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8934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附件 2: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引导学生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 的作用和 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 增强 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 行为习惯;指导学生 掌握 与 日常生活和 职 业活动 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

2、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习礼仪,讲文明 。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 , 平等 待人 、 真诚 礼貌 ; 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2 教学内容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 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是 践行道德和 遵守 法律 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 守规矩的意义,增 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

3、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 3)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 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增强 敬业 爱岗 精神 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 职业道德 意识,逐步养成良好

4、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 遵守 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崇尚职业道德榜样 ,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3 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 道德和职业 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内容 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 理解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 2)理解道德的作 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良好 道德 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职业道德是职

5、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 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 2) 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理解 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 理 念。 ( 3) 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 培养诚实、守 信、公道 的 品质。 ( 4)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 本要求, 懂得服务、奉献的意义,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 奉献的意识 ;理解职业 活动中的各种腐败 现象 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 3.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了解 相关 行业特有的道德要求,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践行行业道德规范 。 ( 具

6、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 ) 4.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 1)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 提升 职业道德境界。 4 ( 2)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在 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 宪法 和法律 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要求 认知: 了 解 实体法和 程序 法 的作用, 理解 依法治国的基本 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拥护依法治国方略, 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

7、, 崇尚民主、公正、平等。 运用: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履行保障宪法 和法律 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 自己的 权益。 教学内容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 的关系, 理解法律 、纪律 的作用 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 ,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 2)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 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 义务观念 。 ()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崇尚程序正义

8、,依法维护权益 ( 1)理解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5 ( 2)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增 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 等 方面的 法律常识,增强守法意识,提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 有关违法 行为的危害 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 ,理解守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 法律、 自觉守法 , 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运用: 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内容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

9、 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 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 法律 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2)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 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 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 培养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的品质 ,与 侵犯 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行为 犯罪作斗争。 6 ( 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 (五) 依法

10、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信念,提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经济 活动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 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 法律 规则, 履行法律义务 ,崇尚公平正义。 运用: 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 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 教学内容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 1)了解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民事主体的资格,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意识。 ( 2)了解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 人身权要承担法

11、律责任,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 3)了解法律保护财产权的有关规定,懂得侵害 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 4)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理解履行合同的原则,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 5)了解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 和 义务, 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 ,承担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 7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 1)学会依 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劳动者权利和 义务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 益 的能力。 ( 2)了解设立企业的有关条件,理解企业应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树立依法经营

12、的观念,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 ( 3)了解保护资源 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 节约 资源和 保护 环境。 .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了解规范 相关 行业的主要法律,树立遵守 相关 行业法律法规的观念,提高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 )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 ( 1)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 教育的时代感, 坚持教育 的社会主义 方向,确保 思想 理论观点 和价值取向 的正确性。 (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

13、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逐步 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 付诸 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 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8 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2.教学方法 。 ( 1)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

14、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 ( 2)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 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 讨论式 、合作探究式 等多种教学方法 。尽量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鼓励 教学方法的 创新 , 积极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 3.活动建议 。 结合 教学内容, 利用 校内外的德育资源, 用课堂教学时间或 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 组织学生开展 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 旁听审判、模拟法庭 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追求实效、确保安全。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

15、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要 通 过 撰写调查报告 、 小论文、 活动总结 等 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 顶岗 实习 阶段,要注重 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和法律 的 知识运用 于 实践 、指导自己的行为 。 4.教学资源 。 ( 1)教学用具。教师应充分 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 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尤其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9 ( 2)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投影片)、音 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道德楷模

16、、 法 律 专家和德育基地等社会德育资源。 各地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生动实用;社会德育资源的开发要从实 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 本课程总学 时为 32-36 学时 , 每周 2 学时。 教学时间为 32 学时,复习考试 2 学时 ,机动 2 学时 。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1 (一) 习礼仪 , 讲文明 5 (二) 知荣辱 , 有道德 8 (三) 弘扬法治精神 , 当好国家公民 6 (四)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17、 (五)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 , 维护公平正义 8 复习考试 2 机动 2 合计 36 五 、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 10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使教师透过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以便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评价原则 。 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 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

18、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 师的教。 3评价方式 。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方式。 4评价标准 。 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认知评价分为“了解”、“理 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