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吸虫生活史 所有吸虫的生活史有两个世代,即有性生殖世代与无性生殖世代。通过两个世代交替,吸虫得以繁衍增殖。吸虫有性生殖世代 ,是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 ,这类宿主称之为终宿主。而无性生殖世代 ,是在软体动物体内进行,这类宿主称为中间宿主。血吸虫的生活史也不例外。由于不同血吸虫寄生生活需求不同 ,对宿主 (包括终宿主和中间宿主 )选择性也不相同。日本血吸虫成虫 (有性生殖 )除寄生于人体外,在我国还有 42 种畜兽类寄生。日本血吸虫幼虫 (无性生殖 )仅寄生于钉螺。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 ,卵随血流沉积于肝脏、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分布在肠壁组织的虫卵部分破
2、溃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这时卵内已发育有毛蚴,毛蚴在水中孵出并游动 ,遇到中间宿主钉螺能主动侵入,继续生长发育 ,经两代胞蚴的无性生殖,形成大量的尾蚴。尾蚴为感染终宿主的阶段。尾蚴自螺体逸 出 ,进入水中 ,当人、畜生产或生活接触疫水,尾蚴可主动侵入皮肤成为童虫。童虫随血液循环到肝和肠系膜静脉而定居并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产卵进行又一代的有性生殖。据此,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 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 个阶段 (图 1-1)。 图 1-1 日本血吸虫病的生活史 从血吸虫生活史可见血吸虫病的流行由以下 5 个环节构成 , 即 :1.传染源排出虫卵。 2.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
3、 3.毛蚴 侵入中间宿主钉螺。4.螺内发育逸出尾蚴。 5.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掌握传播 5 个环节的特点 ,可制订防治计划 ,达到阻断传播之目的。 钉螺的生物学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他是雌雄、同体,水、陆两栖的螺蛳。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栉鳃目、圆口螺科、圆口螺属。 生活史和生态 1、 繁殖、发育和生长 1.1 性腺的变化 钉螺的性腺随季节变化。雌螺卵巢除酷热与严寒一度菱缩外 ,均含有卵,其中以 4、 5 月份含卵最多 ,但因各地气候不同 ,卵巢发育的时间和情况也有所不同,在卵巢发生变化时 ,雄螺精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但精巢开始萎缩的时间稍迟,恢复时间则较早。 l.2
4、 交配 一般钉螺交配最盛时期为 4.5 月份, 9、 10、 11 月份次之,严寒和酷暑时最少 ,甚至停止 ,绝大多数钉螺在近水的潮湿泥土表面及草根附近交配,很少在水中交配。据实验观察 ,经一次交配的雌螺 ,21 个月后尚有少数储藏精子 ;交配两次的雌螺,储 精及孕卵的数量比一次者显著增多。适合钉螺交配的温度为 25C 左右 ,较高温或低温都不适宜 ;干旱可使钉螺交配的频繁期推迟 ;高度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交配率显著降低。 1.3 产卵 雌螺产卵时用吻部在泥土表面挖一小坑,将卵产在泥坑中,然后用泥将卵覆盖。在产卵季节筛洗钉螺享生地泥土 ,可获螺卵。螺卵球状 ,直径为 0.880.99 mm.剥
5、去泥皮 ,可见透明卵膜,内含不同期的卵胚。据实验室观察,一个雌螺在整个产卵季节可产卵 9258 个,平均为 135.8 土 49.7 个。钉螺在半潮湿的泥土上产卵最多 ,水中产卵甚少,在干燥或无泥 处不产卵。钉螺在黑暗或有光照的环境中,都能产卵。 1.4 卵的孵化和幼螺生长 一般螺卵产出 1 个月后,幼螺发育到2 旋左右即可孵出。孵化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关,平均温度 13时约需 3040 天 ,23时 20 天左右。 37以上或 6以下 ,100 天后也不能孵化。螺卵必须在水中或有一层水膜的泥面才能孵化。在水中孵化的时间为 1435 天,在湿泥面为 2464 天。光照有利于螺卵孵化。气候温暖的地
