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 毕业论文 (设计 ) 题 目: 鬼谷子阴阳思想探析 学 院: 中文系 学生姓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起 止 日期: 1 鬼谷子阴阳思想探析 摘 要 作为纵 横家 惟一一部子书 鬼谷 子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浮留 存 于世, 日 益为世人所追捧。在历史上是一部被多角度解读的著作,后人从纵横谋略、宗教、军事、术数、哲学等等诸多方面进行剖析。这与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分不开的。本文从阴阳哲学的角度,主要探讨了鬼谷子阴阳思想的本质内涵,与 诸家阴阳思想继承发展的关系,以及其阴阳思想对我们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鬼谷子 阴阳思想 本质内涵 比较 影响 应用 The e
2、xploration of the yin yang ideology in gui gu zi Abstract: As the sole work created by (zonghengjia), the book guiguzi experience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history and gradually to have been found its internal value. Its a great work used to be explained in various angle. Until now, we can dig i
3、ts deeper meanings about strategy, religious military affairs,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and so on. Seen from yin yang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turn to explore the nature and intension of yin yang ideolog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rmer ideology and latter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me
4、aning in conducting our modern affairs. Keyword: guguizi yinyangideology natureandintension comparison influence application 2 一、鬼谷子其人其书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中,一个真实而又最具神秘光环的人物 。在司马迁所撰的史记中的张仪传和苏秦传最早见到鬼谷子之名。张仪传云:“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苏秦自不及张仪。”鬼谷子出世以后,后世对其记载也颇多,如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著录了鬼谷子的一段话;扬雄在法言渊骞中记载道:“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
5、,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是夫?” 2; 萧梁时代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记载:“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鬼谷渺渺,每环奥义。” 3;北宋学者李昉太平御览、宋元之际学者马端临文献通考等等许多著名的文献典籍中都有过有关鬼谷子其人的记载,可见鬼谷子历来还是备受人们关注的。 隋书经籍志记载:“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 鬼谷子 ,名王诩,又名王禅 ,隐居于淇县云梦山鬼谷洞 4。春 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 教育家 ,是纵横家的鼻祖 5。擅长于 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被誉为千古奇人 ,在历史的流传中,也
6、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而又最富神奇色彩的古书,是现存纵横家惟一子书 6。这部典籍正式见于隋书经籍志,在其子部纵横家类记载:“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 “鬼谷子三卷,乐壹注。”在隋书记载之前就有皇甫谧、乐壹两家为其作过注,此后又增加了陶弘景、尹知章两家注,到了近代民国学者俞棪也为其作过注,到如今已增加到 5 家 78。 流传至今,我们目前所见的鬼谷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有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中卷有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转丸、胠乱共十篇,最后两篇转丸、胠乱已亡佚。下卷有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持枢已残缺)三篇 91011
7、。全书上中卷以捭阖为总纲,主要讲述了游说之士所应具备的言谈辩论技巧以及权谋策略。捭阖和反应两篇侧重于探讨言谈辩论谋略。言谈是游说者的最根本武器,无论是要摸清对方真情,还是要获得君王重用,以及让君王采用自己的计谋,都离不开言谈。所以鬼谷子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示言谈辩论谋略,就是“捭阖术”和“反应术”。捭阖术的实质就是懂得如何灵活运用阴阳之道。如书中所讲到的“微排其言”、“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反应术则强调我们在言谈中要通过正面或反面地反复观察、了解、辩说,准确的掌握对方的 反应,包括心理、语言等方面的反应,以便紧紧抓住对方,并准确地制定自己的基本策略。 内揵、抵巇、飞钳、忤合四篇
