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298378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内容提要 : 中国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以来 ,农业转型向纵深发展 ,粮食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并经历了“ V”形变化轨迹。本文构建一个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析式 ,从时间、空间和品种三维角度综合分析粮食产量增量变化 ,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泛力 ,三种区域布局变化的交集位于沿海地区并出现粮食减产过速 ,关键是稻谷这种高产品种下降过快 ,这将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性并将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性隐患。 关键词 :农业转型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增量 贡献率 ;区域布局 ;品种结构 世纪之交的前后十余年 ,世界遭遇了两次粮食危机 ,

2、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 ,每次世界性粮食危机都处在峰口浪尖 ,但在这两次世界粮食危机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世界粮食危机 ,世界关注中国 ,警醒了中国 ;始于 2006 年底的这次世界粮食危机 ,世界同样关注中国 ,但中国却能从容面对。本文关注的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仍处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并作为世界粮食产消大国的发展中国家 ,出于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如何看待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后粮食生产的巨大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 一、农业转型与粮食生产的“ V”形轨迹 (一 )中国农业转型与粮食政策改革 到 2

3、0世纪 90年代初期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但不相适应的是农业改革进程严重滞后 ,主要表现是粮食生产与购销体制没有多大进展 ,与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严重脱节。在 90 年代初期 ,在工业化继续推进的情况下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们不仅期望农业能提供足量优质的粮食产品 ,更希望提供丰富的“菜篮子”产品 ,迫切要求加速农业转型 ,推进农业改革。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正 当中国准备推进以粮食生产与购销体制为基础的新一轮农业改革之时 ,世界谷物生产形势日益严峻并暴发世界粮食危机。根据 FAO 数据 , 1991 年世界谷物产量比 1990 年下降 3120%

4、 ,中国谷物减产 1147% , 1992年和 1993 年中国谷物虽然有所恢复 ,但世界谷物产量在 1993年却减产 3157% , 1994 年中国谷物产量下降 2181%, 1995 年世界谷物再度减产 3100%并导致 1995年世界粮食危机暴发。美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在 1994 年发表中国会让世界挨饿吗 ? (L1Brown, 1994)和 1995 年发表谁能养活中国 ? 对小行星的呼唤 (L1Brown, 1995)两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由于世界性粮食危机进一步加剧 , 1996 年首次召开全球粮食首脑会议 ,中国政府也于 1996 年 10 月首次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5、 ,向世界郑重宣布 ,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 ,还将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尽管这次世界粮食危机和人们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粮食生产与购销体制改革进程 ,但并没有阻挡中国继续推进农业改革的决心。虽然早在 1992 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放开粮食购销价格 ,但由于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 ,直到1998 年 10 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仍然要求稳定粮食生产。1998 年 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近几年农业连续丰收 ,经过 20 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新

6、的阶段性变化 ,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 ,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等问题。 1999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 整作了总体部署 ,农业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时期 ,要求抓住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 ,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进入全面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阶段后 ,国务院批准浙江省在 2001 年率先进行粮食购销制度改革试点 ,仅半年时间 ,“粮改”试点就扩大到东部沿海地区 ,继而在全国全面实行新的粮食购销政策。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在国内外政策的巨大影响下 ,中国农业

7、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到 2003 年 ,中国粮食产量跌到 43070 万吨的谷底 ,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再度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从 2004 年开始 ,连续出台五个指导“三 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 5 年下降的局面 ,开始走上了连续 4 年的粮食增产之路。 (二 )农业转型中的粮食生产轨迹 在农业转型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过程中 ,全国粮食生产总体上获得较好发展。在农业转型初期 ,国家粮食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到 1998 年全国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最高水平 ,但此后却经历了几乎连年下降的过程 ,到 2003 年粮食产量跌到不及 1990 年的水平 ,在

