金源。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绿色发展,培育医疗、旅游等产业。扶贫造血。 五是优化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扶贫工作档案、平台什么的工作。体制机制上,简政服务。 参考答案 1: D 镇利用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的理念,探索了 “ 整镇扶贫,整镇脱贫 ” 的精准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