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39742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七章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沙漠地区的土壤及地貌五节:沙漠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沙漠地区的非地带性土壤、我国沙漠地区的土壤分区、沙漠地区的土壤资源、我国沙漠地区的地貌。第一节 沙漠地区的地带性土壤荒漠土、干旱土。一、荒漠土(一)荒漠土的概念、分布、成土 过程及其特征1、概念荒漠土:也称漠土、漠境土,系指在漠境地区所发育的地带性土壤。2、分布荒漠土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漠境地区,世界荒漠土约占大陆面积的 l0,主要分布在 6 个地区。非洲撒哈拉大荒漠:620 万 km2;大洋洲荒漠 280:万 km2 ;中亚大荒漠:220 万 km2 ;阿拉伯大荒漠:120 万 km2 ;南美洲大荒漠:万 100km2 ;美国西南部大荒

2、漠:90 万 km2 。3、荒漠土成土过程的特点生物累积过 程显著削弱(与干旱土相比),缺乏明 显的腐殖质层。荒表面发生了明显的漆皮化、龟裂化 过程,并形成特有的荒漠结皮。土体很薄,并表现为“原始性”。由于降水稀少,土体中各种元素基本上不发生移动或移动极弱,CaCO3在表层聚积,较易移动的石膏和易溶性盐类也淋洗不深。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比 较明显,从上到下依次 为:聚集石灰的表层、石膏聚集的中层和累积易溶盐的底层。“三化一积累 ”:漆皮化、龟裂化、砾质化和碳酸盐的表聚化,以及石膏易溶性盐分的累积是荒漠土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4、荒漠土的共同特征土壤的组成与母 质非常近似,腐殖质含量很低,通常在 0

3、.5或 0.3以下。地表多砾石、龟裂,土壤表 层为孔状结皮层和结皮下的鳞片状层;亚表层具有“黏化”和“ 铁质化”的红棕色紧实层。土层中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的易溶性盐类。(二)我国的荒漠土我国沙漠地区的荒漠土广泛分布于西北干旱地区,以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西部最为集中,区内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在 200mm 以下,不少地区 还不足 50mm,植被稀疏简单,有些地段甚至无高等植物,植被覆盖度一般在 10以下。我国荒漠土可分为三个地带性土类:棕漠土:代表暖温带的荒漠土壤灰棕漠土:代表温带的荒漠土壤灰漠土:是温带荒漠边缘的过渡性土类,它反映荒漠土壤略较湿润的形成特点,既有荒漠土壤成土过程的特征,又兼

4、有草原土壤形成过程的表现。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二、干旱土干旱土分类概述、干旱土的分布及其形成特点。(一)干旱土分 类概述干旱土作为土纲是美国土壤分类第七次草案(1960 年)最先提出的,干旱土的定义是指具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淡色表层和若干诊断下层的诊断特性的土壤,1961 年联合国粮农组 FAO 与教科文组 UNESCO 草拟的土壤分类体系认为:干旱土系指半干旱的干旱土壤(灰钙土和半漠境土)。我国于 1991 年正式出版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书中区分出干旱土纲,下 设 4 个亚纲,11 个土类。(二)干旱土的分布及其形成特点干旱土是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干旱土主要包括:棕钙

5、土、灰钙土。棕钙土:为温带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灰钙土:为暖温带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灰钙土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墨西哥腹地沙区、南美洲阿根廷北部沙区及非洲沙漠最北端,在欧亚大陆以前 苏联中亚细亚地区面积最大。棕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陆温带荒漠边缘地带,其中以欧亚大陆荒漠草原地带的面积最大。形成特点: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土壤形成过程,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积化过程。以物理风化为主,有时地表或地下有碳酸盐可溶性盐类的积聚。干旱土壤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气候条件较干旱,土壤受淋溶作用较弱,土壤下部均有明显钙积层,交 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 有机质主要以根系的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含量自表 层向下逐渐减

6、小。 土壤反 应为中性至碱性。(三)我国的干旱土棕钙土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两河流域。灰钙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青海高原东部、北疆伊宁盆地。第二节 沙漠地区的非地带性土壤盐碱土、风沙土、草甸土一、盐碱土1、世界盐碱土的分布2、盐土指受中性钠盐(主要指 NaCl 和 Na2SO4)影响的土壤,地表层含盐量0.6时,即属于盐土。不同盐分对植物的危害不同,不同盐分种类构成盐土含盐量的下限不一:氯化物盐土下限为 0.6,硫酸盐盐土为 2,氯化物和硫酸盐混合类型的盐土为 1左右。积盐的原因:气候:蒸发降水、表层聚积淋洗;地形: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表水汇集于低洼处;水文

7、地质:地下水流滞缓,含盐高上升至地表而致;人类活动:不合理的灌溉等;土壤母质、生物等因素3、碱土碱土:受能起碱性水解作用的钠盐(主要是 NaHC03 Na2C03 Na2Si03 亚硅酸钠)影响的土壤。碱土呈强碱性反应,PH 值 可高达 9 或更高。其中的易溶性盐处于淋溶状态交换性钠含量高(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 20以上);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均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潮湿时泥泞,干时板结坚硬,耕性差;碱土具有特殊的剖面构型,由上至下以次为:淋溶层:一般是灰色或浅灰色,片状或鳞片状结构。碱化层:呈褐色或近于褐色,为圆顶形的柱状结构。盐化层:易溶性盐含量很高,块状或核状结构。母质层二、风沙土风沙土相

