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525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历史学 史记与汉书比较研究 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两部辉煌的巨著,前者为纪传体通史之鼻祖,后者为纪传体断代史之典范,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重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两书也各有特点。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也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到魏晋之间才称为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西汉著名学者,曾任太史令,学问渊博,曾想编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没能实现就病逝了。临终前,嘱咐司马迁要完成他 未竟的事业,司马迁 “俯首流涕 ”,答应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司马迁,自幼受黄老思想的熏陶,又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教育。

2、他 20 岁左右时,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搜集旧闻逸事,考察风俗民情,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不仅获得了极为丰富而新颖的史料,而且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为撰修史记作了充分准备。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纪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首尾约三千年,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 130 篇, 526500 字。其中,十二本纪按年代为历代帝 王作传。秦代以前是一代一纪,从汉高祖开始,则一帝一纪。十表是把重要的时事及人物用表格的形式简明地排记下来,使人一目了然,并可和史记其他部分的纪事互相阐发。八书是用来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

3、方面的制度和情况的,与后世各种专史相近。三十世家主要记载诸侯贵戚及有重大贡献的将相名臣的历史。七十列传,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其记载范围很广,包括了过去历史上各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全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五种体例互相配合、补充,构成一个血肉相连的完整体系:以 “ 人 ”为纲,在叙述历史人物生 平事迹的过程中来展现历史,这是司马迁的创举。综观全书,实以 “ 本纪 ” 和 “ 列传 ” 为其主体,故称之为纪传体。这种体例,为后来史家承认并仿效。从汉书到明史,尽管个别名目有所变化(如汉书改 “ 书 ” 为 “ 志 ” ,晋书改 “ 世家 ” 为 “ 载记 ” ),或门类

4、不全(如汉书无 “ 世家 ” ,后汉书、三国志无 “ 表 ”“ 志 ” 和 “ 世家 ” ),但均有 “ 纪 ” 、 “ 传 ” 。可见史记纪传体的创立在史学体例上的影响之深远。 班固是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班氏在汉朝是 “ 家有赐书, 内足于财 ” 的世家。其父班彪博学多识,曾作史记续篇后传 65 篇,班固在此基础上,重新加工整理,开始了汉书的撰修工作。几年后,有人上书明帝,告他 “ 私作国史 ” ,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送到京城洛阳。其弟班超到京城为他辩白,而被抄书稿也已送到,明帝看后,大为赏识,召见班固,先后任命他为秘书郎、兰

5、台令史,要他一面典校秘书,一面编著国史。从 27 岁到 57 岁,班固都忙于汉书的撰修,到和帝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时,班固因窦宪案牵连被捕,死在狱中。这时汉书已大体完稿,只有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于是,和帝命其 妹班昭参考东观皇家藏书补足八表,又命马续帮助班昭编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这部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 汉书纪事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 年),记载了西汉王朝 230 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 100 篇,约 81 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从而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延续不断的一代修一正史的先河。 自史记汉书问世

6、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比较两书的优劣和班、司马二人风格的异同。在对从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这段史事的记述上,两书是重合的。班固在 处理这段时期的史料时,直接袭用或稍加改编地袭用了史记,这样就使二书有了很大的可比性。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政治思想、写史目的、写作技巧等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以及两人出身和学术渊源、主导思想不同决定的。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以来连年战争,经济上极度荒凉残破。统治者只能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来恢复经济。经过几十年,到武帝时已是 “ 人给家足 ” ,“ 廪庾皆满 ” 的一派繁荣景象,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在武帝时代具备了像样的规模。而

7、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后面,也隐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司马 迁认识到了“ 物盛而衰,固其理也 ” 的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流于只是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特别是在他遭受酷刑之后,更加强了对统治者的批判。 自西汉后期以来,随着宦官与外戚专权,豪强地主势力加强,终于演出了王莽篡权。刘秀重建汉室后,为加强在思想意识方面的控制,东汉承袭了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的说教。章帝时召集儒生在洛阳讨论,由班固执笔写成白虎通义,要把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的神圣教条固定下来。班固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封建等级观念和正统思想非常浓厚,使汉书在思想深度上,终较史记稍逊一筹。如把项羽和 陈 涉合成一传,并直称

8、 “ 陈胜 ”“ 项籍 ” 而不称字以示轻蔑,这与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把项羽列入 “ 本纪 ” ,并把陈涉 “ 首事 ”“ 发难 ” 的地位,提高到与汤武革命、孔子作春秋相比的卓识无法相提并论。再如高帝纪与史记 高祖本纪内容大体相同,但评语则完全不同,班固大段引经据典来说明刘氏得天下是 “ 奉天承运 ” ,与司马迁的唯物史观大相径庭,使其通过写史来为汉王朝 “ 追述功德 ” 的目的显得非常明确。 班固与司马迁在思想上的差异也使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很不相同。司马迁是在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之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这就使史记 全书充溢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憎,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9、来寓褒贬、别嫌疑、明是非,为我们展示了一长卷有血有肉、光彩夺目的历史形象。而这些在汉书中则往往变成不动声色的 “ 客观 ” 叙述了,班固的写作动机,停留在对一代史事的整理上,无意于抑扬褒贬;且受诏而作,多少有所顾忌,这正是其折衷主义的史学态度带来的缺陷,从而也使汉书与史记相比,生动性大大降低了。 在语言风格上,二书也很不相同。史记的语言是在当时口语基础上精心创造出来的一种 “ 文言 ” ,务求平易简洁,不求艰深。司马迁将来自各方面的 材料熔铸于一炉,进行了改造制作和整齐划一,形成全书朴素、明净、深刻、生动的语言风格。同时司马迁注意从民间吸收一些生动活泼、形象精练的谚语、俗语、民歌到人物传记中,

10、使其文字更加浅易动人。而班固出身于辞赋家,好用古字,力求雅饬,有时技庠,论赞全用赋体写成,开六朝骈俪之风。正因他喜欢用古字古训,使汉书刚问世就有人感到阅读艰难,出现诸多注家。 综上所述,史记汉书这两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如果细加比较,司马迁思想解放,观点新颖,批判性强;班固则谨守传统,奉行儒教,歌颂皇权。由于出身的阶级限制 及其写作目的不同,封建道德说教的观念在汉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汉书在叙述史事上比较缺乏同情人民的饱满感情,在描绘人物时,也不像史记那样栩栩如生。尽管如此,汉书在综述汉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上,较之史记提供了更完整更丰富的直接史料。在文章风格上,也能在司马迁雄浑质朴、天马行空的境界外,另辟散文中细密周严、典雅华丽的一派,加上辞赋家的美学色彩和字句结构,对后代骈文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汉书来源于史记,但也从此开始转轨,更明确、更自觉地形成了中国封建 “ 正史 ” 的传统。综观全书 ,汉书的缺点毕竟是小疵,瑕不掩瑜,堪称为与史记比肩的体大思精之作。 参考文献:史记 西汉司马迁 ,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汉书东汉班固,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江苏广陵书社 2007 年版 杨树达汉书管窥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版 史记集解 刘宋裴骃 ,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 , 史记正义唐张守节中华书局 2002 年重印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