8、探讨的中心是人际关系的谋略。熟谙内揵术可以使你与君王达到紧密结合、亲密无间的关系。 “揵而内合”、“揵而反之”、“飞之”、“迎而御之”、“因危与之”这些都是可以帮助你达到目的的方法技巧。抵巇术是我们应付危机之法,即“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飞钳术是控制他人之法,忤合术是选择君王之法。 揣、摩、权、谋、决五篇,揣,在于揣测对方的主客观情况。摩,着重在接 触中试探对方,尽力顺从对方心意,以求亲密无间。权,核心在于对游说之辞的反复衡量,另一方面强调自己也要善于变化。谋,讨论该如何讲究谋略、出谋划策。决,决情定疑,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 12。 下卷本经阴符七术从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
9、势,转圆、损兑等七个方面集中3 讲述养神蓄锐之道。持枢则强调如何掌握事物的关键,中经则讲如何收服人心,在交往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制人,而不受制于人。 细读鬼谷子一书,不难发现其书中闪烁着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辉,他借鉴儒、道、法、兵家等诸家的思想内涵精华,通过自己对现实世界的 思考,对其充分挖掘,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实用主义哲学政治思想体系。在整个思想体系中鬼谷子以古老的阴阳学说为纲,融合自己的见解,解释并驾驭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矛盾,制定了一整套了解社会并干预社会的计谋权术,构建了纵横游说之术的系统理论著作 1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矛盾日益激烈,国家统治力量相对涣散,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削弱。在
10、这样的背景下,学术风气日趋自由,理论探讨也不受压制,思想异常活跃。许多有识之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缓和社会矛盾,身单力薄的他们唯有纷纷进行思想传播,著书讲学,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各 抒己见,各建其说。为了使自己的学说具有说服力,借助阴阳这个概念为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服务 14。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这一概念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被消化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和发展,逐渐进入哲学的范畴,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概念,其核心概念主要是指万事万物之间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与运行规律。 道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1、”(老子 42 章)儒家经典周易系辞上也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都把阴阳融入到自己的 学说体系中来,以期获得更多的支持者。诸家思想在一起碰撞,相互借鉴、吸收、创造,形成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纵横家的始祖鬼谷子,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在编著鬼谷子一书时也自然而然会去的借鉴、吸收、运用发展阴阳这一概念。如捭阖中所说:“圣人在天地间,为众生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把一切阳刚的进取的举动或事物都称之为“阳”,把一切阴柔的退让的举动和事物都称之为“阴”。鬼谷子巧妙的运用了朴素的阴阳学说,把阴阳作为划分 事物属
12、性的标准,并根据阴阳之道提出“转圆”计谋观、阴道阳取的观点,从而构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纵横游说理论,不仅左右了战国时代的政治形势,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上独树一帜 15。对其阴阳思想的探析,对于更好的解读鬼谷子,了解其思想内涵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二、鬼谷子阴阳思想研究述评 自从该书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特别是从隋唐开始,对其研究越来越多。古人对鬼谷子的研究几乎涉及方方面面,尤其在版本、校注、辑佚、辨真伪、评点等方面,更是详尽之至,成果丰富。这对鬼谷 子的文献整理、正确理解、赏析评价以及进一步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近代以
13、来的许多学者则大多是将鬼谷子思想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对其进行研究,吸收鬼谷子的各种进步思想为时代所用。各类丰富多采的专题论文以及系统性的研究专著也相继问世,蔚为大观,成果卓著。 鬼谷子一书既涉及游说理论和游说技巧,也有政治、经济、军事等主张,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本文研究的着眼点是其书中蕴含的阴阳思想,其阴阳思想显现于捭阖篇中,虽然其中对阴阳的直观描写很少,但深入研读,发现鬼谷子阐述的各种游说 理论蕴含了丰富的阴阳思想。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阴阳思想的发掘都比较零散,没有比较深入的、系统的研究。4 众家所看到的所认同的是:阴阳是认识和区别世上万物标准,也是万物变化之归宿1617181920212
14、2232425。这点可以从捭阖“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世上万物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中得以发掘。在此基础上,各位学者和专家也进一步看到了变动阴阳规律,即阴阳之间变化发展的规律。对这 点在他们各自的论文著作中都有所涉及到。例如,郭文中认为鬼谷子“将阴阳这一中国哲学中最为古老的理念运用到他的思维理论和学说当中,并以此指导和统率其所有思想和具体技巧”。提出了:“鬼谷子认为阴阳不但可以用来认识和区别世上万物,同时,它也是万物变化之归宿。”,“在掌握阴阳这个哲学范畴后,鬼谷子进而探讨了阴阳之间的转化和规律。”的观点。 郑