8、中央强力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干预下 ,各地加大粮食生产行政领导与经济干预 ,粮食生产大幅度下滑得到扭转 ,粮食生产连续 4 年增产 , 2007 年粮食产量达到 50160 万吨 ,成为 1996 1999 年粮食高产平台后新的粮食高产年份 ,也是改革开放后第 4 个粮食产量超过 5 亿吨的年份。粮食产量的增加 ,也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结果 ,粮食单产水平在 2007 年创下 4751 公斤 /公顷的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说明 ,自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实施以来 ,中国粮食生产经历了粮食产量、粮食面积和粮食单产“三增”的过程 ,可以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粮食生产轨迹类似于一个大写字母“ V,粮食产量

9、、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经历了典型的从下降到上升的一个完整过程。回顾 10 年来中国实行以农业结构战略性 调整和促进粮食生产为宗旨的改革政策以来 ,粮食生产所走过的“ V”字形轨迹 ,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目前正处于上升通道 ,连续 4 年的粮食增产对于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看待农业转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 ,如何认识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 ,不仅要有温家宝总理关于“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的战略思想 ,也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在 2008 年 4 月 30 日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 ,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 ,对粮食安

10、全存在的隐患应引起重视 (CCTV, 2008) 。正视粮食 生产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的这种“ V”形变化及长远影响 ,不仅要深入探究“ V”形变化背后的多层次含义 ,还要思考这种“ V”形表现的持续性和未来上升空间与增产动力。 二、数据来源与总体描述 (一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1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在前面重点对全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前后粮食生产呈“ V”形轨迹分析基础上 ,为深入解释这种变动的具体特征 ,拟作进一步的三维解析 : (1)第一层面的解析是时间维度 (即 TD 维度 ) ,将 1995 1999年定义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前 (简称为“调整前” )和 2003 2007 年定义为

11、农业结构战 略性调整后 (简称为“调整后” ,即目前水平 )两个时期 ,对 13 年的变化加以“浓缩”和“熨平” ,计算两个时期均值并作为时间维度的粮食产量增量。 (2)第二层面的解析是空间维度 (SD) ,按照横向和纵向划分 ,从南北方地区和东中西部地区空间分布加以分析 (包括各省份的地区分布分析 ) ,南北方地区的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不同 ,与主要粮食品种分布有重要联系 ;东中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差异逐渐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3)第三个面是由主要粮食品种决定的粮食生产结构维度(VD) ,所度量的是在不同经济水平和资源利用方式与开发程度方面的差 异性。在三个维度分析基础上 ,本着资源合理利用和

12、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以对粮食生产变化做量化分析。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1995 2006 年数据 )和农业部 (2007 年数据 )。 2 分析方法。 为深入分析全国粮食生产变动情况 ,可以构建一个粮食生产三维矩阵 ,考察时间、区域和品种三维变化结果 ,计算每个维度变化的粮食生产贡献率 ,从而获得空间变化和品种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时间变化的解析结果。中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计算公式用时间维度 TD 作为因变量 ,以空间维度 SD 和品种结构 VD 作为解释指标 ,这个确定性统计分析公 式 ,包括一个增量公式和三个计算公式。通过该统计分析式可以进一步计算全国粮食产量从调整前到调整

13、后变化 ( TD)结果 ,通过在区域层面上 ( SD,也包括 31 个省份 )和品种层面上 ( VD)的粮食生产 (主要指产量 )增量贡献率的计算分析 ,从而获得全国粮食生产调整前后粮食生产变化结果的精确表达 ,以利于从三个维度同时考察全国粮食生产变动绩效。 Xit (二 )粮食变化的三维总体特征 1 时间维度的增量分析。 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前后均值增量分别用 TDt1 和 TDt2 表示 ,计算两段时期粮食产量增量 ( TD) ,并计算粮食产量总体增 长率。数据表明 ,调整前全国粮食产量平均值由 49720 万吨下降到调整后的 47665 万吨 ,产量增量 - 205417 万吨 ,增长率

