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专用.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99685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专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务员考试专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务员考试专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务员考试专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务员考试专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1 页(共 30 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一单元 第 1 课 白杨礼赞 一、文学常识 茅 盾( 1896 1981),现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代表做: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 蚀 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短 篇春蚕、林家铺子。 二、字词 主宰 ( zi) 锤 ( chu) 炼 恹恹 ( yn) 虬 ( qi) 枝 晕 ( yn) 圈 秀 颀 ( q) 婆娑 ( psu) 倦怠 ( di) 倔强 ( jujin) 驰骋 ( chn) 宛 ( wn)然 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无边无垠

2、( yn):没有边界 , 形容极为辽阔广大。 诸如此类:许多像这一类的。诸:众多。 参 ( cn) 天耸立:(树木等)高耸地 直立着。 不折不挠( no):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折:折断。挠:弯曲。 三、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四、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2、有扬有抑、波澜起伏 、跌宕生姿。 五、重点问题 1、文章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作者先写白杨树的生长 环境不平凡

3、,它生活在辽阔坦荡的黄土高原之上。再写白杨树的 外部形态不平凡 ,笔直的干、枝,叶子片片向上,皮朴实无华。最后写白杨树的 内在气质不平凡 ,正直,不折不挠。 2、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极普通”,说法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不矛盾。说白杨树普通,是因为它生长在西北高原,生长环境和外形都是极普通的。但它的内在气质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不平凡,作 者这样写是为了以形、景的普通,突出 其神的不平凡。 3、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扬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精神的? 作者由白杨树的干“笔直,绝无旁枝”联想到北方农民的“正直”,由白杨树的枝“笔直”“枝丫一律向上

4、,紧紧靠拢”联想到北方农民的“团结”,由白杨树的叶“片片向上”联想到北方农民的“上进”由白杨树的皮“光滑淡青色”联想到北方农民的“质朴”。作者就是由对白杨树的品格的赞美,通过联想过渡到对人的礼赞上。这里,白杨树就是人格化的树,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4、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开篇点题,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5、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却从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色开始?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 1)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 2) 写 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反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6、作者为抒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突出

5、白杨树内在精神的不平凡,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先说白杨树算不上“好女子”,再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7、第七段中的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2 页(共 30 页) “难道只觉得、不想到、 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用排比和反问,由浅入深、由树及人地强调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文章达到高潮。 8、第八段的作用何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 明 全文主题。 9、结尾为什么要提到贵族化的楠木?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

6、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 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10、品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 2)这 时 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涌”说明感 想 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 3)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一个“泛”字,富有动感

7、,生动地 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第 2 课 囚绿记 一、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作家、 翻译家。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著有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散文集,翻译外国作品葛莱齐拉罗亭烟鲁滨孙漂流记希腊神话等。 二、字词 陆蠡( l) 瞥 ( pi) 见 孔隙( x) 涸辙( hzh) 移徙( x) 脉络( mi lu) 淅沥( xl) 浆( jin)液 葱茏( cnln) 猗( y)郁 镶嵌( qin) 蕈菌( xnjn) 纤( xin)细 揠 ( y) 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揠,拔。 急不暇 ( xi) 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淅 沥:形容

8、轻微的雨声。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瞥见:一眼看见。 至宝:最好的宝物。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三、中心内容 作者通过写自己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四、写作特点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2.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行文,并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五、重点问题 1、“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后来又“放绿”? “我”囚绿的原因是想 借助自己喜爱的绿色来驱散自己心中的郁闷,为生活增添一点亮色。后来,作者要走了,出于对它的挚爱;也是因为作者被它顽强抗争的性格 、

9、追求光明自由的执著精神所感动了,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所以放了“绿”。 2、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 “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象病了的孩子”。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3 页(共 30 页) 3、作者描写“绿”被囚的生长状况以及自己的心态有何用意? 展现 青 藤形象,突出 青 藤的不 甘被囚、追求光明的个性特点,而叙述自己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青 藤的不屈 与执著。 4、文章临近结束,写了“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对文章起何作用? 既点 明 文章的时代背景,又暗示出“绿”的象征意义,突出文章主题。 5

