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1202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心脏标志物诊断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脏标志物,定义,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主要包括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等病理变化,临床可以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隐形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目标,识别易于发生死亡或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首先识别哪些患者可以从急诊室安全回家,不需要住院;其次是若需要住院治疗,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识别哪些患者可以从急诊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中获益,目的是选择治疗方式。识别远期随访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人群,目的是二级预防,简介,1954年

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首个心脏标志物被应用于临床,半个世纪以来,医学工作者陆续发现许多心脏生物标志物部分心脏标志物已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心脏标志物为临床提供了方便、非创伤性的诊断检测依据,简介,1969年WHO关于AMI的诊断:典型的病史与胸痛明显的心电图改变酶的改变CKMB“金标准”,简介,2000年关于AMI的诊断:缺血症状ECG出现病理Q波ECG呈缺血改变(ST段抬高或降低)冠状动脉检查异常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后缓慢降低或CKMB快速升高,简介,AMI的酶类标志物: LDH、AST、羟丁酸脱氢酶、CK、CKMB、LDH1AMI的蛋白质类标志物: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3、、心肌肌钙蛋白,酶类标志物,肌酸激酶CKMBCKMB/CKCKMB2CKMM1CKMM2CKMM3AMI时:CKMB2/CKMB1在发病1小时达到峰值;CKMM3/CKMM1在3小时达到峰值。,酶类标志物,LDHLDH1HBDHASTASTm比较而言:AST、LDH的特异性较低;LDH在AMI发生后升高较迟,持续时间长;CK除骨骼、肌细胞疾病外,特异性相对较好,CKMB升高快,半衰期短。,酶类标志物,生理变异:性别、年龄、运动方法学进展: 连续检测法、U/L、37C、底物浓度免疫技术的发展,利用酶的抗原性,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酶质量,以ng/ml、ug/L等报告标本采集与处理影响酶的测定结

4、果,酶类标志物,参考范围:LDH(L-P法) 120230U/L LDH1/LDH21CK 男45180U/L, 女25130U/LCKMB 10-25U/L或CKMB/CK0.5ug/LcTnI1.5 ug/L,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检测,有临床数据显示,若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0mg/L,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感染,应在其他感染控制以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心脏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心脏标志物的多用途:例如心肌缺血损伤时除hs-CRP和CKMBmass增高,心脏利钠肽、hs-CRP在ACS不同阶段如ST段增高的MI(STEMI)、ST段不增高的MI(NSTEMI)、不稳定心绞痛(UA)等也可出现异常变

5、化,呈现出较好的短期和长期心脏事件预示价值;而心衰时cTn也可增高。心脏标志物合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心脏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ACS、心衰等)的病人,有助于使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助于监测病情,有助于估计病人的预后。,心脏标志物的联合应用,适用于临床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应该具有较好的诊断、危险性分类和预后估计的价值;对临床诊治病人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分析检测方法应敏感、快速、便捷、费用合理。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正确应用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或某些患者盲目住院;有助于尽早进行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有助于避免其它更昂贵的检查。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病人病理生理变化,使其成为观察机体变化的重要手段。临床疾病的发展是致病因素和机体的防御-修复机制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生物标志物只是部分反映了这一变化。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并不能替代认真的临床观察、分析和判断。,展望,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生化标志物用于心脏疾病的危险分层并指导治疗,也将必然会走进个体化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降低心脏标志物检测的费用,并进一步缩短TAT时间。,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