6、区,在 23 月份就可发现幼螺 ,4.5.6 月份出现较多,9 月份也可发现幼螺 ,但 10 月份以后逐渐减少。在食物丰富, 气候适宜的情况下 ,孵出的幼螺只需两个月就发育为成螺,较冷的地区,幼螺生长需 35 个月 ,甚至达半年之久。 1.5 寿命 钉螺的寿命一般约为 1 年。据实验室观察,有的钉螺可存活 23 年,甚至 5 年以上 ,并在 5 年中可繁殖 10 代。感染性钉螺的寿命较短 ,但根据实验资料最长也可活到 32 个月以上。 2、生活条件和习性 钉螺需要适当的水分,才能存活。所需水的 PH 2.1 水 以 6.77.8 为适宜。在阳光直射下,钉螺在千土上的寿命很短,但湿土上的钉螺不易
7、死亡。在千旱的夏天 ,特别是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自然界的钉螺死 亡最多。在湖、河岸璧淹不到水的地方,钉螺很少。土壤水分含量不等 ,钉螺的分布亦随之而不同。泥土含水12%时,钉螺的活动力较差 ;含水 30%时,活动力强,阴雨天钉螺活动最为频繁,千旱时钉螺潜伏在松士内、裂缝里或草根下。 温度对于钉螺活动、繁殖及寿命都有影响, 2.2 温度 适宜于钉螺生活和繁殖的温度为 2025 ,高温和低温都能严重影响钉螺的活动和寿命。温度高时,钉螺活动剧增 .但寿命短促 ;温度低时则相反。在自然环境中,钉螺在温暖的春季和秋季较话跃,在严寒和階热时活动很迟钝,似有夏蛰、冬眠的现象。在 6以下时,泥 土表面的钉螺显
8、著减少,大多数隐藏在草根、縫隙、 .松土、枯草、树叶或砖瓦片下,不食不动 ,但只要局部温度稍高 ,钉螺就能恢复活动。钉螺的耐寒能力颇强,在实验室内 ,在一 12的环境,钉螺全部死亡的时间在 30 天以上。钉螺在 25的干燥、通风环境中,不食不动 ,12 个月内多数不死。但经干燥 34 个月,尤其在 30以上时 ,绝大多数死亡。在 40C 的水中 6 h 全部死亡。在夏季将钉螺放入水中,不久即迅速爬出水面。炎夏时 ,河、沟岸壁表面的钉螺大量减少 ,它们大多潜伏在草丛、土缝、树叶或瓦砾下,很少活动。 2.3 光照 据 实验观察 ,最适合于钉螺的照度为 36003800lx(勒克司 )。照度大于此值
9、时呈背光性,小于此值时则呈趋光性。在晴朗的白昼,地面上所受的照度常在 4000lx 以上,这时钉螺大多藏匿,少数暴露在外面的钉螺也大多缩在壳内,紧闭螺厣 ;在阴雨天、黎明、黄昏和夜晚,地面照度在 4000lx 以下时 ,钉螺常常十分活跃。 2.4 食物 在自然界钉螺主要摄食腐败的植物。从钉螺事生地收集与钉螺摄食有关的生物来看,至少有原生动物、藻类、苔藓、蕨类和草本种子植物等。在钉螺胃中发现 11 属漢类,它们是 :无隔藻属、水绵属、转板藻属、卵形藻 属、舟形漢 属、羽纹藻属、茧形藻属、桥弯藻属、双眉藻属、双菱藻属及色球藻属。 2.5 杂草 草是钉螺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有螺必有草。草生长茂盛的地
10、区,发现的螺也多,反之则少。但有草不一定有螺。杂草所起的作用是保持土壤潮湿、调节温度和遮荫等,有不少草类还是钉螺的食物。 2.6 土壤 在有机质和氮、磷、钙的含量较丰富的土壤上 ,钉螺密度似有增大的趋势。微碱性、微酸性和中性的土壤, 都适于钉螺生存。 3 分布、迁移和扩散 钉螺的分布取决于自然因素,钉螺孳生地区 1 月份平均气温都在O以上 ;全年降雨量都在 750 mm 以上。另外 ,钉螺的分布与土壤和植被有一定关系。钉螺的迁移、扩散与水温、水流速度和风力等因素有关。 3.1 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3.1.1 土表和土层 钉螺经常出没于表层的土内 ,在全年的各个月份中 ,都有一部分钉螺在土内
