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文学名著中的悲剧色彩对比D 文化类姓名:王瀛班级:0941学号:2012091115中外文学名著中的悲剧色彩对比王瀛(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2-941 班,哈尔滨市,150001)摘要:悲剧作为重要的文学形式,在表达人物个性,描绘社会风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中外名著中的悲剧色彩存在很多差异,通过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认识西方文化,风土人情,并且在与中方的比较中进行取长补短,找到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优点和缺失,今后正确引导社会文化氛围。关键字:悲剧色彩;中外名著;异同点中外文学名著中的悲剧色彩对比Tragic contrast of Foreign Literatu
2、reWang Ying(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lass of 12-941,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1,China)Abstract :Tragedy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form, expressing personalities, depicting the social scen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hi
3、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nce of foreign classics tragic lot of differences, by 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Western culture, customs, and b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Chinese, fi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iss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future correctly guide public cultur
4、e.Key words:Tragedy; foreign classic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一、 悲剧的概述(一)悲剧的定义悲剧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创作的主要载体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们多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它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与丑陋,从而激起观看者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改造思想情操的目的。著名思想家鲁迅曾经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悲剧的历史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由酒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颂歌
5、演变而来,是整个西方戏剧的起源。古希腊著名悲剧有被束的普罗米修斯 、 俄狄浦斯王 、安提戈涅 、 美狄亚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家们,把悲剧艺术推向高潮。在我国,也涌现了大批悲剧作品,如元杂剧窦娥冤 、 桃花扇 ,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些都是悲剧定义下的悲剧作品,其实每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悲剧色彩,他们或为生活彷徨,或为家庭担忧,或为工作劳苦,最终都倒在命运的车轮下,不知是喜是悲的走完人生之路。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列夫托尔斯泰所著 复活 ,雨果所著巴黎圣母院和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来展示中外著作中的悲剧异同点。二、悲剧主要代表作品简述及评论(一) 复活复活是十九
6、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取材真是故事,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马洛斯娃,是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涉嫌谋财害命而收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诱惑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她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他,使她重新爱他,为了不损伤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是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该书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悲剧,但是其中所表现出的主人公对自己生活的无奈与沙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则处处流露出人世的沧桑,所以选来代表俄国名著中的悲剧色彩。节选其中一小节:“那时他是一个诚实而有自我
