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67518 上传时间:2018-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 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复习过程中“五抓”: 1、抓两个时段 西周和秦汉至明清。 2、抓两条线 索 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沿革。 3、抓两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抓几个

2、重点 秦朝的确立、西汉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宋元的强化、明清达到顶峰。 抓整体 制度演变的背景和影响,如北宋采取的措施是在藩镇割据、五代更替、地方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背景下实施的,其影响一是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二是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5、抓五个关键人物 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雍正帝。 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 象,认识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形成的意义;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应联系当今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内容,寻找本专题知识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

3、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政治权力由“ 传贤 ”演化为 传子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宗族关系 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内服是王畿,是商王的辖地,相当于中央;外服 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即地方。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 1) 含义: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即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历史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修改而来;夏朝统治力量有限。只能

4、有效控制以都城为中心的王畿地区,对王畿以外的地区则分封众多的候、伯,实行间接统治。这种分封制后来为商所沿袭,到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 2)目的: 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 3)基本内容: 分封内容和对象: 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周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地区,或处于战略要地。异性封地的情况则不尽相同。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有的古老方国维持现状,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徒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

5、。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燕是深 入东北最远的一只姬姓贵族;周公之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的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最东,地位最特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 诸侯的义务与权利 义务: 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利: 受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2 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 分封对象相对广泛;周王是最高统治者( 王都镐京 /都城王畿 /直接

6、驻地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富庶之地 /战略要地 /土地人口 )。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 “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间关系的关键 层层分封,确立等级秩序。 ( 4)作用 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的等级序列。它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 一个强国。 促进了诸侯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

7、基础。 开发边远地区,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周文化,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 5)衰亡 (瓦解) 原因:分封制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诸侯再次分封后的臣民不直接从属于周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重亲缘而轻法度,缺乏对诸侯的约束力。 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分封制实施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瓦 解。 西周分封制的瓦解为什么与井田制有关?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西周井田制中,土地国有,受封者只享用使用权,没有买卖和转让权。奴隶在其上耕种。周天子有分封土地的权利,形成分封制。 春秋时期,生产力发

8、展,井田制以外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诸侯视这些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奴隶减少,都去帮诸侯开垦私田,周天子在井田制上所收的赋税减少,导致权威日趋下降,周室衰微,诸侯忙于兼并战争,争抢土地,导致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瓦解。 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大国兼并战争。 春秋时期的楚王问 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2宗法制 (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

9、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 法律规范。 ( 2)目的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 稳定。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3)内容: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再分封。(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确立严格的大宗与小宗体系。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称

10、为小宗。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 4)实 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 5)作用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从而实现 国和家 一体化。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积极 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3

1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宗法制维系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反映出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 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严密复杂的一面。 3西周的礼乐制度: ( 1)含义:是表示等

12、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 2)目的: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演变 (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的统一 ( 1) 背景: 客观条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 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确立; 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条件:商鞅变法,实力最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远交近攻方针,先灭六国,逐步统一。 ( 2)经过: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驰道、筑长

13、城)。平定岭南,设三郡。 ( 3)历史意义: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政治: ( 1)中央: 皇帝制度 目的:显示权势和地位,神化君权,巩固统一。 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表现: 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职责、关系、特点、作用 职权 : 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

14、务);太尉(全国军事事务,虚有其位)。九卿: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 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特点: 三权分立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位高权重 , 内外兼管 , 不得世袭 ,军权皇控;围绕皇权、臣议君决,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确保皇权独尊。 作用: 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2)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郡 县 乡、里 亭 特点: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 僚政治

15、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 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经济上: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 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专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两汉 : ( 1)汉初的政治状况: 两汉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居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因不实行分封制“孤立 而亡”。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大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皇权,确保刘氏天下。后来,王国势力膨胀,危及

16、到中央集权的巩固。公元前 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引起“七国之乱”。这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叛乱。汉景帝最终以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并下令废除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建立中朝: 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九卿有事上报中朝,丞相无权过问。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 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中朝”“外朝”格局的形成,有效地加强了皇权。 地方体制: 主要是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和监察,强干弱枝。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

17、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 (郡县 )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魏晋南北朝 :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 : ( 1)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 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命令。隋唐在尚书省下设户、礼、兵、邢、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体制。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三省工作程序:中书门下尚书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 主管户籍、土地、赋税 礼部 主管礼仪、科举等 兵部

18、主管军政 刑部 主管刑狱 工部 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右图) 5 皇帝政事堂 ( 3)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宋元 : ( 1)宋朝:宋太祖的集权措施 集中军权: “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和枢密院,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 削弱相权: 控制地方 :为防止武人割据,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 地方官,相互牵制;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 2)宋初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积极作用:加

