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 2 发作突然 ,数分钟达到高 峰 ,一般 24h 内缓解 ,病史中至少有 2 次短暂发作并伴随以脑干为主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 3 短暂发作的间歇期不能有异常神经症状和体征 (患者以前已有脑梗死者例外 ) ; 4 具备下列症状和体征至少 2 3 项以上 (单一症状或体征不能诊断为 VBI ): 眩晕、恶心、呕吐 + 眼震、复视等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共济失调。枕部头痛 (并发皮质盲或同向偏盲、象限盲 )。单 (双 ) 侧痛觉减退或感觉异常、口周麻木。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下肢或四肢无力 (包括猝倒发作 ) 。头晕、不稳。突发耳聋。发病后 2 4 h 内 ,DWI 或 PWI、 SPE
2、CT、 PET 等检查 ,可能发现与本次发病相关的缺血病灶。椎动脉 B 超、 BAEP、 ENG、 TCD 等精密仪器检查有相应的改变 ;MRA、 DSA 可显示椎 -基底动脉的狭窄、先天变异或畸形。 5 已排除全身性疾病 (低血压、贫血、血液病 ,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血管炎、癫痫发作等 ) 因素 。 景改萍 ; 唐建良 ; 【英文作者】 JING Gai-ping; TANG Jian-lia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Kangci Hospital;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xing 314500; China; 【
3、作者单位】 嘉兴康慈医院神经内科 ; 【文献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编辑部邮箱 2009 年 05 期 期刊荣誉: ASPT 来源刊 CJFD 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眩晕 ; 临床分析 ; 【英文关键词】 Vertigo; Clinical analysis; 【摘要】 目的总结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 243 例眩晕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结果前庭系统病变所致的眩晕最常见 ,本研究中前庭系统性眩晕占 92.59%,其中前庭中枢性眩晕所占比例最大 ,占 83.54%,其次为前庭周围性眩
4、晕 ,占 9.05%;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占 7.41%。脑血管病性眩晕占前庭中枢性眩晕的多数 ,为 80.66%,其中后循环脑血管病性眩晕占79.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占 66.67%。结论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 ,涉及多学科多系统 ,尤其是神经系统 ,对于原因不明的眩晕者 ,应选择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 CT、 MRI 等 ,并跟踪观察 ,避免误诊误治。 1 景改萍 , 唐建良 . 眩晕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09, (05) :417-419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眩晕诊断价值的 探讨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作者】 景东华 ; 张金华 ;
5、 王荣 ;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医学心理科 ; 陕西延安 ; 【文献出处】 临床荟萃 , Clinical Focus, 编辑部邮箱 2004 年 01 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 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 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 ; 眩晕 ; 椎 -基底动脉 ; 【摘要】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CD)监测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流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 5 6 例 ,眩晕患者 5 0 例 ,TCD 常规检查椎基底动脉及转颈对基底动脉流速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随年龄增加 ,椎基底动脉
6、流速下降 ,尤其转颈时下降更明显 ,眩晕患 者转颈前后流速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转颈后基底动脉流速下降 2 0 % ,即为异常 ,对眩晕诊断有价值 ,存在椎动脉狭窄等病变的可能性 【 DOI】 CNKI:SUN:LCFC.0.2004-01-016 【更新日期】 2005-08-19 【分类号】 R445.1 【正文快照】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病因复杂 ,其中椎 基底动脉缺血 (VBI)是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基底动脉存在变异 ,尤以双侧椎动脉管径不相等者占 74 % ,因此评价其循环状态时 ,以基底动脉为主要观测指标。由于头颈部转动可导致 VBI ,产生眩晕症状。我们采用 TCD 观察