14、 - 4113%。按面积计算 ,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平均由 119423 千公顷下降到 103273 千公顷 ,面积增量 - 9220 千公顷 ,增长率 - 8120%。在进入调整后的 2003 年开始 ,全国粮食连续 4 年增产 ,但到 2007 年全国粮食生产仍未恢复到调整前的水平 ,与历史最高水平 1998 年相比还有 2109%的差距。 2 空间维度的增量分析。 全国粮食生产总体变化可以进一步从空间角度考察区域布局演变 ,这里仅作 横向和纵向两大区域变化 ( SD)分析。 (1)从横向角度考察南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增量 ( SDs1 )表明 ,南方地区粮食产量由历史最高的 1997 年 268

15、29 万吨下降到2003年最低 21922万吨 ,到 2007年恢复到 23823万吨 ;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在 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 25161万吨 , 2003 年下降到 21146 万吨 , 2007 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 26336 万吨。平均地看 ,在调整前后 ,南方地区粮食产量增量 - 285816 万吨 ,增长率 -10189%;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增量 71616 万吨 ,增长率3104%。在南北 方区域布局上总体表现为“南减北增”的变化态势。 (2)从纵向角度考察东中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量 (SDs2 )变化表明 ,与调整前相比 ,东中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量分别为 - 279313

16、万吨、 86613 万吨和 - 21510 万吨 ,增长率分别为 - 16126%、 4112%和 - 1185%。从面积角度看 ,东中西部地区增量分别为 - 7016 千公顷、 381 千公顷和 - 2558 千公顷 ,增长率分别为 - 20146%、 0180%和 - 8140%。总体上表现为“东减中增西平”的变动格局。 3 品种维度的增量分析。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 产量增量 ( VDv )相差较大。稻谷在 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的 20073 万吨 ,到 2003 年下降到 16065 万吨 , 2007 年回升到 18603 万吨 ,为最高时的 92168% ,调整前后稻谷增量 ( VD

17、v1 )为 - 178616 万吨 ,增长率为 - 9113%。小麦在1997年创 1232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2003年下降到 8648 万吨 , 2007 年恢复到 10930 万吨 , 为最高时的 88165% ,调整前后小麦产量增量 ( VDv2 )为 - 140014 万吨 ,增长率为 - 12151%。玉米在 1998 年 13295 万 吨为过去历史最高 , 2000年下降到 10600 万吨 , 2007 年 15230 万吨创历史新高 ,为历史最高时的 114155% ,调整前后产量增量 ( VDv3 )156912万吨 ,增长率 12197%,玉米是粮食生产中获得大幅度

18、增产的主要粮食品种。中国粮食生产的三维变化总体分析表明 ,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但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粮食产量总体上是减产的 ,在区域布局上表现为“南减北增”和“东减中增西平”的格局 ,在粮食品种上表现为稻谷和小麦大幅度下降、仅“玉米独增”的结构大调整格局。 三、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 析 通过计算全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 ,可以进一步分析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 (包括省份变化 )和主要品种变化 ,量化分析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 (一 )区域变化与品种调整。 1 横向区域变化与品种调整的粮食生产贡献率。 从横向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南北方地区 ,以全国粮食产量增量为 100% (负向变化

19、为 - 100%,正向变化为 100% ) ,南方地区粮食增量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为 - 133146% ,北方地区贡献率为 33146%。南方地区主要品种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别是稻谷为 - 103146%、小麦为 - 33102%、玉米为9162%、其他粮食为 - 6159%;北方地区主要粮食品种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别是稻谷为 20105%、小麦为 - 35128% ,玉米为 63100% ,其他粮食 - 14131%。 2 纵向区域与品种调整的粮食增量贡献率。 从纵向角度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 ,各区域对全国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别是 ,东部地区 - 130141%、中部地区40144%、西部地区 - 10104%。东部地区分品种的贡献率分别是稻谷 - 75178%、小麦 - 40141%、玉米 15181%、其他粮食 - 30104%;中部地区分 品种的贡献率分别是稻谷 4176%、小麦 - 0157% ,玉米 40104%、其他粮食 - 3178%;西部地区分品种的贡献率分别是稻谷 - 12139%、小麦 - 27133%、玉米 16177%、其他粮食 12191%。从全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看 ,南方地区粮食产量下降是全国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是稻谷生产下降 ,其次是小麦产量下降 ;北方地区玉米和稻谷增产在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