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诗落叶 (大班)作品赏析:这首散文诗洋溢着欢乐、轻快的气氛。作者从孩子的视野出发,赋予“树叶”以各种各样的用途。在小诗中,树叶是蚂蚁的小船,是小鱼的小伞,是小虫的小床。作者以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拟人手法勾画出一幅秋天落叶图,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小读者进入“秋“的美好意境,并在欣赏的同时利用已有的有关秋天的知识,展开联想的翅膀进行设个仿编。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掌握散文诗结构及句式特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2.能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3.尝试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仿编。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象,使幼儿熟悉秋天动植物的特征及主要变化。2.根据散文诗绘制的图
2、片或 PPT。活动过程:活动一 初步学习理解作品一、创设情境以引出作品教师提问:“秋天到了,树叶飘落到了地上,小朋友,如果你们是小动物,会拿树叶做什么呢?”待幼儿回答后,教师说:“秋天天气冷了,聪明的小动物们到底会拿树叶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初步学习理解作品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散文诗(可朗诵二遍) ,朗诵后提问:(1)小虫子看到树叶,它用树叶做什么呢?(2)小蚂蚁看到树叶,又是怎么做的,它把树叶当做什么?(3)小鱼看到树叶,心理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4)小燕子看到了树叶,它大声地说了什么?2.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小虫为什么要把树叶当床,小蚂蚁为什么要把树叶当船,小鱼为什
3、么要把树叶当小伞。并让幼儿用动作表示“躺在上面、藏在里面、坐在里面” ,以理解桔子的意思。3.难点的突破:小燕子看见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为什么说“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4.教师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和自己结合图片朗诵散文诗。5.启发幼儿想象:树叶还会飘落在什么地方,秋天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看见落叶又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想象,以加深对作品意境的理解。三、小结教师评议,鼓励幼儿的大胆想象和用词。活动二 绘画“落叶” 、粘贴“落叶” 深入理解作品一、复习散文诗,请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准备)二、教师激发幼儿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作品内涵的愿望(激趣)三、教师交代绘画和粘贴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材
4、料1教师应提供的材料: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及落叶和粘贴材料。2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3鼓励幼儿将散文诗的内容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出来。4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添加其他动物形象和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四、幼儿讲述画面1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内容同桌讲述,教师巡回指导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2请 12 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师幼评议。五、拓展延伸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区,激发幼儿继续欣赏、朗诵的意愿。活动三 仿编散文诗落叶一、准备引导幼儿复习散文诗落叶 ,对原诗的内容、结构及语言特点有较清晰的认识。然后请幼儿讲述自己绘画或粘贴的“落叶” ,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二、讨论与示范1教师采用提问的方法
5、,组织幼儿讨论。如树叶飘啊飘,还会飘落在哪里?被那个动物看见?它又用树叶做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2教师示范我们学散文诗的句子说一说好吗?“树叶落在地上,小白兔跳过来,衔在嘴里,把它当做饼干。 ”三、幼儿想象与仿编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各种形状不同的树叶,让幼儿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仿编。2鼓励幼儿大胆模仿。不仅仿编地点、人物、 ,还要仿编人物的对话和心理体验,以提高其思维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3师幼朗诵自己仿编的作品,然后评议。(1)语言的使用,如动词“爬” 、 “游” 、 “飞” 、 “跳” ,句子“藏在下面” 、 “站在上面”等。(2)想象力的使用,鼓励幼儿仿编内容的与众不同。四
6、、串联与总结1将幼儿仿编的诗句加在原散文诗的后面(小鱼句后面) ,在音乐的伴奏下,辅助以恰当的肢体语言,师幼共同朗诵,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2评议活动情况表扬活动中仿编比较完整的幼儿,对仿编与众不同的幼儿给予鼓励,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语言角的墙上,有时间再朗诵给好朋友听,结束活动。附原文 散文诗 落叶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做小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活动反思:本活动目标具体、重点突出,目标的确立符合文学作品活动的要求。从整个活动方案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借助了直观教具,运用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作品;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体验作品;通过仿编作品,迁移作品经验。三个由浅入深的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欣赏散文诗、绘画、粘贴并讲述作品内容、仿编诗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体会到了诗歌的情感和优美意境,挖掘出了设个的深层信息,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本活动方案另一个巧妙之处在于三个层次活动的设计。三个层次活动清晰、重点突出,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内容。但同时,每个活动又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欣赏、领会作品内涵,并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从而保证了总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