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总结:1.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合,其包括字母、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符合。2.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3.数据和信息的关系:信息与数据可以相互转化,数据经过处理才是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具体体现;而信息来源与数据。从上而下看,数据是从现实世界收集而来的,从下向上看,信息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决策或行动具有价值。4.系统:是内部互相依赖的各个部分,按照某种规则,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组合。5. U/C 矩阵:企业系统规划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矩阵中的行表示数
2、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 U 和 C 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实验和产生。6.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攻击,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7.数据字典: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数据流图中所有构成要素的工具,是所有成分定义和解释的文章集合,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文档。8.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开到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最终审查,是保证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最后的关口。目的,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9.ERP:一种先进的企业的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的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
3、,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10.MRP:指以 MRP 为核心的闭环生产计划于控制系统,它将 MRP 的信息共享程度扩大,生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享有关数据,组成了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模式,即制造资源计划。11.系统维护:主要内容有硬件维护,软件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等。12.企业信息化的特点:(1)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 (2)企业信息化带来了流程的变化。 (3)企业信息化引起组织变革,增加了组织弹性。13.诺兰模型的六阶段: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其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代的特征,后三个阶段
4、则显示出信息技术时代的特点。14.U/C 矩阵的作用:(1)完备性检验(2)一致性检验(3)无冗余检验15.系统设计的内容: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1)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2)设计每个模块的功能(3)设计模块间的调用关系。2,系统详细设计:(1)代码设计(2)数据库设计(3)输出设计(4)输入设计(5)系统界面设计(6)处理程序设计 3,系统配置方案设计:(1)设备选配的依据(2)计算机网络的选择设计(3)计算机硬件配置设计(4)计算机软件配置设计。16.代码设计的原则:(1)唯一性(2)通用性(3)可扩充性(4)简介性(5)识别性17.代码的主要种类:(1)顺序码(2)区段码(3)层次码
5、(4)十进制码(5)助记码18.测试的过程:(1)模块测试(2)子系统测试(3)系统测试19.系统转换的方式和缺点:(1)直接方式(有一定的风险) 。 (2)平行方式(很难实行)。 (3)逐步方式20.物料的需求类型:(1)独立需求:指对该种物料的需求与其他物料(或高层产品)的需求无关一般而言独立需求的物料是由于企业外部需求决定的那部分物料需求(2)相关需求:指对该种物料的需求是从对其他物料(或高层次产品)的需求中导出的,非预测型的部件,组件,零件,原材料。21.MRP 的基本原理:已知主生产计划,根据产品结构或称产品物料清单、库存状态等信息由计算机编制出各个时段各种物料的生产以及采购计划。2
6、2.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1.决策室 2.局域决策网 3.传真会议 4.远程决策网23.模块测试是对单个模块进行的测试,是系统测试的基础。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模块测试的基本方法有两种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1.黑盒测试模型 2.白盒测试模型5 种逻辑覆盖方法 1.语句覆盖 2.判断覆盖 3.条件覆盖 4.条件组合覆盖 5.路径覆盖)24.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 1.企业的资源拥有量 2.企业外部环境的稳定性25.CRM 产生的原因:客户资源价值的重视(管理理念的更新) ,客户价值实现过程需求的拉动,技术的推动。26.一条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自己的利润,它包括
7、所有与满足客户相关的环节,不仅仅是生产商和供应商,还有运输,仓储,零售和顾客本身。客户需求是供应连的驱动因素。两个节点:供应商和客户。其他重点:1.企业信息化: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及其管理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设备,辅以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化通信系统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实现通过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2.管理新系统开发: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快速高效地处理管理中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并输出能够帮助管理
8、者在管理决策中做出准确判断的信息。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的新生命周期法,是生命周期法的继承与发展,是生命周期法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结合,它使系统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4.原型法:指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实验而最终开发出来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5.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过网络和数据资源组成,能够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传递、维护和使用,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人机系统。6.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又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对组织总的信息系统目标、战略、
9、信息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计划。7.信息系统分析: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个或若干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的仔细地调查研究,确定新系统逻辑功能的过程。8.系统设计:目的就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物理方案,即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9.代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用数字、字母或其他字符来代替被处理的对象的名称、属性、状态等特征的字符串。10.系统转换:指以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过程,即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运行。11.决策支持系统: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信息系统,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
