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横向知识链接先秦、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两种文明产生的不同影响古代中国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发源于中原地区,大河流域 多山地,没有肥沃平原;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政治特点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文化特点 安土重迁,血缘宗族纽带牢固 平等互利的观念;积极勇敢,富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罗马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理性、个体、平等等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
2、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但民主与法制影响深远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中西方人文思想的比较(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有何不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相同点 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社会”的人 强调“
3、个体”的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强调人的平等不同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世界的人文精神。主张 儒家的“仁” 、 “仁政” 、 “仁义”思想,以及“民贵君轻” 、 “君舟民水” 、 “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民本思想。前 5 世纪古希腊: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14-16 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性)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理性(尊重和维护人权,统治者如违反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 。评价 中国古代儒家的人
4、文思想注重阶级调和、社会和谐。后儒家思想发展为压制人性和个性的理学,注重封建伦理道德,培养顺民,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西方的人文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后发展为尊重人性,主张发展人的个性,维护人权。公元前 8 世纪公元前 3 世纪中西文明的比较古代中国 古代西方时期 春秋战国 古代希腊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经济特征 农耕经济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手工业、商业相对落后 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由于土地贫瘠,农业相对落后物质文明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重视商业发展政治制度 分封制逐渐崩溃,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权力不断上移,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雅典逐渐建立了直接民主
5、制度,国家权力不断下移,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政治文明政治活动 商鞅变法等 伯利克里改革等精神文明 思想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法家思想尤为兴盛,强调国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希腊文化的主流,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合理性,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特别说明: 形成中国和西方不同文明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基础的差异,中国的小农经济是集权政治、集体主义文化倾向的经济基础;而希腊的工商业为民主政治、人文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学习过程中注意将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的区别明 朝 西 方产生背景 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事务繁
6、杂,皇帝的精力和才能有限而设置内阁西方的内阁制始于英国,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淡出行政事务,议会逐渐控制行政机构产生方式 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权力大小 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是,只备皇帝顾问,无决策权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性质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突出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专政机关,体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特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思想批判 西方启蒙思想条 件 资本主义萌芽;专制制度的腐朽;理学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推动内 容 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
7、本”和“经世致用” 批判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方案本 质 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 响 对专制制度形成一定冲击,未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产生广泛的世界影响15、16 世纪至 19 世纪中期的中外对比:西方 中国特 征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工场手工业时期) 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明清时期)表现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扩展到其他国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
8、的确立,北美大陆新体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思想:掀起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文艺: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拜、雪、巴、托); 古典音乐(贝)。科技:17 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引发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瓦特与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了全球性的海外扩张,英国海外殖民霸权的建立,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经济:商品经济全面高涨,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思想:推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出现早
9、期民主启蒙思想。科技: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总结性巨著,但未形成近代科技。外交:由开放转为海禁、闭关锁国。明清时期中外历史的不同走向(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差距比较):类别 中 国 西 方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统治腐败,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思想 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厉行文化专制 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洗礼,人文主义兴起并发展外交 实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几乎与世界各国隔绝 积极进行海外
10、贸易和殖民扩张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综合概括 农业文明,日薄西山 工业文明,如日中天: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项目 中 国 西 方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政府 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征收重税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自由主义市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 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 教育发达,技术先进国内环境 资金 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 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 缺乏国际
11、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 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19 世纪中期的中外对比:项目 西方 中国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主导),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表现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政治: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近代体制的建立,德国王朝统一战争和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法国民主共和制度最终建立。思想: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道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文艺:浪漫主义与批判
12、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印象派音乐与绘画。科技: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达尔文与进化论。国际关系: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英国海外殖民霸权的建立,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经济: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政治:西方列强入侵,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洋务运动;人民掀起太平天国等革命斗争。思想: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外交: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展现时代特征,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交通和通讯的近代化。19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
13、殖民地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经济上: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越来越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并初步发展。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政治上: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清政府开始采取对外“和好”的政策,不断妥协,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央政府完全版殖民地化。两大社会矛盾开始汇流,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到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得到了壮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进行民主革命
14、活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革命派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 ,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中国的思想不断解放。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项 目 西 方 中 国特 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近代化的发展表现经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政治: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政治发展不平衡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国际关系:世界被瓜分完毕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15、具,人民革命斗争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文化: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社会生活:(西方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重 大历 史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 世纪末)政治: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史 实 文化:爱迪生与电的应用,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 文化:维新思潮,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社会生活:轮船、铁路、汽车、飞机在中国的出现,电报、电话的发展;近现代报刊、电影传入中国,京张铁路修建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 年)
16、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19 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思想与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事件 背景
17、目的 内容 影响启蒙思想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等级森严,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批判封建等级制度和教会,倡导发展自然科学技术,描绘资产阶级政治蓝图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封建专制统治和神学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并且提出了很多未来社会的构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且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基础,对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影响维新思想在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挽救民族危亡,反抗帝国主义侵华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比较
18、成熟的理论基础,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成了戊戌变法,并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由于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影响范围较小。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 18 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背景相同 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性质相同 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宗旨目的在推翻幕府的统治后,维护天皇的统治进行资
19、本主义改革 走日本式道路,通过改良手段,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维新三杰”等领导人大都是出生在幕府时代,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维新派都是出生在封建家庭,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列强态度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倒幕派有扶植和援助 英、日两国对维新运动有试探性的支持和帮助内容相同 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作用相同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背景不同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
20、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革命大势 诸藩割据,革命处于高潮,社会相对动荡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处于低潮,社会相对稳定文化差异 吸纳欧美文化,以欧美为师 士大夫抵触外来文化,视欧美为蛮夷之邦,鄙夷其文化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在京畿地区,而日本面积狭小,故占全国比重大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仅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占全国比重小领导能力维新派大都参加了倒幕派,斗争经验丰富,能力较强 维新派都自幼成长在书斋。参加社会实践少,改革的依据来源与书本,能力较差变法阻力 主要阻力来源与幕府 受社会各种顽固势力的阻扰推进方法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操之过急,急功冒进改革侧重
21、主要是政权建设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涉及面广斗争策略 暂时联系了人民群众,利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决心和力量 依靠皇帝,疏远群众,缺乏与其他阶级的联系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
22、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国际环境不同发生在 19 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已是 19 世纪的 90 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
23、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3思想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4社会生活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19141927 年项 目 世 界 中 国特 征 资本主义
2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一战;人类进入现代史时期 民主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表现经济: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在战后的调整下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社会主义革命出现重大发展文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际关系: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战后面临很大压力政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黑暗;中国人民继续进行着不屈不饶地斗争文化:掀起了资产阶级空前的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外交:参加一战,屈辱外交重 大历 史史 实政治:一战,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文化:现代艺术兴起,电影和电视经济:一战前夕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19
25、121919 年)政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19271945 年项 目 世 界 中 国特 征资本主义世界由战后的相对稳定到面临经济危机,走向动荡而爆发二战;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表现经济:经济危机破坏严重,美国罗斯福新政,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苏联放弃新经济政策,建立斯大林模式政治:资本主义世界的民主政治出现严重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文化:艺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世界战争经济:形成官僚资本,日伪政权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在困境中日益萎缩政治:中共革命道路探索的开始文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6、重 大历 史经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民族资本在三座大山重压下艰难发展政治: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史 实 文化:电影和电视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0 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20 世纪上半期(19171945 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1政治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27、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3文化上: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4科学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二战后至今(1945 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
28、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2经济上:1956 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4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