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近代科技期刊史(1833-1949),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张 冰,研究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史的意义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在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记录和整理了我国早期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资料,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打下了第一块基石。研究其发展演化,既可了解近代中国大部分传统科学被西学取代的过程,还可见证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通过总结我国期刊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鉴往知来,对当代中国期刊的战略调整、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近代科技期刊研究现状,1997年,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姚远主编)。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的第一部专著。2007年,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 (姚远主编)。是第
2、一部较全面论述中国科技期刊的专著。 2本专著主要研究的期刊皆侧重于北京、上海,有关广东科技期刊的研究内容较少。,广东科技期刊在中国近代期刊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是最早传入西方现代报刊形式的地区之一,一批在中国期刊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期刊创立于广州。 1833 年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文理综合性期刊,该刊在中国期刊发展史上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1880 年创办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创刊的医学期刊之一,是最早的西医期刊。 到辛亥革命时期,广州的期刊事业更是蓬勃发展。,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年)广东近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科学传播研究(1833-1949),项目
3、研究方法与路线,(1)通过整理资料,挖掘史料,形成一份较系统全面的广东近代科技期刊名录,主要包括刊名、出版者、创刊年月、刊期等信息。(2)选取广东近代科技期刊中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标志性期刊作为代表期刊进行个案分析,内容除名录中的基本内容外,还包括办刊宗旨、主要内容、栏目、代表性论文分析、重要科学技术经此刊的传播情况、期刊编辑思想、出版管理等。(3)通过广东近代科技期刊个案分析,揭示其发展及科学传播特点,勾画出其发展路径及科学传播轨迹。,广东省近代科技期刊发展的4个阶段,1833-1911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 (晚清)1912-1936 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 (民国初期)1937-19
4、44 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 (解放战争时期),各时期创刊的期刊数量及代表期刊,1833-1911 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 10多种(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西医新报)1912-1936 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前 150多种(自然科学)1937-1944 抗日战争时期 40多种 (大地)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50多种 (珠海学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1833年7月25日(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九日)创刊于广州。创办人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月刊,每期约20页码,大小相当于现在的32开本。18
5、33.7-1839.9,共出版了39期。国内尚末发现有藏本。1994-1995年,黄时鉴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发现39册藏本(6本为复本,实有33期)。1996.6中华书局出版这33期的影印本。,晚清中式衣着的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tzlaff,18031851)。德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31年来华,1833年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4年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翻译。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国侵略军在舟山活动。1842年参与签订南京条约。,东西洋考原刊封面及目录,东西洋考发表的科技内容,地理学:最为丰富,在其史记、地理、专文或新闻等栏目中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
6、学的内容。涉及20多个国家或地区。近有东南亚、印度、泰国,远有法兰西、荷兰、瑞典等。发表有东南洋并南洋图、大清一统全图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哦罗斯国通天下全图、地球全图之总论、北痕都斯坦全图、欧罗巴列国版图等地图。,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所载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1833年8月号“新闻”栏内所载新考出在南方大洲一文,是关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国家南极探险取得重大进展后最早的中文报道。马可波罗来华的最早中文报道:道光丁酉年(1837年)五月号所载欧罗巴列国之民寻地论一文中关于“元兴初年间,意大里国有二商贾,赴于北京”,为马可波罗第一、二次来华的混谈,为马可波罗来华的最早中文报道,过去以为1874年
