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皎然诗歌意象略探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皎然诗歌意象略探错误未定义书签。RANABRIEFDISCUSSIONPOETICIMAGES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4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6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8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10五、“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12参考文献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诗僧皎然的诗歌创作中,给人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在皎然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
2、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本文拟从皎然诗歌中的不同意象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并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中,对皎然的诗歌创作做一番新的论述。关键词皎然;诗歌;意象II【ABSTRACT】THEIMAGENOTONLYTOFOCUSONWRITINGPOETRY,BUTALSOTHESOULOFPOETRYRANMONKSPOETRY,GIVETHEIMPRESSIONTHATALARGENUMBEROFVIVID,RICHCONNOTATIONOFTHE
3、IMAGEINRANSPEN,LIFE,CONSCIOUSNESSANDIMAGERYISANIMPORTANTCARRIEROFCULTURALCHARACTERISTICS,BUTALSOITSUNIQUESENSEOFPERSONALITY,EXTRAORDINARYLIFEEXPERIENCEOFREPRODUCTION,FULLOFPROFOUNDHISTORICALANDCULTURALCONNOTATIONANDCOMPLEXITYOFTHEHUMANSPIRITOFACCUMULATIONTHISPAPERRANPOETRYFROMDIFFERENTSTARTINGIMAGES
4、,SELECTONEOFTHEMOSTTYPICALOFTHECLOUDS,MOON,PINE,BAMBOO,CRANESANDTHEIMAGESPUTTOTHEMONKINTOTHEBACKGROUNDOFTHETIMES,INTOPOETRYMONKSLIFECHANCESAMONGTHEPOEMSOFJIAORANDOSOMETHINGNEWONTHIS【KEYWORDS】RAN;POETRY;IMAGES。3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皎然留给世人的四百七十多首诗中的意象极为丰富。古今中外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围绕着皎然的文学观点诗
5、式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论述,而对皎然诗歌的意象研究关注甚少。所以不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地位,定位的不同便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皎然是唐代杰出的诗论家,他的诗式、诗议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皎然还是著名诗人,在当时就颇负盛誉,后世也得到过较高评价。皎然盛誉于大历、贞元年间(766805),是唐代诗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评价说“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2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推崇道“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皎然的诗清机逸响,闲谈自如,于佛境的诗化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诗乃艺术化僧诗,开中国禅诗
6、之先河,有深幽的意境和独到的情味,现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其美学价值极具高尚境界,在当时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皎然的诗歌,对于研究唐诗及诗僧这一唐代文化的特别之处方面,都有一定意义。唐、宋时期,诗禅相通这一问题,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理论中,都存在着,在这方面,皎然是一个开风气的人物。皎然是一位修学有成的僧人,而以诗文作酬,撰写诗歌理论,并非他的“正职”,只是一种助道的媒介,所谓“为义作,为法作,为方便智作,为解脱性作,不为诗而作也”。3皎然以诗文为佛事,“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4,他把禅境、禅理融入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中,以大乘慈悲的精神化世导俗,并以其清丽的诗句和独到的诗歌理论,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
7、和古代文论中的地位。意象的创造与运用,贯穿于皎然诗歌创作的全过程。皎然的诗清净雅致、玄妙淡然,有其独特的清新之美。皎然作为诗僧中的代表人物,分析和研究其诗歌的意象,有助于对诗僧空灵忘我、玄妙淡然的审美境界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后世人对诗禅文化的认识和掌握,从而使中国当代诗歌达到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境界。_1论文黄小妹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2著作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刘禹锡集M卷193著作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诗序M4著作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M白居易诗全集(2)卷444,334皎然诗歌的意象种类颇多,其中云、月、松、竹、鹤等是其诗歌的主流意象。本文拟从