19、强皇帝的权力,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统治。 消极影响:军权过于集中,守内虚外,削弱边防力量;军队数量增加,开支日益膨胀;行政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财权过于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总之,造成了“三冗两积”的后患。 ( 3)元朝: 综合蒙汉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新发展。 5 明清 君主专制的加强 ( 1)宰相制的废除 明初,沿袭

20、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政务。 1376 年,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中央有关 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1380 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 2)内阁的创立 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全国重大政务都由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于是 设置殿阁大学士 ,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拨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内阁制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

21、臣奏章的 票拟权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 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特别是万历 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了。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 3)军机处的设置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大臣会议来处理。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亲政后,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 南书房 三足 鼎

22、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的局面。 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需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去亲近大臣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渐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有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6 吏,办事效率较高,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 强了 君主专制。雍正还在题本、奏本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清代军 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 原因: 用兵西北,为了保密 (

23、直接原因 )。为了加强专制皇权 ,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根本原因 )。 性质: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奏笔录,传达圣旨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 简(机构精简)、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但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地位 )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 (亲臣、重臣 ),可随时被撤换 (人员确定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跪受笔录,承旨下达,不能决策 )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职能 );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机构设置 );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决策 )。 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4、。 ( 4)明清 时期 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世界潮流、政治、思想文化、经济 )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世界潮流 );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 (政治 );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思想文化 );极大 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经济 )。 6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景帝至武帝逐步消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了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汉武帝后

25、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作为监察区,设级别不高的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区。 隋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唐朝地方行政制度同隋。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越来越多,权力增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派文臣作地方官,以防武人割 据局面重现。宋代地方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元代行省制度:设置的主要行省: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岭北行省。在十大行政区域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行省设置的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

26、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对行省权力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 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元朝在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清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道、府、县四级。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发展评述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

27、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 ,最后听命 于 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 和 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三)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实行时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清 7 间 特点 官职世袭 以官举士,来源基层 中正评定 择优录取,仕途开放 选官 标准 血统、出身 品行、才能 门第 才学、成绩 评价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下层人一般没参政机会 , 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 以官举士,易任人唯亲 ;封闭特

28、征 ,百姓不得参与。 成为世族把 持政权工具不利于选拔真才实学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社会读书风气,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选官 发展规律 : 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 开公平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三、专题小结提升: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指 决策方式 )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

29、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指 政权组织形式 ) 2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 经济根源 :封建经济分散性 ,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 思想基础 :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 法家思想 和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 儒家思想 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理因素 :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 :统治者 政策调整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保证生产发展的需要。 3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亡原因 。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灭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 经济上: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 资本主义经

30、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 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政治上:日益壮大的 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 外来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入 ,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4演变过程 ( 1)形成于战国(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 ( 2)确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地方); ( 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地方), 刺史制度 、察举制); ( 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5)加强于北宋(副宰相的设置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 ( 6)发展于元 朝(中央设中

31、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 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 5认识、评价: ( 1)基本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2)发展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断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对人们的 思想控制 ;加强对官员的选拔与监督。 ( 3)特点: 君主专制、个人集权和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政权与神权 相结合,以神权作 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 相结合, 儒家学术思想 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8 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

32、伴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 实行人治 。 ( 4)评价: 积极影响(封建社会前期): 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社会稳定和抵御外来侵略。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民族交流,防止分裂割据。经济上:有利于组织公共工程,防灾、救灾,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繁荣。 消 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 政治: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 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33、文化: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阻碍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对外关系:明清实行 闭关政策 ,阻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几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问题: 从中央机构及其职能变化看专制主义的发展。 包括:秦、唐、宋、明、清中央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专制主义的 发展过程,就是 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的过程。 从地方机构及其职能变化看中央集权的发展。包括:秦、西汉、北宋、明、清等时期地方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就是 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权力的过程 。 从理论的发展、对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的加强看专制主义中

34、央集权的发展。包括: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考试、南宋朱熹的理学、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思想专制统治,是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 英法德俄专制主义政治的变化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包括英国查理 一世的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法国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和法国大革命;统一后的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和俄国革命。 为反对专制主义, 中外先进思想家提出的新观念 :包括: 明末清初四位思想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为改变专制主义统治进行的重大斗争。包括: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35、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五、知识整合概述: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的 形成与发展 先秦、秦汉 先秦 (远古公元前 221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 形成时期 ; 秦汉 (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 奠基 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

36、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 实用科学。 中国古代文明的 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公元 220 年公元 589 年)、隋唐(公元 581 年公元 907 年)、宋元(公元 960 年公元 1368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 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 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央官制)的成熟 ,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9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 士人群体 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