10、、“绿”的象征意义? 象征不甘被囚、顽强抗争,执著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 象征永不屈服于黑暗势力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6、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1)我好象发现了一种“ 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 ” 即写出了常春藤生生不息、蓬勃兴 盛 的活力,又表现了作者对常春藤的 喜 爱和赞美之意。 ( 2)临行时我 珍重 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 ”是珍惜敬重的意思,这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 争 精神的敬重,对光明和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第 3 课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一、文学常识 邓颖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 二、字词 海棠( tn)

11、 甬 ( yn) 道 短暂( zn) 丰硕( shu) 头颅( l) 花轿( jio) 热血( xu) 澎湃( pn pi) 卖国贼( zi) 无边无际:形容没有边际。 含笑九泉:带着笑容离开人世,形容死而无憾。 在所不惜:指 绝 不可惜。 患难与 共: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困难或灾祸。 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浮想联翩( pin):指头脑中的感想连续不断地涌现。 心潮澎湃: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激荡。 甬道:这里指庭院里居中的路。 三、中心内容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文章,时年 84 岁的邓颖超同志观赏西花厅前的海棠花,引发对过去与周恩来总理革命生活等经历的回忆,表达了深深的追念之情,体现了

12、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情怀。 四、 写作特点 1、 朴实、平淡的语言表达细腻的感情。 2、 运用多种抒情方式表达感情。 ( 1)融情于事。 ( 2)直接抒情。 五、重点问题 1、作者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总理喜欢的花,二十六年来,他在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居住, 日理万机之余,常在花下散步休息,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海棠花依旧繁盛,果实累累,而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怎能不引起对过去日子的深情怀念?所以文章以海棠花写起,以引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2、文章第一段是第三人称,而从第二段开始却变成了第二人称,作者为什

13、么这样安排? 从第二段开始,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二人称“你”,这是邓颖超与相依相伴数十年的 周总理的在天之灵的心灵对话,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感人,直接抒情,获得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3、收集周总理的故事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4 页(共 30 页) (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问周总理何以 60 多岁了依然神采 奕奕 ,显得年轻又英俊,周总理坦然说:“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 ( 3)又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西方记者故意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意在

14、嘲笑新中国的贫穷。 周总理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 的资金嘛,有 18 元 8 角 8 分。”全场愕然。 周总理解释说:“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 一元、 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 种 主辅币,合计为 18 元 8 角 8 分。中国人民银行有中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言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第 4 课 草莓 一、文学常识 雅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有诗集酒神、日收与夜书等 10多部,小说月亮升起、红色的盾牌等,剧本假面舞会等,曾多次获波兰国家文学一等 奖和波兰建设者勋章。 二、字词 枝柯

15、( k) 湛 ( zhn) 蓝 禀 ( bn) 赋 荒诞 ( dn) 浸 ( jn) 透 槲 ( h) 树 玫瑰 ( u) 璀 ( cu) 璨 ( cn) 酣 ( hn) 然 韶 ( sho) 华 顷 ( qn) 刻 弥 ( m) 漫 垂涎 ( xin) 惴( zhu)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担忧而不安。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沁( qn)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到舒适。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荒诞:指不真实、不近情理。 禀赋:指人 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三、中心内 容 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

16、季节更换、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四、写作特点 1、情理相生、咏物抒情。 2、联想丰富,耐人寻味。 五、重点问题 1、课文一、三段同是描写九月的景物,第一段 意 在表现“夏意正浓”,第三段却意在表现“秋的气息”。从文章的思路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 1)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 规律 ;( 2)从全文行文的思路看,也是为了引发下文 对生命演变的联想。 2、季节更替、生命演变,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归律,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观察和感受。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迪。 可先从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17、谈 起 , 而 后可围绕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在有限的人生中抓紧时间充实自己来谈。 3、体会“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 。 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因 为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 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从中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5 页(共 30 页) 第二单元 本单元重点 1、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的。 2、