8、皎然诗歌不同类别的意象定位点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大致分为以下五部分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云在诗人心中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他心灵皈依的方向。云是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在许多咏云诗中,诗人的理想、品质、操守、气节、感悟等都寄寓其中,从中可以感受到其心灵境界、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使读者受到启迪和勉励。白云悠悠,飘然,轻盈、透明,一种云卷云舒的气度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思。由于云轻、淡、随风吹送、高举脱俗,常成为诗人关注吟咏的对象。皎然在诗式中批评刘长卿等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已有”,其实在
9、他自己的诗歌中,“云也是被”窃占“很多的。且看南楼望月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此间的云,不同于一般飘逸的云,“纤云”一词足可见诗人笔下的云身姿轻盈、瞬息万变,原本静态的物仿佛化身了淘气的孩童,在溪水之上玩耍嬉戏,断断续续地呈现给作者跟读者了。其间也侵浸了作者的情感,万千愁绪也渲染在这“云”的意象之中了。再看题湖上草堂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这里的云,洁白无暇,不可捉摸,更比“世人”都来得纯真可爱,其更是具有了人的灵性,像是诗人的亲朋好友,留住了诗人,其实诗人正是借助了“白云”这一意象
10、,来表达自己恬淡的心境和出世的生活态度,也是诗人参禅入禅,诗歌与禅学相通相融的重要表现之一,诗人也正是通过对云意象的描写,使读者体会出清高旷远的意境。5再看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蒨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偏。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炼。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这里的“白云”作为诗人不离不弃的伴侣
11、,也是诗人所为依恋的对象,诗人淡薄了世事人间,将自己放鹿青山白云间,埋首青灯黄卷里,耳目所能看见听见的,便只有这不离不弃的好友“白云”了,这时候的“白云”意象就更显得重要非凡了。再者酬秦山人见寻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有客来访,诗人不用俗物来款待,而是用窗前的那片“碧云”来款待客人,“云”在诗人的心目中如此高深,已经脱离了俗物的范畴,诗人对于圣洁无染的云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也正是这“碧云”的意象体现出作者的圣洁无染的心境,这“碧云”更显示出一种碧空澄明的意境。还有寄昱上人方居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夜凉疏磬
12、尽,师友自相依。天气晴朗的时候,空中的云看上去舒缓悠闲,古代诗人有时把它叫作“闲云”,王勃滕王阁诗就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的句子。因此,诗人们常用“云”象征闲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于是,有人便称之为“禅意的云”。5皎然为什么有这么深的云的情结呢在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_5论文葛兆光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N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6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绮里犹近名,於陵未泯迹。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
13、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却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跖。蹈善嗟沈冥,履仁伤堙厄。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
14、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吾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吾嘉鲁仲连,功成弃珪璧。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因为“云性常洁白”,云的高洁不正是诗人所竭力追求的人格品性吗原来诗人写云,是为了表白自己的心迹啊“白云”、“片云”、“浮云”、“碧云”、“纤云”、“闲云”等等,“云”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大量出现,虽然每次以不同的形象出现,但是所表达的诗人的情绪是大致相同的。云在诗人心中是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
15、他心灵皈依的方向。“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答裴济从事),难以割舍对云的情怀,云是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皎然笔下之月,大多孤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月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具有多种含义有抒发思乡怀远之情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表现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的,如“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也有为抒写辽阔之景服务的,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7月意象,正是皎然特别喜爱使用的意象之一。据粗略统计,在皎然四百七十多首诗中,涉及月的约有一百一十七首,这在文学史上应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表明诗人受禅宗的影响,诗歌
16、中经常出现的月意象也有了新的内涵和意味。那么,皎然诗歌中的“月”又是怎样的风貌呢且看待山月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诗人笔下的“山月”,充满了灵性,就像诗人的侍童一样,在诗人思念故人的每一夜里,都是山月陪伴着诗人,为其在漫漫长夜中等候故人的到来。待到故人来的那一夜,山月却知情知趣的躲了起来,可见山月是诗人寂寞无依时候的忠实伴侣,是诗人最好的朋友。“山月”这一意象在此刻就显得生动活泼起来,与大多数诗人笔下的月不相类似。再看日曜上人还润州送君何处最堪思,孤月停空欲别时。露茗犹芳邀重会,寒花落尽不成期。鹤令先去看山近,云碍初飞到寺迟。莫倚禅功放心定,萧家陵树误人悲。待到诗人会客
