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 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多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 13.9 度,年平均降水量为 826.8mm,降雪日数历年平均 24 天,地面冻结深度 1.2-1.4m。 ( 1)地面风场分析 1)地面风向特征 评价区常年主导风向为 NE,其频率为 23.47%,其次为 NNE,频率为 11.52%,再次为 WSW,频率为 7.59%。各季主导风向均为 NE,频率在 19.42% 28.06%之间,春季 NE 风向出现的频率增加,频率为 28.06%;夏季静风频率较高,频率为 14.00%。 根据多年观测数据,评价区的风向变化特征可大致概括为:常年主导
2、风向为图 2-2 年及四季风玫瑰 102030N NNENENEN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冬C=0.0 9 %C=4.9 1 %秋NNWNWWNWWWSWSWSSWSSSESEESEENENNENNEN 302010102030N NNENENEN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年C=5.1 9 %102030N NNENENEN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夏C=14 .0 %C=1.5 6 %春NNWNWWNWWWSWSWSSWSSSESEESEENENNENNEN 302010东北风,夜间东北风占绝对优势;次主导
3、风向为西南风,在白天和由天气系统影响时,西南风出现的频率较多;而东南风和西北风出现的频率较低。 地面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图 2-2 所示。 2)地面风速特征 评价区年平均风速为 2.6m/s,风速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中午的风速较大,夜间的风速较小。地面风速特征统计如图 3-2 所示。 3)大气稳定度变化特征 根据帕斯奎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按强不稳定、不稳定、若不稳定、中性 、较稳定和稳定划分为 A、 B、 C、 D、 E、 F 六类。评价区各类稳定度出现的频率统计见表 2-1。 表 3-1 大 气 稳 定 度 出 现 频率 % 项 目 A B C D E F 春季 2.81 8.76 5.65
4、 50.14 7.71 24.93 夏季 5.09 9.71 4.04 57.52 4.80 18.84 秋季 2.49 8.49 5.65 41.41 8.70 33.26 冬季 0.43 9.29 6.21 33.33 10.87 39.87 全年 2.71 9.06 5.39 45.60 8.02 29.22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年 D 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高,全年为 45.60%,其次是 F、B、 E 类, A 类稳定度出现频率最低。夏季以中性天气( D 类)为主,冬季以稳图 2-3 各月平均风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0 .00 .51 .01 .52 .02
5、 .53 .03 .54 .0风速月 份定天气( F 类)为主。 ( 2)低空风场分析 根据现有气象观测资料,评价区冬季低空风场的主要特征为: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风向随高度升高发生顺时针偏转, 50m 以上的低空风场、风向多以WNW 和 SW 为主。评价区冬季低空风速特征详见下表。 表 2-2 低 空 风 速 特 征 m/s 高度 时间 25m 75m 175m 275m 375m 475m 550m 650m 750m 850m 950m 06:00 2.76 3.12 4.62 6.11 6.45 7.04 7.12 7.14 7.04 7.50 9.01 08:00 2.84 3.04
6、 4.60 6.20 6.52 7.14 7.18 7.19 7.10 7.62 9.00 10:00 2.90 3.10 4.41 6.21 6.67 7.24 7.20 7.20 7.12 7.71 9.12 12:00 3.10 3.78 4.68 6.43 6.81 7.36 7.28 7.28 7.14 7.88 9.18 14:00 3.30 3.70 4.82 6.60 6.88 7.40 7.36 7.36 7.08 7.91 9.21 18:00 2.80 3.30 4.71 6.41 6.78 7.22 7.41 7.24 7.21 7.85 9.11 20:00 2.70
7、 3.42 4.62 6.28 6.56 7.21 7.20 7.17 7.66 7.74 9.04 22:00 2.75 2.51 4.60 6.16 6.67 7.14 7.16 7.15 7.07 7.65 8.74 ( 3)温度场分析 1)低空大气温度场特征 评价区夏季逆温较轻,频率和强度不大,平均强度为 1.0 /100m;冬季逆温较重,发生频率为 89%,平均强度为 1.4 /100m。夏季逆温层底部经常是接地的,冬季逆温层底部也比较低。夏季逆温层底部的平均高度 41.0m,冬季逆温层底部的平均高度为 117.5m。夏季逆温层顶部的平均高度为 110m,冬季逆温层顶部平均高度为 3
8、34.9m,夏季逆温层平均高度为 75.9m,冬季逆温层平均高度217.4m。冬季逆温生成时间多在 16 时至 22 时前后发展到最强,而后一直维持到次日 10 时左 右开始减弱。而夏季逆温多在 18 时后开始生成,至次日 6 时左右减弱消失,详见下表。 表 2-3 各时段逆温出现频率及强度 时 间 项 目 02 04 06 08 10 16 18 20 22 24 平均 夏 频率( %) 86 56 33 0 13 35 88 100 100 61 季 平均强度( /100m) 1.3 1.1 0.8 0.7 0.7 1.0 1.7 1.2 0.6 1.0 最大强度( /100m) 2.4
9、1.7 1.3 0.8 0.7 1.7 3.7 2.3 0.6 冬 季 频率( %) 100 100 100 94 56 67 87 100 100 89 平均强度( /100m) 1.0 1.1 1.8 2.0 1.2 1.3 2.0 1.7 1.7 1.4 最大强度( /100m) 1.8 2.8 3.6 2.3 2.3 1.4 6.0 2.7 2.7 2)混合层高度 评价区夏季混合层高度比冬季高,一日内混合层最大值出现在午后 14 时至日落,早晚较低。夏季混合层高度为 924.5m,冬季混合层平均高度为 838m。冬季 混合层高度特征详见下表。 表 2-4 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 时间 06: 00 08: 00 10: 00 14: 00 17: 00 19: 00 21: 00 平均 混合层高度( m) 120 168 260 850 500 120 90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