18、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并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5、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等。 第 5 课 孔乙已 一、文学常识 孔乙已的作者鲁 迅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集等。孔乙已是鲁迅继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创作的又一白话小说。 二、字词 荤 ( hn) 菜 颓 ( tu) 唐 羼 ( chn) 水 蘸 ( zhn) 水 阔绰 ( chu) 舀 ( yo) 水 唠 ( lo

19、) 叨 ( dao) 打 折 ( sh) 腿 咸亨 ( hn) 蒲 ( p) 包 附和 ( h) 拭 ( sh) 去 模 ( m) 样 涨 ( zhn) 红 涨 ( zhn) 价 绽 ( zhn) 出 笔砚 ( yn) 侍 ( sh) 候 荐 ( jin) 头 间 ( jin) 或 哄 ( hn) 笑 不屑( xi)置辩:认为不值得去辩解。 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固,安守。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间或:偶乐,有时候。 营生:谋生, 规 划如何生活。 三、文章思想内容 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主人孔乙 己 断腿前和断腿后悲惨遭遇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

20、态社会的冷酷。小说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小 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当时一些人们的冷漠麻木、昏沉可鄙的精神状态。 四、写作特点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3、对比烘托手法的运 用,以“乐境”写哀情,愈见其悲。 4、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增强了小说 的真实性和 感染力。 五、重点问题 课后习题 1、孔乙已的性格矛盾不矛盾?从哪些具体描写中可以看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这种性格悲剧? 孔乙已是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一生热衷功名,却一事无成;

21、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受人欺 凌,又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又死要面子,自欺欺人。 但 也有诚实忠厚、善良纯真的一面。 孔乙已的这 种 矛盾的性格特点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心灵,导致他这种病态性格的产生。 2、作者对孔乙 己 这个人的态度怎样? 孔乙已既有迂腐可笑、好吃懒做的一面,也有诚实忠厚、善良纯真的一面,他可气可笑又可怜可悲 ,作者对他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3、孔乙 己 被打折腿后,旁人还在说笑,他们为什么笑?这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心理?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6 页(共 30 页) 孔乙 己 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甚至和他

22、一样 的 “短衣帮”也鄙视他;在 他被打折腿后,众人仍取笑他,这是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 、 长期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使他们变得麻木 冷漠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冷漠麻木的心理;小说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4、假如孔乙 己 “会营生”,也不“好吃懒做”,能不能改变穷困潦倒的命运? 不能,因为封建科 举制度使读书人清高,认为“万般皆下品”,他不会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去 营生,所以不会改变。再者,孔乙已的这种命运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决定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孔乙 己 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5、小说开头介绍咸亨酒店的 大概情况有什么作用?(写“短衣帮

23、”和“长衫客”不同的喝酒方式,掌柜对“短衣帮”和长衫客“的不同态度,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孔乙 己 活动的这样一个势利虚伪、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的孔乙 己 出场作铺垫。 6、小说用第一人称“我”,一个 12 岁的小伙计作为叙述人,有什么好处? ( 1)“我”是孔乙 己 命运的见证人,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给人真实感 ( 2)以纯真少年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悲惨故事,“我”对孔乙 己 的冷眼旁观和鄙视,更映照出 社会的冷漠。 7、课文中多次写到不同人物的笑,请分析一下掌柜和短衣帮的笑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掌柜

24、的笑是自私卑劣、冷配无情的笑;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8、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已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以乐写哀,更显其哀。一边是悲惨命运,一边是无情哄笑,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悲凉的意味,更增强悲剧气氛,也揭示出整个社会的冷漠无情和民众的愚味麻木。 9、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 1-3),介绍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 第二部分( 4-13),写孔乙已的悲惨遭遇。 按情节分为: 开端和发展( 4-9):通过四 个片段记叙了孔乙已几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写出孔乙已的性格、经历、社会地位。四个片段分别是: 1、酒客们取笑孔乙已偷书被打。 2、酒客们取笑孔乙已没有进学。 3、孔乙已教“我