17、完毕,送客出门时,原先生动活泼的“山月”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凄凄切切的“孤月”了,客人一走,喧哗过后只剩下诗人的时候最寂寞,所以这时候诗人眼中的月便成了诗人的化身,孤孤单单、寂寂寥寥、形单影只,这“孤月”的意象便蒙上了诗人情感的烙印与痕迹,愈发显示出情境之美。再看杂寓兴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媚俗被鲛绡,欺天荐昫修。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明月应该是高高在上,当空悬挂,此间的“明月”,却被诗人揽入怀中,用来照亮这历史的痕迹。明月与天
18、地同寿,见证了历代的兴亡盛衰,世世代代长存于人世间,诗人借“明月”这一意象来写朝代的更替和兴衰,实在是恰到好处。也说明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这些世间的俗事,显示了诗人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淡薄的心境。8还有西溪独泛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论涅槃经义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皎然作为清雅派诗僧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中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情怀,而这类诗人的最大特色便是与山水为伴,诗人笔下的“月”
19、,便成了诗人的忠实伴侣,诗人与明月为伴,共月而还,在寒山晓月中诵经参禅,显示出其孤寂而高洁的心境。“明月”、“山月”、“新月”、“孤月”、“残月”、“寒月”、“晓月”等等,“月”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频繁出现。皎然笔下之月,虽大多孤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怀旧山),这多么像诗人自己啊,虽隐居于山林,孤寂而清冷,但心中那份高洁的人格理想和人生志向永远坚守着。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诗就会发现,在字面上它无非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生活状态,居住环境,对友人的淡淡怀念及勉励之情。如果仅仅从这几层意思去理解这些诗的话,却感到实在难以把握它的好处。因而,诗歌的诗味在于其表层意
20、思的背后,指向一种朦朦胧胧的、若有若无的、宁静悠远的心境。皎然写这些“月”,意不在写景,而是将诗境引向澄澹悠远的、与某种“证悟”相关的心灵境界。透过这一景一境一刹那,其指向的是法性,是佛性,是与佛合一的禅味悠远的心境。于是,当我们再反观那一景一境一刹那时,便如水中望月、镜里看花,内在空间陡然延展,而心灵被引向无限。此即为平淡而悠远,含蓄而隽永,空灵而蕴藉。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松的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广泛出现,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9植物本无所谓高下之分,人们一般是根据其用途加以品评罢了。但唐代诗人对于
21、松、竹、梅则完全是因为其与人的精神面貌的比附,而无不偏爱地加以欣赏和赞颂,诗经小雅天保中已有“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样的诗句,说的是像松柏一般茂盛,而且青春相承,永不衰败。6松的意象也在皎然的诗歌中广泛出现,且看戏题松树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诗人专门为了听松声而徘徊松树之下,以致忘记了回家,可见诗人对松树的毫不掩饰的喜爱之情,此诗也是诗人悠闲自得的真实生活写照。再看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草木秋死,松柏独存。”刘向说苑谈丛一般的草木到秋天都死了、凋零了,
22、只有松柏,即使在秋霜寒冬,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诗人在此以秋天的松柏自比,赞美松树的顽强和坚毅的同时表达出了自己不与世同浊的决心。再看问遥山禅老天与松子寿,独饮日月精。复令颜子贤,胡为夭其生。吾将寻河源,上天问天何不平吾将诘仙老,大道无私谁强名仙老难逢天不近,世人何人解应尽。明朝欲向翅头山,问取禅公此义还。松树的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诗人把松子的寿命跟天相比,说明松树接受日月精华,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可见诗人对松树的喜爱和崇敬的心情。“松”这一意象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高度的渲染。还有晚春寻桃源观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细草拥坛人迹绝,落
23、花沈涧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_6论文武复兴唐代文人与松竹梅文化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10诗人前往武陵寻访曾经传为仙乡的桃花源,在山的深处看见了老松。老松以挺拔的身躯挡住了林间往来的风,使得其风韵悠远流长。诗人来到了老松所在的地方,便觉得参透了玄机,仿佛已经来到了仙境,脱离了凡尘俗境。诗人以老松所在为尘世与仙境的交界点,说明松有着其脱尘入仙的意指,也证明了诗人对凡尘俗世的摒弃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
24、泉滴。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长松”、“松柏”、“松子”、“松枝”、“老松”、“松声”等等,“松”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反映出诗人对于“松”这一意象的理解和诠释。诗人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松的外形和内在是一致的,年老而心不老、神不老,挺立于万丈悬崖的劲风之中,超然物外,泰然处之,不惧风雨。“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皎然在对于松的描写
25、中,也透露出自己对高尚节操的尊奉与追求。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地出现。竹之气节,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因竹在岁寒中生长,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之一,以此来表达高洁的品格。历代的士人君子醉心于竹林,常常流连忘返,他们之中除了为逃避现实
