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导言】 “民以食为天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 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 进入文明时 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 汉代:安装
2、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 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 “精耕细作 ”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 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从千 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具有以下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 “男耕女织 ”、 “自给
3、自足 ” 落后性和狭隘性: 脆弱性: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 (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 3)南 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 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伴随
4、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 “五谷 ”相提并论的 “六畜 ”。 农业起源的三 大特点: 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 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 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
5、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 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 ( 1)犁壁的安装: 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 2)耧车的发明: 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 耧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
6、都尉赵过发明的。 ( 3)代田法的发明: 4曲辕犁的发明 (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 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 “回转相妨 ”的缺点; 二是犁评、犁梢( shao)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
7、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 1)翻车: 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 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 2)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 青铜 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 畜力
8、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 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
9、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 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 2)都江堰: 作用: 变
10、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名词:坎儿井 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 ( 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 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 370 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11、(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清代的靳辅和陈潢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 “水利 ”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详加论述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耦耕 ”)进行农业生产。 (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
12、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从此, “男耕女织 ”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 (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 2)封闭性: “男耕女织 ”、 “自给自足 ”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 情况下, “男耕女织 ”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 2)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
13、: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 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
14、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 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
15、 心里状态。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 产 的主要因素。 第 2 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的特点及其崩溃 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角色扮演,体会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决定中国 古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从而深化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多种形式的
16、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 土地兼并的趋势及危害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历史过程 租佃关系普遍化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井”和“田”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
17、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是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 师生互动 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 制逐步建立起来。 展示图片及材料 设问 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 学生 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
18、贵族土地所有制。 设问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 学生 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设问 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 学生 西周 的分封制。 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设问 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设问 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
19、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 效果? 学生 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展示图片 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 教师介绍 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20、 问题探究 当时社会发生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逐步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土地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仲与商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变化,实行相应的改革,富国强兵,以达到称霸和兼并的目的。这样,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设问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地位? 学生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 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 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
21、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将教材内容打破,进行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采取材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土地兼并 设计思路 此部分内容课标并未作明确的表述,但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兼并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封建社会各个阶层在土地兼并中的利害得失,从 而更好地理解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八页的第一、二的楷体字内容,思考问题:地主兼并主要以什么方式兼并农民的土地?由此可
22、见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了,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展示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 学生
23、 农民、地主和封建政府。 组织课堂表演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个角色,相互讨论体会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利害得失,最后请三方代表进行表演。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 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设问 面对这样的危害,历代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 学生 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 485 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24、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 设问 那么这些相关的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土地兼并问题呢? 学生 不能,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以到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已经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 设问过渡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导入下一个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采取教师讲授于学生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添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25、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可以亲身感受得到的历史,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解决了 本课的难点问题,为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设计思路 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但是不需要太深入地探讨,只需要与东汉时期田庄制下的那种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作对比,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人与人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师生互动 1、田庄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九页的内容,思考:东汉时期的田庄制有什么特点?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 田庄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多聚族而居,而且拥有私人武装,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2、租 佃制 教师 随