25、”识字。 4、孔乙已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高潮( 10-11):写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折腿的不幸遭遇。 结局( 12-13):交代孔乙已悲惨的结局。 重点语句分析 1、“孔乙 己 是站差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这句话写出了他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站着喝酒”表明他经济拮据,社会地位低下,和“短衣帮”差不多;“穿长衫”表明他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不甘与“短衣帮”为伍,自命清高,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很深。“惟一”标志了他的特殊身份,欲“上”不能,居“下”又不甘心。 2、“孔乙 己 便排出九文大钱” “排”字表现出了孔乙 己 又 穷酸又想炫耀的心理,也是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 3、“店内外充满

26、了快活的空气。” 这句话反复出现, 渲 染了哄笑的气氛,透露出强烈的悲凉意识,勾画出人们穷极无聊、麻木不仁的嘴脸,同时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 4、“孔乙 己 还欠十九个钱呢!” 掌柜反复说了四次,刻画出掌柜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也暗示孔乙已穷得过不下去了,必将死去。 5、“我到现在 终于 没 有见 大约孔乙 己 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猜 测,说明人们对孔乙 己 漠不关心;“的确”是对猜测的肯定,说明被封建制度吞噬是孔乙 己 在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 6、“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 时 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 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季初语文

27、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7 页(共 30 页) 外貌描写。“身材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具备谋生 的身体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生活贫困,温饱没有保障;“皱纹间时 常夹些伤痕” 说明他因偷窃 经常挨打:“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说明他年岁已老,精神萎靡颓唐:“又脏又破”说明他穷困潦倒而 又好逸恶劳。 7、“孔乙 己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孔乙 己 竭力掩饰自己劣行时又羞又恼的心理,表现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的性格。 8、“孔乙 己 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神态描写。写出了孔

28、乙 己 被戳到内心最大隐痛时的失望、沮丧心理,说明他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思想僵化,迂腐不堪。 9、“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 孔乙 己 用手“走”,说明他腿被完全打断,只能用手支撑身体,突出他受伤惨重,也突出了丁 举人的冷酷凶残。 第 6 课 一厘米 一、文学常识 毕淑敏,当代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二、字词 皲 ( jn) 裂 挑剔 ( t) 脱臼 ( ji) 咂 ( z) 嘴 狡黠 ( xi) 按捺 ( n) 戳 ( chu) 穿 矜 ( jn) 持 豁 ( hu) 口 雄赳赳 ( ji) 吝 ( ln) 惜 入场券 ( qun) 烤烙 ( lo)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

29、止文雅。 锲而不舍 ( qi)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 毅力 。锲。雕刻。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 犹豫。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冥思苦想:深沉的思索和想像。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战战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狡黠 ( xi) :本指狡猾奸诈,文中指耍小聪明。 三、文章思想内容 小说围绕 “ 一厘米 ” 展开。一厘米虽小,却关系到小男孩的尊严,关系到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 本文通过母亲给儿子 “ 买票 ”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平凡而

30、伟大的母亲形象,肯定了母亲自发的对完美的执着和全力以赴 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不完美的理解和宽容,对正直、善良、责任感的褒扬。 四、写作特点 一、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二、独特而形象的比喻 三、曲折有致的情节 五、重点问题 1、课文中哪些情节表现了陶影为成为 “ 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 所做的艰辛努力?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 1)为满足儿子小小男子汉的尊严,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多买了一张票 。 ( 2)放弃了保存票根报销的想法,不给儿子留下弄虚作假的印象 。 ( 3)吃西瓜时,只要儿子在,决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 。 ( 4)面对 红衣 青年的刁难,她强压怒火不与其吵架 。 ( 5)求人帮忙写信向