26、社会而隐于竹林之外,大部分人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11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也不少,且看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诗人参禅入禅,所谓的清修其大部分时间是独处的,因此诗人常与孤灯寒竹相伴,以寒竹的高洁品格来激励自己,与寒竹相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再看南池杂咏五首寒竹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隆冬季节,万物凋零,只有竹子孤独的生长在风雪之中。大部分竹子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开一次花,却在无人欣赏的漫漫冬天开放。冬雪满山,竹却依旧独立其中,一个“孤”字也足以说明竹之气节,神姿仙态,潇
27、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竹子清高的品性就此表露无疑,诗人以高度的赞赏性语言概括了竹子的高洁品格,也暗指培养自己像竹子一样的高贵品质。皎然长期在柠山的妙喜寺隐居,吸日月之精华,与松竹为伴,这种超然独游的乐趣是无限的。再看郭北寻徐主簿别业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严冬冷酷,却挡不住竹子蓬勃生长的生命进程,竹花更是在这万物萧条的季节恣意开放,大有不具强权的气势,也是世人所要跟竹花学习的地方。“竹花”这一意象在这里便可窥一斑了。还有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钓丝初种竹,衣
28、带近裁藤。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是粉。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12“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秒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直接点出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并用第二人称“尔”来称呼竹子,显得亲切而温馨。“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用竹形容风,可谓是独特,“竹风”,借竹之神韵为风添色,足见环境之清幽。此外,还有“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奉酬颜使君真卿、王
29、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屏用竹做,杖用竹做,寺庙周围也是竹,诗人的生活到处充满了竹,托身于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在修竹篁韵之中,自然也占染了竹的气质。诗人对竹子的大力描摹,其实就是赞扬竹子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品质。作者赏竹之精神,竹亦显其品位,“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由于竹的这一意象的使用,一个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便展现在人们眼前。五、“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诗人写鹤,也和写云一样,以鹤来寄寓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尘世所扰。此外,鹤喜欢栖息在涤净烦嚣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是隐士的象征。在禅宗用语中,常用“伴鹤
30、随风得自由”来比喻鹤之悠闲,无所障碍,别无牵滞,随风遨游,自由自在。在中国历史上,鹤被视为仙禽,有高人隐士之风。毛诗义疏卷十八云“吴人园中及士大夫家皆养之”7,可以看到当时朝野的风尚。左传闵公二年讲“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8国君爱鹤而亡国,成为千古笑柄,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鹤作为仙禽所受的殊荣。“鹤之形态,清昱秀逸;鹤之色泽,雪白玉润;鹤之飞翔,翩翻云汉;鹤之栖息,徜徉林泽;鹤之饮食,节省淡泊;鹤之性情,柔静幽娴;颇似一个潇洒风尘、放浪形骸的人,所以俗名称它为仙鹤。”9到了唐代,鹤与隐士结缘很流行,关于仙人或成仙的传说,也很多。当时人
31、们爱鹤,一部分是特殊的僻性或嗜好,而大部分则藉此以高尚隐逸自况了。皎然熟参佛学经典,学问广博,以僧人身份作诗,自然对于“鹤”这一精灵尤为钟爱。_7著作郑玄笺,孔颖达,陆德明毛诗注疏A四库全书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088著作宽庄适左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19著作贾祖璋鸟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6713且看下列诗中鹤的意象,如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其亭即使君所创)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鹤鸣人长寿”。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称呼。鹤的性情雅致,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看起来仙
32、风道骨。诗人所见的“高鹤”,是从万里澄清的秋空降下,足可见其形态优美,又有一种世外仙物的感觉,给人一种强烈的灵性之美。再如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水国苦凋瘵,东皋岂遗黍。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鸾鹤”大致指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也借指神仙。“鸾鹤”大都体态优美,风姿翩翩,诗人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对这种神物的羡慕和喜爱之情,也正是借助“鸾鹤”这一意象将诗人参禅入禅的隐士风貌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贻李汤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山
33、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鹤,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诗人在此处“愿随黄鹤一轻举”,表达出自己对于高洁品性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还如酬秦山人赠别二首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姓被名公题旧里,诗将丽句号新亭。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我有主人江太守,如何相伴住禅灵。谁知卧病不妨禅,迹