8、当于美国的沙质新成土,属于联合国分类的粗骨土。风沙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和沙地中,横跨东北、华北及西北 9 个省( 自治区),面积 74 万多 km2。实际是指沙质荒漠和东部的沙地。风沙土形成特点:成土作用微弱,并经常被风蚀和沙埋作用打断。吹蚀和堆积使得风沙土的成土过程很不稳定,很难形成较为成熟的剖面,一般只表现腐殖质层和母质层,缺乏明显的淀 积层,并 经常出现一层 或多层的埋藏土层。土壤有机质积累少,缺乏物理黏粒,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母质 的性状。三、草甸土草甸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河流泛滥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湖、 滨海的低平地区。我国草甸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华北平

9、原、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河谷平原沿河两岸。草甸土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和潴育过程。第三节 我国沙漠地区的土壤分区中国自然地理概论一书中指出,中国“土壤地理区域 ”有下述 10 区:黑色石灰土区;铁铝土区;强淋溶土区;始成土区;淋溶土区;灰化淋溶土区;黑土黑钙土区;栗钙土区;干旱土荒漠土区;高山始成土干旱土区。属于沙漠地区的有下述两个土区:干旱土荒漠土区、栗钙土区。一、干旱土一荒漠土区本区位于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海流图 41.5oN,108.6oE,包头西北 180km 处)鄂托克旗固原一线以西,北起阿尔泰山,南达昆仑山,包括内蒙古西部以及宁夏、甘肃、青海的一部分和新疆的全部

10、。表现地带特点的土壤类型为干旱土和荒漠土。除地带性土壤外,有沙质粗骨土、潜育土和大面积的盐土、冲 积土。境内高原山地的土壤有栗钙土、黑 钙土、始成土、灰色土、灰化淋溶土、荒漠土和冻结粗骨土、冻结 潜育土等等。这些土壤在不同的山地组成不同的垂直带谱。本区划分为 16 个亚区内蒙古高原西部普通干旱土和淋溶干旱土亚区;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黄土高原西北部淋溶干旱土和石灰性潜育土亚区;青海湖一茶卡盆地淋溶干旱土、普通栗钙土亚区;阿拉善一河西走廊普通荒漠土、沙质粗骨土亚区;诺敏戈壁石膏荒漠土亚区;北疆北部平原普通干旱土、普通栗钙土亚区;准噶尔盆地淋溶荒漠土和沙质粗骨土亚区;伊犁河流域淋溶干旱土、普通栗钙土亚

11、区;东疆间山盆地石膏荒漠土、石膏盐磐荒漠土亚区;塔里木盆地石膏荒漠土、盐土和沙质粗骨土亚区;柴达木盆地普通荒漠土、盐土亚区;阿尔泰山栗钙土、灰色土、灰化淋溶土亚区;准噶尔盆地西部间山盆地淋溶干旱土、栗钙土亚区;天山荒漠土、始成土亚区;昆仑山一阿尔金山荒漠土、栗钙土亚区;祁连山干旱土、始成土亚区。二、栗钙土区本区占有松辽平原西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以及山西省恒山以北部分。本区是我国著名的草原地区,属于草原土壤。主要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还有沙质粗骨土、潜育土、 盐碱土、黑钙土和始成土分布。本区分为 3 个亚区:西辽河平原钙质栗钙土、潜育土和沙质粗骨土亚区;内蒙古高原东部普通栗钙土

12、、淋溶栗钙土亚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钙质栗钙土、沙质粗骨土亚区。第四节 沙漠地区的土壤资源沙漠地区土壤资源的特点、沙漠地区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一、沙漠地区土壤资源的特点(一)土壤类型 较多有地带性的干旱土和荒漠土,还有非地带性风沙土、盐碱土、草甸土和沼 泽土等。沙漠地区山地的土壤类型。(二)低质量的土壤 资源比例大全世界荒漠土面积为 28 亿 hm2,占世界土地面 积的 20.1,其中可耕地1400 万 hm2,仅占该类型土壤面 积的 0.5。沙漠地区的土壤多数土层薄,质地粗,有机 质和水分含量低,表层或亚表层常有钙积层和石膏层,甚至 砾石裸露。 还有盐碱土。(三)开发潜力大例如,新疆

13、面积 160 多万 km2,现已开垦的面积只占总面积的 2.67。二、沙漠地区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1干旱;2土壤风蚀及沙化;3土壤盐碱化(二)对策1发展灌溉;2改良盐碱土;3防止风蚀,治理 风沙;4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机械组成第五节 我国沙漠地区的地貌一、我国沙漠地区的宏观地貌高山、盆地、台原;特征:高山与盆地相间,形成了荒漠盆地地质地貌结构模式;二、风沙地貌风蚀地貌:地表物质被风吹蚀走后形成的地貌,如风蚀雅丹、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风积地貌是指被风搬运的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跌落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主要指各种类 型的沙丘和沙堆。三、沙丘类型划分1、根据沙丘形态特征划分教材列出 9 种沙丘类型。借助沙丘形态学习辨识方向。沙丘类型划分:依据沙丘活化程度分为:2、根据沙丘流动程度划分流动沙丘植被盖度10%、半固定沙丘植被盖度 10-29%、固定沙丘植被盖度30%。四、沙丘密度等级划分 沙丘密度 沙丘面积/ 所在地段总面积 80 为极稠; 50 80 为稠密; 30 50 为中密; 10 30 为稀疏; 10 为极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