15、文中也提出:“鬼谷子接受了这种阴阳化生世界万物的观点,并把阴阳作为区别世界万物性质的钥匙。”,“但鬼谷子并没有仅此而止,它还把阴阳推广到社会人事中去。” 林文中也认为阴阳 是鬼谷子用来认识和区别世上万物标准。在讨论游说技巧时,将游说者的言辞,游说对象的性格,处理君臣的上下级关系,都用阴阳来区分。并提出在言谈辩论中要遵循“阴阳准则”,即,使自己据阴 , 让对方处阳,如此便能“其与人也微 , 其见情也疾” , 即自己暴露给对方的东西极少,而对对方真情的掌握极迅速。 方文中总结得出鬼谷子的阴阳观主要体现在捭阖篇中,其阴阳观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层次:阴阳对立,阴阳依存互用,阴阳消长转化,阴阳自和。将阴
16、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变动规律把握的很到位。 这四种观点在其他论文中也有所出现。鬼谷子利 用阴阳来区别、分辨世上的万事万物,并通过对阴阳变化发展规律的运用,来分析事物内部的属性是由阴决定还是由阳决定,从而去创造条件如何使事物性质往自己有利的一方发生转化。强调要运用权谋智术去拨动事物内部的阴阳,促其阴阳发生转化,顺己之欲,避己之恶,以使社会政治斗争局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众大家在自己的论文或者著作中,对鬼谷子的阴阳观发掘也大都仅仅局限于用阴阳来划分事物属性,利用变动阴阳的法则来进行游说这两个方面。没有更加进一步的去结合其他的篇章去发掘更深层次、更为系统的内涵。以这两方面的发掘来概括鬼 谷子的
17、阴阳思想,显然觉得有些不合适,所以基于以上因素,以及阴阳思想又是其游说理论之根本大法,因此在下文重点探讨了其阴阳思想的本质内涵以期弥补不足。 三、阴阳思想本质内涵分析 纵观鬼谷子一书,在字数还不到 10000 字的著作中,发现“阴”、“阳”、“阴阳”三个分别出现了 21 次、 20 次、 8 次, 其概率是相对比较高的,其阴阳思想表现突出的主要体现在捭阖、反应、摩、决等篇中。结合全书逻辑和重点篇章的内涵,通过研读分析,认为其阴阳思想本质内涵大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阴阳是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 鬼谷子阴阳思想本质内涵的第一个方面是:阴阳是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鬼谷子认为世间万物总是“变化无穷,各
18、有所归”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其最终的归宿都是“或阴或阳”。捭阖曰:“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又曰:“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将万事万物区分为属“阴”的事物和属“阳”的事物。通过划分阴阳,来认识事物的属性,了解事物的本质,这5 样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处理复 杂多变的事物。“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
19、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属“阴”的事物具有着反面、消极、隐藏、柔弱等等的属性。属“阳”的事物有着正面、积极、主动、公开、阳刚等等的属性。 上升到纵横游说的角度,他把游说对象又分为“阴言者”、“阳言者”,提出“ 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把言论也分阴阳,提出“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在这变化莫测、纷繁复杂的游说活动中,通过对手所呈现出来的属性,予以分类,这样就能很快抓住对方,制人,而不制于人,然后对症下药,按情游说,一气呵成 26。 鬼谷子吸收了古老的阴阳学说中阴阳是事物属性的观点,用阴阳来区分万物。阴阳既
20、是万物的普遍属性,那么在纵横游说领域阴阳也同样适用,遂将阴阳运用到其中。将其作为游说的一个准则,使“阴阳之道”成为其游说理论之“法”。 (二)“转圆”计谋观是其阴阳思想的本质内涵的重要体现 在鬼谷子一书中,“转圆”一词见于其下卷本经阴符七术的第六点:“转圆法猛兽。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道藏本注:“言圣智之不穷,若转圆之无止。犹兽威无尽,故转圆法猛兽。” 所谓要像圆珠
21、那样运转自如就是指计谋没有穷尽,源源不断 。要能使计谋无穷运转,首先需要有圣人的胸怀,从而探究不可估量的智慧,以这种不可估量的智慧通晓心术。其次需要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讨论万事万物。智谋谋略,各有形态。有的灵活圆转,有的方正直率;有的公开,有的隐秘;有的顺利,有的凶险。再次,要符合自然之道,才能观察研究出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的计谋。计谋是游说之术的灵魂,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计谋,是游说成功的关键 27。 阴阳作为其游说的一个准则,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鬼谷子进一步探讨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捭阖:“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 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
22、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认识到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阳还终始,阴极反阳。”由阴向阳,或者由阳向阴的转化,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转圆”计谋观其实强调的是灵活的利用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由阴向阳,或者由阳向阴的转化,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不断衍生出许多适合时宜的计谋来,并加以充分利用,最终促成事物性质发生改变,顺己之欲,避己之恶。这样循环往复,从一种情况发展到另一种情况,随时考虑多种可能的发生, 并想出及时的解决措施,左右逢源,应付自如。通过“转”最终达到“圆”的境地。就如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所描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
