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047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人文教育魏晋十六国民族冲突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融合无论在参与民族数量,还是各族人数上,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各民族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内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胡文化”和“汉文化”。“胡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认同是通过冲突来表现和实现的。汉族出现后,在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次的民族大融合。匈奴族、羌族、羯族鲜卑族等少数民族部分地融合了进来。各民族在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中表现却并不一致,有些民族汉化程度很高,最终融于汉族之中,像拓跋鲜卑;而有的民族却依然较大程度地保存了本民族自身特点,因而依

2、然成为此后中国历史上影响深广的民族,比如匈奴族等。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显然,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于这个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不能不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研究这一时期民族冲突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没有详细通过对比胡汉文化各方面的差异,明确冲突性,从而得出民族融合的渐进性。通过了解近年来学界对于这段历史民族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魏晋民族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很深入,研究的人也很多,而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但更多的只是提到了研究的方向

3、,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藉此,本文拟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所代表的“胡文化”和以汉族为代表的“汉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来对比发现,这类的民族冲突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不断冲突的过程中,逐步的走向融合。通过梳理和探讨,以求能有新的发现。同时,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可以有利于我们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与我们更好的认识民族,增加民族自豪感。华夏文明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内一些学者的

4、研究成果入手,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基于大量的原始资料整理,比如三国志、魏书、晋书等,配合使用这段时期内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著述,以及国内一些论文研究成果,梳理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在跌宕起伏的过程中分析民族的冲突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问题由矛盾,但是在矛盾中也在慢慢融合,诸多方面的冲突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但是也对民族的独特文化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民族冲突不是重点,而是在冲突中的融合,以及民族融合后产生的共同的民族意识。从而探讨在共同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政治大一统,汉文化为主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论文按照民族文化的冲突到融合分为四个主要部

5、分(一)引言国内的研究现状(二)民族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11胡汉文化方面的差异。12经济上面的区别。13军事方面的不同。(三)魏晋南北朝民族冲突的原因。31民族仇杀32物质的争夺(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冲突的影响41文化方面42经济方面43政治方面。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详细的梳理,对于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融合过程,通过对比系统的介绍,使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体系。总而言之,民族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虽然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但由于该课题的史料繁多,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加之笔者能力有限,在阅读、理解和应用史料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偏颇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

6、评指正。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笔者通过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互联网等方式搜集、查阅一切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料,有比较地将这些材料逐一筛选、分类,然后有重点地进行阅读,深入了解本论文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态,进而探寻出研究的切入点。在掌握足够充分的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并形成一条明确的思路,以特定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将杂乱的材料汇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再根据体系的要求,从材料中提炼要点,组织论文提纲,从材料中总结魏晋南北朝十六国民族冲突,在不断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民族融合。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包括研究成果以及存

7、在的问题,探求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2、2010年12月,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2010年12月到2010年2月,撰写论文初稿,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4、2011年2月,将撰写完毕的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5、2011年3月,将修改好的二稿交给老师,针对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6、2011年4月,定稿,并根据要求整理成册打印,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2房玄龄,褚遂良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20094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8、20076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38407邹纪南魏晋南北朝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821848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16199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52110何德章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2342711何德章中国全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212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13朱大渭南朝少数民族概况及其与汉族的融合M,北京中华书局,1998,43214黄佩瑾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C魏晋南北朝民族

9、关系的发展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21515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和融合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01101316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J民族研究,199305232517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01141718李克建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192219沈妉,周敏浅析魏晋南北朝的胡汉文化冲突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9545720刘振华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97921吴广伟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学民族史撰

10、述中的历史文化认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09141522张元兴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8171923张思思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条件J法制与社会,200803363924方高峰魏晋南北朝南、北民族融合之差异J西北师大学报,201009272825杜荣坤,白翠琴试论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与祖国的关系J民族研究19791253226邓乐群十六国胡汉政权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848727胡祥琴民族构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1)808328李浩民间信仰的屈服和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J民俗研究,2009(2)9610829贾小军有关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2005(4)1830周积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文化冲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373931贾小军,刘永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融合诸层次论述J河西学院学报,2006061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