11、洞穴缝隙中匿居。在水网地区,全年平均钉螺在土表约占 60%,土内约占 40%,其中在 5cm 以上的浅土层约占 35%,在更深的土层内约占 5%。土内钉螺所占的比例 ,以冬季最多(约占 50%),夏季次之 (约占 40%),春秋季约占 30%40%。钉螺在土层中的深度,一年中以冬季最深,可达 14cm,其他季节一般在 6cm 以内 ,但可因地而异。 3.1.2 河岸水线上下 钉螺分布在河岸水线上下 1m 的范围内 ,主要分布在水线上 33cm 的范围内 ,全年平均有 10%15%的钉螺在水线以下 ,6 月份水线下钉螺较多 ,主要分布在水线下 3366 cm 范围 ,河底中心部未发现钉螺。水线上
12、河岸的潮湿范围与坡度有关 ,平坦者潮湿面 积大,陡者潮湿面积小 ,因此河岸钉螺分布的范围与坡度有关。由于钉螺活动缓慢 ,故水位猛涨时 ,水下钉螺暂时增多。在冬季和初春,水下钉螺的比例较低,约为 5%。在春末夏初时比例较高,主要是出现大量幼螺水栖的缘故。 3.1.3 稻田 稻田中钉螺大多分布在进出水口和田埂附近 ,特别是和有螺沟连接的进出水口。在距田埂 3m 以上的田中 ,钉螺往往极少 ,这种现象在面积较大的稻田中特别显著。荒田和没有积水的冬闲田内钉螺密度最高,积水的冬闲田次之,二熟田内很低。 3.1.4 沟渠 水流缓慢的沟渠适于钉螺栖息 ,因此密度较高。沟渠中的钉 螺常年以陆栖为主 ,集中于近
13、水地带,水退后 ,钉螺密集于潮湿的沟底。 3.1.5 江、湖洲滩和湖汊 江、湖洲滩每年一度被洪水淹没 ,水退后滩地潮湿,杂草或芦苇丛生,有利于钉螺孳生 ;又因滩地广阔,钉螺呈面状分布。钉螺分布因同高程滩地的淹水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一年中淹水时间 8 个月以上的滩地未发现钉螺 ,淹水 2.55 个月的滩地钉螺较多 ,淹水日数极少或不被水淹的滩地一般未发现钉螺。由于淹水时间和植被不同,钉螺呈聚集性分布。有些地方呈两线(最高有螺线和最低有螺线 )、三带 (上稀螺带、密螺带、下稀螺带 )的分布特点。 3.2 残存钉螺的分布情况 经过灭螺后钉螺密度显著降低的地方,钉螺的分布由片状、线状变为点状、段状
14、。在一般环境内,往往不易找到钉螺,但某些复杂环境和灭螺工作遗漏的地方仍可找到。即使只有少量钉螺的地方 ,也可发现螺卵、幼螺,甚至感染性钉螺,且其繁殖力相当强。这类地点,在水网地区有浅滩、注塘、砖瓦堆、石驳岸、桥墩、水码头、宅基、坟墩、树根、河边小芦苇丛、电灌系统的干渠和支渠及其连通的田地、鱼池、竹林等 ;在山丘地区有进出水口、水闸、涵洞、烂冬田、山上源头、山坡草圃、竹丛。石缝、石洞、梯田后壁等,在湖沿地区有坝埂边 、圩提护石岸、取士坑、闸门、柳林、芦苇丛、芦滩内的坑洼、草滩上的废垄等。 3.3 迁移和扩散 据实验观察,山沟中钉螺在流速 0.10.15 m/s的水中,可逆水移行 ;流速 0.50
15、.6 m/s 时移行困难,流速 0.81.0 m/s 时,稍久即被冲走。据观察 ,湖滩的钉螺在 45 月份的迁移距离一般在 2m 以内 ,最远可达 80 m。钉螺迁移扩散的方式有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主动扩散主要以幼螺浮于水面随水流扩散,如不受外界影响 ,不致下沉 ;成螺则伸张腹足 ,倒悬水面游动,最长时间可达 20 min, 距离可达 32 m。 被动扩散方式较多 ,如钉螺可附在船底或植物的断茎、残叶等载体飘流扩散。据实验观察 ,在风速 3 m/s,水面流速 0.972.2 m/s 的情况下 ,有 17.3%的钉螺依附载体飘流 50 km,但 82.7%的钉螺散失在 50 km 的距离以内。或
16、随人畜活动而扩散,如人们穿着的鞋能粘着螺卵 ;牛蹄间隙可夹带钉螺 ;打鱼、捞虾、打湖草、移种芦苇、茭白或其他水生植物都能将钉螺携带到其他地方 ,造成扩散。有的湖沼地区,滩地被围垦以后 ,在垸内实现园田化 ,沟渠纵横交错,从湖沼型变为水网型流行区。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往往开闸进行自流灌溉或电 力灌溉 ,因而垸外有螺滩地的钉螺随水扩散入垸内,造成钉螺广泛分布 ,引起血吸虫病回升。因此,在防治工作中必须密切注意钉螺扩散的危害性 ,进一步了解钉螺扩散的原因、方式及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以巩固已取得的血防成果。 形态 螺壳圆锥形 ,长度一般不超过 1cm、宽度不超过 4 mm。有的较细长 ,有的较粗短。湖沼和水网地区的钉螺壳表面纵肋明显,但山区钉螺的纵肋不明显或为光壳。螺旋一般为 69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