7、中西闻见录第21号所载映堂居士元代西人入中国述为最早报道,显然有误。,除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内容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还发表有动物地理、地震、火山等消息。这些有关各国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地图知识的介绍,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人认识世界,促成新的世界观,显然是有益的。被称为清代知识分子中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魏源,其开近代研究世界史先河的名著海国图志中引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所发表的全部35篇世界地理文章的半数以上。这在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技术 1834年5月号所载“火蒸水气所感动之机关”,即关于蒸汽机工作原理的介绍,是有关蒸汽机的最早中文资料。 1837年4月号新闻栏内所
8、载气舟,报道欧洲热气球的发明,这虽与1783年法国蒙戈费兄弟 (JosephMichel Montgolfier,17401811年)发明热气球并实施飞行已隔54年,但却是中文报道的最早文献记载。,医学:有本草目、广东省城医院、察视骨节之学、医院、医家等。其中1835年6月号与1837年2月号所载的广东省城医院略述广州有耶稣门徒开医院。这些文章报道了美国医生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9年)在广州开设的私人医院的情况。第一次介绍了西方医院制度,包括门诊、住院等,还称粤、闽、浙、赣、苏、皖、晋各省居民均有来求医者。该医院以眼科见长,另也长于“割瘤、瘊、疣、赘、腐骨之疽”等,从中
9、可大致了解伯驾所治病的种类。这无疑是了解西医传入中国初期,中国人疾病史的珍贵史料。这是中国第一次有关西医医院的报道。,西医新报,1880年(光绪6年)在广州由美国传教士医生嘉约翰创办。广州博济医院出版,季刊,年出4册,第8期后停刊。国内最早的西医学期刊。每期共八页,全中文大号杂志格式,有封面及目录。国内学术界尚未发现有西医新报原始文献。只能通过他刊的原文转载,探讨西医新报的编辑出版情况。,西医新报创办者及出版单位,西医新报的主办机构博济医院,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西医教会医院之一。它的成立积极推进了西方新医术传入中国的历程,使原有的中国传统医学饱受冲击、融合,开启了中西医相结合模式的探索,有力地
10、拓宽了中国医学发展的领域,博济医院对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医新报的创办者嘉约翰,是奉行医学传教的坚定践行者,是近代中国西医教育的奠基人,在中国医史及在中国近代引入西方文化科技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开创了中国医学史上无数个第1。他不仅致力于行医救人,将西方医学技术传入中国,而且通过出版期刊,也将西方医学理念引入中国。,西医新报创刊后的有关报道,花图新报在新出西医新报中,提及办刊背景“美国耶稣教长老会嘉约翰医生来广东省城传道已历二十余年,设立施医院,所医人数按年不下二万余,诚善举也,今先生以中国各新报虽已林立,而于医理则未尝言及”,并强调 “特创西医新报载明各种病源,与夫诸般治法,以及
11、药味之真伪,医症之器具,并附各种简方,以便疗治杂症”,可见,传播西医知识是西医新报之要,并指出“凡有心医学者,宜购而阅之,以增识见”。中国评论报道:“此系一种医学杂志,专为华人而设。报纸共八页,大号杂志格式,有封面及目录,全属中文。在发刊词中,用简洁文言,说明杂志之益,医志尤为重要,并述西医比较中医的优越”。并披露第一号有短论文14篇,目录为:论医院;中国行医传道会;内科新说;方便医院之情况;烫伤之治法;真假金鸡纳霜;初起之眼炎;大腿截除术;上臂截除术;肉瘤奇症略述;论血瘤;癫狂之治法;论内痔;论外痔。,西医新报传播的医学知识,从门类看,涵盖了内科、药理学、五官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病学、肛肠
12、科等相关西医知识;从内容来看,则不仅仅是具体医学知识的传播,亦包括对西医医院的宏观描述,以及西医学术年会的盛况,以便华人从感性层面更了解西医院。,西医新报的问世,不仅仅是为当时还处于蒙昧状态的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治病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给当时初受启蒙的国人一种新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冲破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束缚,从而引发了彼时国内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并一直延续至今,这对于西医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具有特殊的贡献,亦是在西医扎根中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科学(Science Journal)又名: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1928年3月创刊,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编辑,中山大学出版发行。7
13、卷4期后停刊。1948年3月复刊,卷期另起,仅出1期后停刊。共出8卷29期。自然科学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高校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的诞生。学术水平远高于同时期的社会其他机构与团体创办的同类型期刊。,大地(The Earth),1937年1月创刊于广州,地质学月刊。国立中山大学地质学会编辑出版发行,陈国达主编。第1卷出7期,1937年7月出至1卷7期后停刊,1940年复刊,但仅出2期即停刊于1940年2月。总计出版9期。是我国第一份地质学方面的大众科普读物。创办者力求将地质学推向普罗大众,刊物以普及地质学知识为主,取材务求通俗,文字浅显易懂。,何杰的“发刊词”中强调:“利用浅易的文字,发行这大地月刊”。陈国达在“本刊的使命”中也一再强调大地的“通俗”,表明:“大地在目前虽是供给一般中学生以及没有学过地质学的一般人读的刊物,在不久的将来,便会使小学生也能看得懂”。,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