26、着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加剧,很多自耕农纷纷破产,租佃制逐渐发展起来,到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那么,租佃制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学生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时比较普遍,宋代时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到全国。 设问 租佃制的普及与土地兼并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趋势加剧了租佃制的普及。 设问 在租佃制下,农民和地主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 教师总结 很显然,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比起田庄制下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的关系要明显松弛了,人
27、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了,这一方面是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探究 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普及?(租佃制的普及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促进了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也大为提高,他们不仅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 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就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学反思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逐步启发和引导,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给学生以更
28、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深切的体会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了我们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一步步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从古代“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分析了我过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介绍了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南迁的原因和
29、影响。第三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经济重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 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 ,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
30、学生自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 结合潮汕区域地方的乡土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通过对一些地方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区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教学设计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设想: 师:如果你是一个
31、农民,让你在中国随便选 一个进行农业生产,你们会选哪一个地方? A:珠江三角洲 B:黄河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潮汕平原 师:很好,大多同学都选了南方作为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众所周知,今天南方是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中国从古代以来就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呢? 师: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这一历史过程。 教师:问答式教学,讲解四大经济区的划分及其经济特点 教师提问:“山东山西这一中原地区 大体相当于黄河流域地区,历史以来一直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大家能不
32、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它的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设想: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间的融合与知识的理解。 A组: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 500800 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 组: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 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 学生:归纳出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特点,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正
33、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图片提取历史信息,学会古代与今天的比较。 教师:用白居易的忆江南和一系列图片展现江南的繁荣景象。提问:“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从而过渡到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教师:利用表格展现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状况,讲解人口迁移的形式及其原因 教师:重点讲述第三次人口迁移的情况,引入潮汕区域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历史来理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所带来的影响。 设想过程:(打出“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师: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人口主要由黄河流域往南方迁移。现在
34、大家把目光集中到这一个箭头,这是哪里? (指着右下角的箭头) 师:对,就是闽南潮汕这片地区。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些老屋大门上挂着“陕西世家”、 “颖川世家”或“颖川旧姓”之类的牌匾?有没想过这是为什么? 师:我国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发 祥地,就拿这个“颖川世家”来说,陈姓的发祥地是河南颖川,这个“颖川世家”就是要说明他们是祖先从河南颖川迁移过来这里的名门望族,他们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了自己的老家。我们所熟悉的灵山寺的大颠和尚,他就是河南颖川人,俗名叫陈宝通。现在还挂“颖川世家”的屋子,这户人极可能就是姓陈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调查下。 师:这大批南迁的人口给南方
35、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师:对,不仅有量,还有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师: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还有其它的变化吗? 师:还带 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课本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事实上潮汕地区过年吃春卷的习惯也是北方人带来的。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属于那一个民族的?师:大家都非常肯定自己是汉族人,而我不敢确定你们是不是“纯正”的汉人,除非你能确定你祖先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从刚才“全国南北方人口户数对比”的表格中看到,南迁的人口是巨大的,甚至占了压倒性的多数。事实上,我们大家都有可能是古代百越民族和南迁的汉人通婚
36、结合而成的 “杂种”。(学生笑)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我们继承了父亲和母亲各自一半的遗传基因,所以 叫“杂种”没错。南迁带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它带来了民族的融合。 学生:阅读以下史料 材料 1:(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材料 2: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分析南方经济有哪
37、些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归纳:由于中原人口的南迁,南方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从社会环境和江南地区自身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来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 原因。 教师:显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生:通过对词作历史背景的分析,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文化重心的南移造成的
38、影响。 设想:通过分析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融合词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文化的影响,达到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与情感愉悦相互统一 的境界。 教师:结合潮汕地方历史做进一步说明 师:中原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对江南文化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课本 24 页左边(唐)张籍永嘉行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就说明了中原文化对南方语言系统的影响。事实上,潮汕方言跟古代中原地区的语言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据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潮汕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的特点。可以说,在唐代,潮汕这一地区是一个“蛮荒之地”,潮汕地区往往是作为朝廷流放不同政见者的地方,我们都熟悉
39、的韩愈就被流放到这里来。 生齐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师:对,韩愈来到这“鸟不拉屎”当时是非常郁闷的,(学生笑)说这里的人“不知礼仪”。然而正是中原人口的不断迁入,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最终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文教发达的区域,享有 “海滨邹鲁”的美誉。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随着历史的演变,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人口从中原南迁,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江南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还带来了文 化重心南移等一些列深刻的影响。 第 4 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标准要求:“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教材择取最具特色的冶金、纺织、制瓷三个行业作为典型。通过其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征。另外,考虑到本单元课标总标题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在手工业中还应讲到其经营形态。因此,本课设置了如下四个子目“金属冶金炼术的进步”“衣被天下”“从烧陶到制瓷”“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学生分析 初中历史涉及的古代手工业发展知识甚少,仅在个别章 节涉及某一行业的发展概况。而高中教材对学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