23、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与阳,两仪立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一样。“转圆”计谋观用阴阳变化观念和规律来阐释万物变化的观点和阴阳开合的思想。通过对阴阳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把握,变动阴阳使事情随时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来进行游说,解决激烈的6 矛盾,从而达到游说的目的 2829。 在游说过程中,如何运用“转圆”之法,使计谋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源源不绝,使我们游说往我们预期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游说的目的。 鬼谷子将游说行为看成一个圆珠,游说的双方看成对立统一体。通过他们的斗争,使得“圆珠”不断运动起来。反应篇
24、曰:“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又曰:“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通过“转圆”驾驭阴阳,使阴阳相互转化,实现游说目的。内揵篇曰:“若命自来,己迎而御 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在面对选择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或“迎而御之”或“因危与之”。总而言之,就要做到像圆环一样的灵活运转,顺应对方情况的变化,使谁也无法了解自己的计谋。 “转圆”计谋观是鬼谷子阴阳思想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鬼谷子对变动阴阳、阴阳之间的转化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鬼谷子主张的一切言谈辩论技巧、
25、权谋策略,在游说过程中都以“转圆”计谋观即其阴阳之道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加以运用。娴熟灵活的运用阴阳之道,才能掌握在社会政治斗争中的主动性,才能使事情朝向有利于自己 的方面发展。 (三)阴道阳取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连连,这为策士们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社会政治环境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要想像苏秦、张仪之类能叱咤风云,或是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在游说之时,须十分注重谋略的运用。因为游说之举本身就游走在成功和失败之间,面对虎狼之君,性命悬于一线。在当时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使用“奇谋”无疑是上上之策。奇谋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谋的隐蔽性、奇特性。成形于无形,不露声色
26、,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纵横家的鬼谷子他深谙其道,正如其在谋中曰:“计谋之用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因此在其构建的游说系统理论时,结合自己对阴阳的认识理解,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道阳取的观点。 阴道阳取的实质就是在游说过程中表面上去仿效对方,迎合对方,拉近彼此的距离,取得对方的信任和配合,却暗中揣摩对方的内心并采取行动,实施自己的计谋,不被察觉。 谋曰:“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道藏本注:“学顺人之所好,避讳人之所恶。但阴自为之,非彼所逆,彼必感悦,明言以报之。故曰阴道而阳取之也。” 30 阴道阳取侧重于“阴”,强 调
27、的是策略的隐蔽性。谋:“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隐与匿”是圣人“制道”的关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鬼谷子认为计谋的至高境界在于隐蔽。隐蔽的计谋能不动声色,能“制人,而不见制于人”,在游说过程中取得胜利。“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先王之道阴。”摩:“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阴道阳取以表面的合作信任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从而不被发觉,不会因此而受到牵制,充分利用“阴”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从中也可以看出鬼谷子在阴 阳观上表现出来的崇阴的思想。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竞争激烈,战乱频繁,怎样使自己的智谋计胜一筹?鬼
28、谷子“阴道阳取”的计谋观给出了答案。这一计谋观也是其阴阳思想的重要体现。 7 四、鬼谷子与诸家阴阳思想比较 “阴阳”二字始见于商代,其最初、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这种自然现象。西周末年伯阳父记载:“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用阴阳二气的升降解释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后来阴阳概念逐步被抽象而赋予普遍的意义。周易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用阴阳来解 释自然界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易传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记载。用阴阳来解释万物的构成、运动及其规律许多典籍都逐渐吸收阴阳这一观念,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发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