7、基底动脉流速的 1 景东华 ,张金华 ,王荣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眩晕诊断价值的探讨 J. 临床荟萃 , 2004, (01) 8 摘要:背景:颈性眩晕是耳鼻喉科和脊柱科常做的诊断,假设不存在血管方面的机制。文献中报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颈椎制动和脊柱的手法治疗。 目的:描述颈性眩晕患病人群的特征,并观察应用一种特殊的保守治疗模式草案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耳鼻喉检查室从头晕的患者中选择出 50 例颈性眩晕 的病人。诊断依据于特殊的标准和神经耳科学的检查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一种治疗方案,包括:脊柱操作、受累肌群的手法治疗、电止痛治疗、迷路镇定、表面肌电图生物反馈和锻炼计划。观察眩晕主诉的演变过
8、程和相关的肌骨骼功能障碍。 结果: 93患者有肌肉骨骼方面的主诉,主要是颈部疼痛、肩部放射痛和紧张性头疼。肌骨骼症状的平均病史为 7.5 年,而治疗前眩晕症状的病史为 52 天。治疗期平均为 5 个疗程 41 天。在治疗末期, 60的患者眩晕症状消失, 20的患者眩晕持续改善。根据观察,患者肌骨骼方面的症状: 26.7的患者症状消失, 60的患者症状缓解。 结论:在人群调查中发现:慢性、无创伤的颈肩部功能障碍是颈性眩晕引发和持续的因素,接受包括多种模式的保守治疗草案的颈性眩晕患者有持续的改善。需要进一步的对照研究确定其有效性。 摘要:颈部传入冲动不仅协助眼、头、身体的协调,而且影响空间方位和姿
9、势的控制。这意味着这些结构受刺激或发生损坏可以导致颈性眩晕。事实上,在动物试验中单侧局部麻醉上颈椎背侧神经根可以产生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而在人体只有共济失调没有眼球震颤。如果颈性眩晕在实验条件以外存在,它会明显的以共济失调和步态失稳为特征而不是以明显 的旋转性或线性的眩晕为特征。在确定头晕和不稳的颈部疼痛症状为颈源性之前必须首先排除神经学、前庭、心理等方面的疾病。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症状还只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还需要可靠的临床实验去证实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摘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眩晕可由颈部的紊乱导致,无论是通过颈部的本体感受器还是椎动脉的血液供应。但是,确定某一特定患者的眩晕为颈源性的却十分困
10、难。 “颈源性眼震 ”已经被作为一种诊断线索。但是本文讨论的评论性分析增加了其可靠性的可疑性。众所周知的例子是颈部旋转性眼震,事实上似乎是一种 “正常 ”的颈眼反射。它的 不稳定性和低获得性使它仅在 50的个体中存在。减少的前庭冲动和加强的颈部本体感受冲动有助于它的出现。从这方面考虑颈部旋转眼震的出现仅说明颈部因素的参与而不能说明眩晕是颈性的。要得出眩晕由颈部因素参与的结论需要其它一些相关的颈部数据。 摘要:背景:一般认为颈椎的强直性改变导致眩晕。导致颈性眩晕的机制是很有争议的。本文主要强调眩晕的流行情况和其它前庭耳器对眩晕患者的影响,并为在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鉴定基础。 方法:在伊巴丹大学专科
11、医院耳鼻喉门诊发现的有颈椎病的影象学根据的眩晕的患者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 53 例患者有眩晕的症状并且有颈椎病的影像学根据,其中男 23 例( 53.5)、女 20 例( 46.5)。 11 例( 26)患者影像学检查正常, 32 例( 74)影像学检查异常。接受单调听力测试的 25 例患者, 40的正常, 60的异常。 20 个受累的耳朵中, 7 例( 47)患者右耳受累, 3 例( 20)患者左耳受累, 5 例( 33)患者双耳受累。高频受累的有 8 个( 40),低频受累的有 2 个( 10),全部受累的有 10 个( 50)。听力水平丢失范围为 30 90分贝,平均双耳
12、为 43 (+/- 8.5)分贝。 结论:我们 提倡对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早期进行多学科的治疗。 摘要:颈源性头晕的诊断以有颈椎病理变化的患者出现伴有颈部疼痛的眩晕和共济失调为特征。对于一个骨科和前庭康复专家来说诊断和治疗一位表现为颈椎功能障碍伴有头晕主诉的个体可能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经历。本文的目的是回顾颈源性头晕的发生率和流行情况、历史背景,以及颈源性头晕潜在的可能的病理生理变化。另外,我们总结了由于颈椎疾病导致的头晕的诊断标准、评价和治疗。颈源性头晕的诊断根据于:伴有颈部疼痛的平衡失调和眩晕等相关症状,并排除其它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前庭功能实验诊断的前庭 病变。一旦诊断正确,颈源性头疼可以应用
13、联合手法治疗和前庭康复疗法成功治疗。我们以 2 例诊断为颈源性头晕的患者为例说明关于它的诊断的临床决策程序。 摘要:据我们所知,大量的关于上颈椎疾病是导致眩晕或听力损害的一个原因的意义的研究是不存在的。我们检查了 67例表现为头晕症状的患者的颈椎。在骨科检查之前首先排除由于耳鼻喉和神经系统导致的眩晕。从上述患者中选出 50 例患者进行研究。我们应用总结的物理治疗草案并随访三个月。 31 例患者属于下文提到的 A 组,被诊断为伴有上颈椎功能障碍。 19 例患者属于下文提到的 B 组,没有上颈椎功能 障碍的征象。颈椎功能障碍根据 Bischoff 描述的进行确定。在 A组 C1 水平功能障碍的有