34、寄诗流性似偏。叶示黄金童子爱,书题青字古人传。时高独鹤来云外,每羡闲花在眼前。对此留君还欲别,应思石瀃访春泉。14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柳巷任疏容马入,水篱从破许船过。昂藏独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由于鹤的形态设是长颈、竦身、顶赤、身白,给人以一种清峻高洁的感觉,所以它很早就被人认为是有德行的禽鸟。“独鹤”一词写出了鹤的与众不同,自立清高的形态,而诗人对于此物的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鹤”的意象也在此有了特殊的意蕴,“独”一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辛文房评皎然说“公性放逸,不缚于常律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唐才
35、子传卷五。这里可见皎然性格中的一个特征独。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分析,是“慎独”修为的结果。当独处时,面对所有的人间世象,心里的贪念该如何自控,这就涉及到“慎独”的人生境界。当能够享受孤独时,就距离自己的本性、本来面目越来越近,这时只要凝神“坐忘”,自己的心境便可映现人间诸相,而享受其中那自然的生命之光。“云鹤”、“高鹤”、“鸾鹤”、“黄鹤”、“独鹤”等等,“鹤”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出现的次数是极其多的。诗人写鹤,也和写云一样,以鹤来寄寓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尘世所扰。“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郭北寻徐主簿别业此外),鹤喜欢栖息在涤净烦嚣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是隐士的象征。诗人对鹤的描写,
36、也表现了自己生活环境的清幽安宁,透露出诗人心境的恬谈自然。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往往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理,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内蕴的过程中,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境。语言是构造意象的材料,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意象既是诗人表现情感的方式,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诗歌里所蕴藏着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当然只能从意象中解读。我们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
37、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反映着人的精神境界。15作为一代诗僧,皎然的确是古往今来诗僧中之佼佼者,在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也算得上是自成一家。皎然中年以前遍参儒道两家内典,学识广博,再学佛问禅,自然是登堂人室,不仅得禅宗要领,且可以融化佛门各宗派精华,圆融儒释道内典,是很有名望的诗僧。当时唐人赵磷在因话录卷四中就说“吴兴僧昼,字皎然,工律诗。”10范唏文在对床夜语卷五讲“唐僧诗,除皎然、灵澈三两辈外,余者率皆衰败不可救,盖气宇不宏而见闻不广也。”11苏东坡评皎然诗“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
38、古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子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老二首之二12历代诗论家对皎然诗歌的评价都很高,这来自他那渊博的学识和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皎然出色的成就在于他清机逸响、闲淡自如、富于深厚意境和情味的诗作,并且将诗歌与禅理相通,创造出诗禅相通的诗歌境界,开一代诗风。皎然内外兼修,诸家皆备,不负一代伟才之论。终其一生,徘徊出入,而又以出世为宗。时禅时诗,时诗时禅,注力孰多,恐怕皎然自己也难以说清楚,而其终以诗名世,非以禅显宗,或可见其文才终胜于道心,四子之科,独居文学。虽然如是,他的引禅入诗,意境创开,对于诗学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通观全文对于皎然诗歌意象的研究,对后世人研究皎然的诗作跟思想都
39、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后世人就诗僧空灵忘我、玄妙淡然的审美境界的分析和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后世人认识和掌握诗禅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当代诗歌汲取古代诗歌传统资源更具有相当可观的价值和意义。_10著作赵磷因话录卷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2411著作丁福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44612著作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参考文献1徐涛如来清净禅对皎然诗歌的影响N滨州学院学报,20092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黄小妹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M中华书局,19955武复兴唐代文人与松
40、竹梅文化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6吴仲古典诗词中的月光意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027潘明福一代诗僧皎然M苕霅诗音自古传湖州诗词文化研究,20088闫月珍皎然论情境“诗情缘境发”主旨辨正J人文杂志,20109牛延锋诗僧皎然的诗禅境界N佛教文化,2007,0410温新瑞世外云木秀独鹤自往还皎然诗歌中“独”的审美意象及其文化意味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11TANGPOETRY唐诗NLEARNCHINESEHISTORYANDCULTUREFOREIGNERCNCOM,200912IMAGERYISTHEARTOFPOETRYUSETHESMALLESTBASICUNITCAPABLEOFINDEPENDENTN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