29、系,使得阴阳由最初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发展到哲学范畴,用来解释万物构成运动及运动的规律,还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 阴阳学说。 本文尝试将鬼谷子所蕴含的阴阳思想与老子、易传、董仲舒三家所蕴含的阴阳思想进行比较,从中尽可能还原鬼谷子阴阳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 鬼谷子与老子、易传的比较 杜国钧 先生认为“老子是第一个对我国古代早期阴阳思想给予比较全面总结的人。” 31特别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阴阳化生世界万物的观点,将阴阳第一次上升到哲学范畴,使得阴阳的内涵进一步深化。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产生出太初之“一”
30、,“一”又派生出阴阳之“二”,阴阳相化而生冲和之“三”,由“三”而构成世界万物。从此可以看出,阴阳在从“道”到世界万物的演化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3233。向上将“阴阳”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 “道”的层面,来反映世界万物的本源,也可以表现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它仍然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临驾于万物之上,与社会实际相距甚远,给我们的感觉恰恰是“惚兮恍兮”、似有似无、似是而非的感觉,让人根本看不真切,实用性并不强。或许这正是老子哲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对阴阳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 后世的鬼谷子接受了老子这种阴阳化生世界万物的观点 3435,但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
31、抽象的概念上,而进行了自己的发挥把阴阳作为区别世界万物性质的钥匙,将阴阳具体化,做 到了抽象与具体的统一。认为万物既是由阴阳而产生的,又可以用阴阳来区分。 捭阖云:“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其中柔刚、开闭、弛张都是阴阳的引伸和发展。它们是阴阳的不同形态,柔、闭、驰即阴。“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刚、开、张即阳。“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把世界万物用阴阳来区分,而阴阳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内涵,这样能够很好的了解事物属性,了解它们各自特征,有利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鬼谷子是纵
32、横家的经典传世之作,讨论的命题务必是纵横游说之类,所以它是一本对游说辩论经验总结的著作。游说活动是人与人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是置身于复杂社会人际关系之中的,因此对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正确把握也是游说的关键部分。鬼谷子看问题看得更透彻、更全面,认为阴阳不但可以统括自然界万物万事,还可以用来区别社会人情,进一步细化阴阳的范畴 36。 长生、安乐、富贵、尊荣等充满了积极向上、喜欲的情感,是人们的欲望、追求之所在,故称其为阳。死亡、忧患、贫贱、苦辱等是人们所忌讳、厌恶的东西,与“阴”所代表的事物属 性相关,故归之为阴。在社会人情中,“阳”又代表了人们所喜爱的,“阴”又代表了人8 们所厌恶憎恨的。将社会
33、人情也用阴阳来划分,能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处理问题来也能得心应手。多研究了解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社会政治斗争中利用心理学上的“嗜同性”原则 37,根据人们的喜爱厌恶,采取不同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消除许多横亘在其中的障碍,使你在游说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进而达到游说的目的。 易传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在易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阴阳的概念,特别是还把阴阳 看成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根本原因,认为“道”是基本的内涵 383940。在一定程度上易传也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阴阳思想,把阴阳也当成判断事物的性质和了解事物变化规律的法则。老子的阴阳观还仅停留在抽
34、象朦胧的概念上,而易传则把其进一步具体化,既包括自然事物也包括社会的事物。易传系辞指出:“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认为天、日、暑、明、昼为“阳”,地、月、寒、暗、夜为“阴”。易传系辞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又以男为阳,以女 为阴;以君为阳,以民为阴;以君子为阳,以小人为阴。这些都是具体可感知的。鬼谷子也吸收了把阴阳进一步具体化的观念,同时也没有摒弃其抽象的涵义。将“长生”、“公开的、正面的言行”称之为“阳”,将“死亡”、“暗地的、消极的言行”称之为“阴”。“阴阳相求,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也将阴阳看成其抽象的规律。
35、易传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事物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提出了阴阳“交感”的思想 41。 阴阳合德反映的就是阴阳的统一关系,认为阴阳两种属性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42。如“天地” “寒暑”“明暗”“男女”“君民”“刚柔”“进退”这些代表阴阳属性的事物,它们都是相对的概念,相互依存。没有天、暑、明、男、君、刚、进,就无所谓有地、寒、暗、女、民、柔、退。看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不可分割,进一步发现只有两个相反性质的事物才能互相依存,并且这种互相依存又不是简单的共存,而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如“天”与“寒”互为阴阳,但是它们两个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也就不存在拥有相反的性质。如系辞说“ 阳卦多阴,阴