14、14 例患者, C2 水平功能障碍的有 6 例患者, C3 水平有 4 例患者。有 7 例患者一个以上的上颈椎运动阶段受累。功能障碍通过运动和手法操作治疗。不考虑首次就诊时颈椎的发现, A、 B 两组病人都接受全面的门诊物理治疗。在 3 个月随访期末, A 组中有24例( 77.4)患者报道主要症状改善,有 5 例眩晕症状完全消失。 B 组患者中有 5 例( 26.3)眩晕症状缓解;但是 B 组没有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我们认为上颈椎运动节段的功能检查对于眩晕的诊断和治疗非常 重要,因为在人群中上颈椎未治疗的功能障碍是导致头晕持续存在的常见原因。 摘要:目的:评价一个疗程的重复的轻微复位手法治疗
15、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治疗后制动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序贯的研究了 125 例患有先天性 BPPV 的患者。其中 50例患者只接受了一个疗程的重复的 PRM 治疗( I组)。其结果与只接受一次 PRM 治疗的 50BPPV 患者( IIb 组)和 25 例接受单次 BPPV治疗后围领维持头部向上 48 小时的患者( Iia组)的疗效相比较。结果: I组中有 56 例( 92)患者、 Iib组中有 40 例( 80)患者、 Iia 组中有 21 例( 84)治疗后 1 周复查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各亚组在治疗后都同样的出现恶心和平衡失调等症状但均可耐受。几乎所有
16、的 Iia组患者均认为术后限制活动非常不方便。结论:一个疗程的重复物理操作在临床上似乎优于单次操作而且容易耐受。附加的治疗后制动很不方便,应该摒弃。 摘要:目的:评价 Semont 方法治疗后半规管引起的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BPPV)的疗效,并评价各种因素对该方法疗效可能的作用。试验设计:门诊临床回顾性研究。患者: 278 例只接受 Semont方法治疗的有症状的单侧的后半规 管的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患者。干预措施:首诊时所有患者均接受 Semont 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则在随访期内重复使用该方法,时间间隔为 1 周。主要结果测量:如果患者在 30 天以内(最多允许 4 次治疗)眩
17、晕症状消失则认为患者治愈。结果: 90以上的患者在 4 次治疗以内治愈, 83.5的患者仅治疗两次就治愈。重复应用该方法时其疗效递减(首次治疗疗效为 62.6,第四次治疗疗效为 18.2)。首次就诊时的病史和 BPPV 的病因对该方法的疗效有显著的影响(分别是 P6 个月)或创伤后 BPPV 比没有上述因素的患者的恢复率要低 TCD 第四节 TTCCDD 在发作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以眩晕为主诉到神经科门诊或急诊就诊的患者不少,眩晕的原因很多, TCD 可以帮助识 别其中与缺血有关的病人。 一、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 后循环系统闭塞性病变: VA 的颅内或颅外段、 BA 和 SubA 起始段。由于椎
18、基底动脉的狭 窄性病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缺血 事件发生甚至危及到生命,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 TCD 检查不能确定(如未检测到狭窄的高流速血流,但有诸多疑点或血流速度异常减慢)者,应该 进一步行 VA 彩超、 CTA、 MRA 等检查,必要时 DSA 检查。颈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尤其 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后交通动脉开放或通过其他侧支如软脑膜侧支和胼胝体背侧动脉等吻合支供 应前循环;颈总动脉闭塞, VA 通过枕动脉向颈动脉系统供血,同样可以造成 VBI 表现。 二、颈椎病所致位置性缺血性眩晕 当前循环代偿通路受损时,继发于特殊体位的一侧或双侧 VA 梗阻时,可出现后循环 供血 不足。 TCD
19、监测双侧 PCA 在不同头位时的血流速度,有助于识别该情形下的短暂性动力学性 脑供血不足。位置性 VA 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是颈椎骨质增生,应用外科侧切手术可以治疗。TCD 最重要的诊断性发现是头侧向转动时, PCA 血流速度暂时性降低,头转回中立位时,流速回升。 TCD 有助于识别位置性眩晕中的真性位置性缺血患者,并可判断是否需要血管造影 利多卡因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老药,主要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当然也可用于一些局部麻醉。稀释后的利多卡因溶液静脉滴注往往能有效地控制急性眩晕发作。问 题是你有否考虑到引起该患者眩晕发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另外,你是否考虑到该患者有没有使用利多卡因的禁忌症。比如这名患者已存在着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在没有进行心电图检查前,你盲目地使用利多卡因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些暂时弄不清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眩晕发作的患者来说,笔者认为首选药物应该是对两类眩晕都有明显疗效的盐酸倍他啶 (抗眩啶 )此药对儿童和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有哮喘、消化性溃疡者,孕妇慎用。而对于非系统性眩晕患者,则应治疗身体其他系统的原发病。当然,对于系统性眩晕患者都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颅 内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