31、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苦等一个多月,最后又拒绝了赔款和赠票,只要别人向儿子说明自己没错 。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8 页(共 30 页) 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深爱儿子,对儿子的爱使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善良、正直、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而她自己的言行对儿子的影响很大。 2、如何理解陶影逃票的行为?这是否有损其追求的 “ 完美 ” 母亲的形象? 陶影逃票是因为经济拮据,她知道不对,心中充满不安和愧疚而编造逃票的 “ 理由 ” 。因为如此,才反衬出她为儿子所做的一切难能可贵,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 陶影形象 : 她是个普通 并 不 完美,但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善良、

32、正直、大度、有自尊的伟大母亲。 陶影自身并不完美,家境也不富裕,但她坚持对孩子进行 “ 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 。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用心良苦吗?谈一谈你对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这句话新的体验和认识。 理解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成才。无论家境多 么困窘,客观条件多么不利,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把孩子教育好。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理谈谈:如父母利用休息日为自己进行兴趣培养学书法、画画、弹琴等。 重点语句分析 1、 体会文中多处心理描写的作用。 ( 1)“ 为什么一定要买票 也不会少烧汽油。” 她不买票是因为经济拮据 ,这句话是她为安慰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找的不 能 成

33、立 的理由。 ( 2)“她很普通 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深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 3)“她 很 看重两毛钱的 吃四天的菠菜。” 突出她经济拮据,生活俭省;也道出她不买票的主要原因。 ( 4)“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 她不愿撒谎。” 表现出她既要节俭生活,又要维护在儿子面前正直诚实形象的良苦用心。 2、 体会文中多处独特而形象的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 1)以她现有的家境要培养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形象地表明了培养贫寒 家 境的孩子成为具有大家风度的人的艰巨性,也 表 明了陶影坚定的

34、决心和信心。 ( 2)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形象地写出了陶影看儿子的目光中充满温柔和慈爱,母爱像蚕丝般绵绵不绝。 ( 3)陶影的手像 折断的翅膀僵在空中。 形象地写出陶影 意识 到儿子对自己不信任后的惊愕、不安、恐惧。 ( 4)日子像雪 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 用日子的空虚与苍白,形象地写出陶影焦急等待回音的心理。 第 7 课 差半车麦秸 一、文学常识 姚雪垠( 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李自成,其中第二卷于 1982 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二、 字词 麦秸 ( ji) 喷嚏 ( t) 擤 ( xn) 舔舐

35、 ( sh) 忌讳 ( hu) 瞟 ( pio) 谩 ( mn) 骂 谄 ( chn) 媚 蹿 ( cun) 分泌 ( m) 歼 ( jin) 灭 羞涩 ( s) 咕 ( ) 哝 ( non) 茶盅 ( zhn) 霹 ( p) 雳 ( l) 绰 ( chu) 号 毕毕 ( b) 剥剥 ( b) 捻 ( nin) 碎 瘫 ( tn) 痪 ( hun) 坷 ( k) 垃 ( l) 慌窘 ( jin) 战栗 ( l) 膨 ( pn) 胀 ( zhn) 枯燥无味: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自告奋勇:指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谩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季初语

36、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9 页(共 30 页)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问好 ,讨好人 。 三、 文章思想内容 “差半车麦秸”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中国农民身上反抗侵略的巨大潜力,他们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逐渐觉醒,走向新声,预示了中国反抗侵略的斗争必将获胜。 四、写作特点 1、“以小见大”的写法。 作者抓住人物生活中的小事,反映抗战中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和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反侵略的巨大潜力。 2、 通过个性话语言、动作表现任务性格,特别是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3、 语言风趣幽默,多用北方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五、重点问题

37、1、 人物形象 “差半车麦秸”是 个憨厚、质朴、善良的农民,初到游击队时,愚昧落后,有许多陋习,有占老乡便宜的自私观念,不理解反侵略的意义,但后来逐渐觉醒,不断进步,成为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2、“差半车麦秸”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们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差半车麦秸”给队友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引出主人公;这样写也是为了制造悬念,引出读者阅读兴趣。 3、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 1)“ 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垃,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坷垃捻碎,细细看了一看,拿进鼻尖闻闻 ,再放一点到舌尖尖上品品滋味 ” “捏、捻、看、闻、