7、牺牲精神的青年,随时准备为一切美好的事业献身,如今成了一个荒淫放荡、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喜爱的只是自己的享受,那时侯他觉得世界是一个秘密,他怀着喜悦和激情千方百计要解开这个秘密,现在他觉得现实中的一切既简单有明了,一切都是由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所决定,那时候他认为必需和重要的是接触大自然,接触曾经生活过、思想过、接触过的前人(如接触哲学、诗歌) ,现在认为必需、和重要的是人为的规章制度,和跟同事们交往。那时候女人是神秘的,迷人的,正因为神秘才是迷人的创造物;现在,除了家里的女人和朋友的妻子,一切女人的功用都是十分明确:女人是他已经尝试过的最好的享受工具。那时候他不要钱,母亲给他的钱,连三分之一都
8、用不了,他可以放弃父亲名下的田产分给他的佃户;现在母亲每月给他一千五百卢布,他还不够用,为了钱他已经跟母亲有过几次不愉快的交谈。那时候他认为精神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我;现在则认为强壮而精力充沛、兽性的我才是他自己。 ”如上段节选所示复活所表现的主要是个人在社会中逐渐失去自我,自制力下降,成为自己所厌恶的形象的痛苦感与希望救赎的愿望,这是人性的悲剧,趋于享乐,趋于安逸,趋于大众。(二)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则是从另一个方面传达出悲剧色彩,故事场景设定在 1482 年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内容围绕一名吉普赛少女艾丝美拉达和有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展开。15 世纪的巴黎愚人节
9、,被当做“愚人之王”的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第一次见到了艾丝美拉达,当晚他劫走艾丝美拉达,后事情败漏,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艾丝美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她的嘴边,使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后来艾丝美拉达得罪副主教被处死,卡西莫多将副主教退下钟楼,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遁入墓地。书中着力凸显吉普赛少女热爱美好,向往光明,却因美貌处处遭人算计的无奈,卡西莫多心地善良,却因丑陋遭人嘲笑,整蛊的愤怒,以及穿着光明白衣却内心丑陋的权贵们的凶狠残暴。雨果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笔调将人在世俗面前的渺小刻画的淋漓尽致,他们渴望接近美好,但结果却是被
10、黑暗吞灭,是个体抵抗社会黑暗的悲剧。(三) 红楼梦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说:红楼梦一书与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那么红楼梦究竟悲在哪里呢?首先,是贾宝玉的“仕途之悲” ,在外人眼中,他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公子,是贾母乃至贾府上下的掌中宝,但是用贾宝玉自己的话说:“家里虽有钱,我却做不了主,动不动就是这个拦着,那个劝着,只有这一幅画,几个字才是我的。 ”宝玉不爱做官之道,维喜脂粉堆里扎堆,是个时代的叛逆者。他的所作所为,是家庭不能接受的,官宦之家需要维持繁荣,必要官职爵位不断,尤其是像宝玉一样的嫡系宗孙,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意志,行动做事要考虑家族利益,所以他
11、只能像父辈一样成为朝廷大员,可以没有作为,但要深谙官场权术之道。这恰恰也是贾宝玉所憎恶的,湘云曾经也劝说宝玉走仕途之路,宝玉很不客气的说:“那姑娘快去别处坐坐,小心我这脏了你的仕途学问。 ”但是就算厌恶仕途经济,身在权利中心宝玉也难逃权术,势力的影响,家族败落后只能遁入空门。这是他不得自主人生的悲哀。其次,大观园中的一众女性的生活也是极其约束的,她们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作为权利交换的角色,嫁人了却人生。黛玉是封建社会的反叛子,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公然举起自由自主的大旗,她抗击了命运,却也只能是以生命的代价,她的悲剧是所求不得,反抗无门之悲。与她相反的是薛宝钗,她聪明识礼,却自云守拙,接受封建社
12、会给她的安排,却也是“到底意难平” ,她是封建识礼的顺从者却也终被封建势力蚕食。她的悲剧是顺从之悲,被自己所坚信的信条打败,失望而迷惑。三、中外名著中悲剧色彩异同点及总结中外名著中的悲剧色彩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所求不得,像聂赫留朵夫的自赎感,艾丝美拉达的生存愿望,宝玉的自由,黛玉的尊严,他们倾尽毕生精力所追求的都是不可得的。但是中外名著中的悲剧色彩有更多的差异。首先,西方悲剧色彩名著中人物拥有对美好未来的信念,他们失败过,失望过,却总想让好的方面发生,聂赫留朵夫为救赎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不断救赎冲淡心中的罪恶感。而中国作品中,着重描述的是悲惨的过程,仿佛结局是既定的,就像红楼梦开篇的判词,金陵十
13、二钗的命运已被设定,任何挣扎都没有意义。读者看后多产生厌世心理,抱怨心理,而非抗争改变黑暗的冲动其次,中国的悲剧多为以爱情为代表的美好事物毁灭性的悲剧,如中国十大悲剧:窦娥冤 汉宫秋 赵氏孤儿 琵琶记精忠旗 娇红记 清忠谱 长生殿 ,多以爱情悲剧为主。西方则是在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价值的抗争路上所产生的悲剧。如经典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塞罗 、 李尔王和麦克白 ,则是比较综合,比较全面的人生悲剧,不局限在某一领域,如李尔王 ,描写一个国王遭受女儿、部下得背叛,最后家庭破裂,国家易主的命运。最后,中国悲剧作品多是受到反面势力的侵害遭受悲痛,而西方悲剧多事主人公内心出现问题,被自己的恶果侵蚀等情况。所以,中国悲剧赚眼泪,主人公过度完美化,因为被嫉妒无缘无故的让所谓的“坏人”迫害,西方悲剧现实性较强,强调人做事的因果关系,有抗争,有反思,不是“惨” ,而是“悲” 。参考文献:1鲁迅.再论雷锋的倒掉J.雨丝.19252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 迪克瑞利.开演莎士比亚.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