36、卦多阳”指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阴阳相摩反映的是阴阳对立的矛盾关系 43。因为阴阳是不 同的,两者相交,必然存在互相排斥地关系。易传把这称之为“相推”、“相摩”、“相荡”。如系辞说“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都是说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所以易传所谓阴阳交感既包括阴阳双方的相互结合,相互合作,又包括阴阳双方的“相推”、“相荡”“相薄”“相摩”阴阳双方既相合又相摩,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系辞:“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论述的就是阴阳双方的相互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的规律 。 阴阳可以
37、统括万物、化生万物,那么就可以在阴阳变化时以外力来拨动之,促使其性质朝着自己所期望那方发生转变,从而对拨动者有利。这一环节是建立在上面对阴阳认识的基础上,运用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运动规律,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变动阴阳。鬼谷子在捭阖中作了重点阐释,教导游说之士要善于区别、分辨世上的阴阳事物,分析事物内部阴阳状况、决定事物的性质变化的阴阳关键所在,使用“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钳”、“忤合”等等策略来拨动它,促使其阴阳发生转化,顺己之欲,避己之恶,使得在激烈的社会 政治斗争中、游说过程中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最终达到目的。 鬼谷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阴阳化生万物说,以及
38、易传中阴阳“交感”的思想,9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去指导社会政治斗争、游说活动,从而产生出种种适合战国政治形势要求的计谋权术。其杰出的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对其灵活的运用操纵了战国政治斗争局势近百年。 (二) 鬼谷子与董仲舒阴阳思想比较 西汉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 ,其代表著作为春秋繁露。在春秋繁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阴阳思想系统详尽的阐述,并首次将阴阳与五行学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 44。 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上,董仲舒借鉴吸收鬼谷子的阴阳观 用
39、阴阳来划分自然和社会现象。在同类相助中曰:“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认为自然界中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在社会人事之中认为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总之,凡属主导的正面的事物都是阳,凡属次要的从属的负面的事物都是阴。这与鬼谷子对阴阳的定义如出一辙,将阴 阳看成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 在这个标准的前提下,还注重到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王道通三中董仲舒写道:“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阳气暖、予、仁、宽、爱、生,而阴气寒、夺、戾、急、恶、杀。认识到阴阳二气是一对矛盾,代表着不同
40、的事物属性或事物内部的不同属性,它们是以一种特定地关系而存在的。基义云:“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 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 世界万物在性质上都由互为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两个部分所构成,都可以
41、区分出属阳和阴的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完全对立,水火不容,它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相互兼容 与彼此吸纳的。无论是阴还是阳都离不开对方而生存,发生变化的。与鬼谷子所说的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长生”“安乐”与“死亡”“忧患”对阴阳这种关系的阐释是一脉相承的。 了解认识了阴阳的密切关系,对方的重要性,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董仲舒进一步认识到:“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那是不存在的,不符合天之大道的。 针对这点认识都强调阴阳要和谐 4546。鬼谷子曰:“阴阳其和,终始其义。”董仲舒在循天之道也明 确指出“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并不是强调阴阳比列的对等,而是强调阴阳之间的一种协调、均衡与稳定的关系或状态 47。阴阳和谐的发现对阴阳学说来说是一重大进步。 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中所透露出的阴阳思想与鬼谷子的阴阳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董仲舒对阴阳的探讨并未止步,在此基础上继续突破和创新。他结合天文地理气象等知识来阐述阴阳运行的法则,从而总结出阴阳转移的基本运行轨迹:“阳气始出东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转而北入,藏其休也。阴气始出东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转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阳以南方为位 ,以北方为休;阴以北方为位,以南方为伏。”( 阴阳位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