38、品”这一系列动作细节,生动地写出了他对土地痴迷般的热爱,这是 世 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才会有的动作。 ( 2)“差半车麦秸就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就抹在鞋尖上。” 生动地写出他拘 谨、 粗俗,不讲卫生,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 3)“我看见他噙着小烟袋 就倒下去了。” 细腻地写出了他看着夜晚灯火通明十分心疼又不敢吹熄的心理,表现了他质朴善良又愚昧无知。 ( 4)“当把他抬上担架床的时候,他的热度高得怕人,嘴里不住地说着胡话:嗒嗒!咧咧!黄牛呀! 嗒嗒! ” 他身 负中伤,昏迷中吆喝黄牛,深刻地反映出他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4、 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引子 用绰号打趣 开端 初到部队里 -初次见面的情景

39、 发展 集体生活里 -受到教育和锻炼 高潮和结局 伏击战斗中 -英勇战斗、光荣负伤 第 8 课 清兵卫与葫芦 一、 文学常识 志贺直哉( 1883 1971),日本小说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二、 字词 热衷 ( zhn) 茶卤 ( l) 呵 ( h) 斥 ( ch) 名伶 ( ln) 哆 ( du) 嗦 ( suo) 乖觉 ( ju) 熠熠 ( y) 嘀 ( d) 咕 ( u) 檐 ( yn) 廊 ( ln) 薪 ( xn) 水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呵叱:大声斥责。也写作“呵斥”。 乖觉:机警、聪明。 季初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 第 10 页(共 30 页) 三、 文章思想内容

40、这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四、 写作特点 1、 戏剧化的情节。 小说采取倒叙的方法,开头便交代清兵卫放弃对葫芦的爱好,转而热衷绘画。这样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 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清兵卫痴迷葫芦,把老头的秃脑袋看成葫芦,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五、 重点问题 1、 理请情节结构 中心事件:清兵卫痴迷、发现葫芦 -教员没收葫芦 -父亲砸碎葫芦 -葫芦变价,清兵卫改变爱好 。 2、 清兵卫形象 清兵卫是一个有个性、执着、做事认真,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和鉴赏力的少年。 3、 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课文

41、2-6 段集中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如:他将买来的葫芦的籽掏出,用茶卤泡,还不停地把表面擦 亮 ;把老头的秃脑袋看成葫芦;每次走在街上看到葫芦都呆望;每次上学放学都要收拾葫芦、看葫芦,永远不倦;街上大概所有的葫芦都被他一一看过了。 4、 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 块钱的高价卖出去。这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哪些内容构成对比? 这说明了那只葫芦非同寻常,显示了清兵卫的天赋和独特的鉴赏力。 对比:( 1)这个结果与大人们的批评形成对比;( 2)葫芦当初是花一毛钱买的,与六百块钱形成对比,突出葫芦价值高;( 3)清兵卫对葫芦的热衷与最终被大人们扼杀形成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大人们

42、的固执、蛮横、自以为是,也突出了清兵卫的独特审美眼光。 5、 大人喜欢奇特点的葫芦,清兵卫却喜欢形状周正的平常的葫芦,对有名的马琴葫芦他也不觉得好。这体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他并不是盲目痴迷葫芦,而 是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眼光,说明他有个性。 六、 重点语句分析 1、“清兵卫沉默了。” “沉默” : 刻画了清兵卫执拗坚持己见,不愿屈服,对父亲的斥责不予理会的心理。 2、“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 伤心、欲哭无泪 第三单元 第 9 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 鲁迅全集 2、 作者鲁迅( 1881.9.25 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 字词积累: 1、 注音 慨( ki)叹 省( xn)悟 诓 ( kun)骗 诬( w)蔑 脂( zh)粉 脊( j)梁 搽( ch)宰( zi)相 前仆( p)后继 佛( f)祖 抹( m)杀 抹( m)布 拐弯抹( m)角 2、 成语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倒退还古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申诉,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痛苦。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工夫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