10、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提供决策水平和质量。12.商务智能:是建立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已有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或业务数据,甚至是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中各种数据,对企业运营状况、客户需求、市场动态等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13.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管理思想和现代计算机、通信、软件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基本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把有关市场和客户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共享并通过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务智能等技术处理有关客户属性、交易记录、购买行为、习性偏好等大量数据,从中提炼出有用信息,为企业销售、营销、客户服
11、务等工作提供全面支持。重点:1.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 (2)目的性。 (3)相关性。 (4)环境适应性。 (5)层次性。2.系统的分类:(1)按物质构成分为无机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 (2)按起源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 (3)按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4)按系统的状态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5)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3.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关键问题主要是:(1)企业最高层领导的支持。 (2)企业中层领导的支持。 (3)先进的 IT 技术保障。 (4)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与安全。 (5)对员工的培训。 (6)企业信息规划与战略规
12、划一致。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咨询开发和外购软件。5.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思想:自上而下,逐步求精。6.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阶段划分:(1)系统规划(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施(5)系统运行和维护7.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特点:(1)遵循面向用户的原则。 (2)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和设计、自下而上的系统实施。 (3)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4)工作文档标准化、规范化。(5)结构化和模块化。 (6)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8.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点:(1)系统便于实现(2)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3)系统可维护性好9.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缺点:(1)系统开
13、发周期过长(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在早期调查中就要充分掌握用户需求、企业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整个系统开发过程没有给开发方和用户方补充调查的机会10.原型发的基本思想: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前,在调查企业基本状况、了解用户基本需求后,快速构造出一个能够反映用户需求的、具备基本功能的、可运行的系统原型,使用户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以便判断哪些功能是符合要求的,反复进行,直至用户满意为止。11.应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过程:(1)做快速分析、明确用户的基本需求。 (2)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3)由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运行并评价系统原型。 (4)由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系统
14、原型。12.原型法的特征:(1)认识论上的突破(2)改进了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3)提高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对系统的满意度(4)降低了开发风险和开发成本(5)便于系统移交和用户使用。13.原型法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1)应用原型法需满足的条件(2)重视开发过程的控制(3)将原型法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4)应充分了解原型法的使用环境和开发工具(5)注意原型法的适用范围:中、小型信息系统开发。14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一)战略集合转移法: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步骤:(1)识别组织的战略集(2)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管理信息系统战略集。(二)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思想:抓住主要矛
15、盾,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到组织关键性的信息集合,去建立那些重点的信息系统。步骤:(1)了解企业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2)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4)明确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三)企业系统规划法:主要思想:用信息来支持企业运行,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目标。在总的思路上自上而下识别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2)定义企业管理目标(3)定义业务过程(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15.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1)从工作进程来看,系统分析是总体规划工作的继续。(2)
16、从工作范围来看,系统分析是局部的、详细的工作,而总体规划是面向全局的。(3)从工作深度来看,系统分析更具体、更细致地工作,而总体规划是战略的。16.系统分析的内容:(1)业务流程分析和数据流分析(2)优化系统(3)目标分析、功能分析、需求分析、条件环境因素和新系统方案分析。17.数据流程图的特征:(1)抽象性(2)概括性(3)层次性18.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依据“自顶向下、从左到右、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的基本原则进行绘制。19.数据字典的六个方面: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储存、外部实体。20.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一)引言:引言说明系统名称、开发目标、系统功能、项目背景,开发
17、单位名称、参考资料,以及存在的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二)现行系统概况:(1)现行系统现状调查说明(2)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和各方面的人员充分论证后,结合用户的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改进的系统措施和方法。21.决策问题的类型和解决办法:(1)结构化决策(可以运用决策规则来解决问题)(2)半结构化决策(建立模型,从决策方案中选择出次优方案) (3)非结构化决策(需要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问题)22.SCM 与物流管理的区别与联系:(1)出发点不同(2)涵盖的内容层次不同(3)强调的内容不同(4)关系模式不同(5)管理模式不同(6)目标不一致23.SCM 的四大支点: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