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剧经纪公司的觉醒与成长,浅谈如戏编剧经纪模式现阶段,编剧圈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说,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单兵作战与“抱团取暖”并行;新生代编剧生存状况堪忧;原创、抄袭、维权等。被“琐事”缠身的编剧无暇创作。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编剧寻找一位“保姆”变得尤为迫切,于是如戏应运而生。如戏“故事+”年赛评委应萝佳说, “无论是编剧服务还是编剧经纪,我觉得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 编剧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戏是一家调配编剧资源的新型平台。随着“故事+”首届年赛成功举办,以及“大故事家”俱乐部正式成立,如戏的编剧经纪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圈内人所重视。 “故事+”年赛评委余飞说, “如戏这种模式还
2、不错,它会不断地成长与壮大。它是第一个做这种模式的平台,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渐会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去做这件事。 ”编剧经纪在国内刚刚起步,有这样一群充满活力、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去做编剧经纪或者编剧服务这样的事情是值得欣喜的。如戏的“故事+”年赛只是其编剧经纪模式的具体呈现模式之一 ,但它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它激起层层涟漪,你又怎可视而不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比武” 。 “故事+”年赛胜负已分,如戏为每一位选手颁发的奖杯的活字模上刻有这样一段话:“众文青翘楚华山论笔,写人间快慢起伏,以营生之技造黄钟大吕,胜者,谓2大故事家也。 ”编剧确实是一份令人“很过瘾
3、”的职业,他们掌握着笔下的每位人物的生杀予夺权,定义着每部影视作品的“初心” 。只有编剧保证作品内容产出的质量,把关“剧本”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内容为王”。 “故事+” 不一样的华山论笔 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如戏来说, “故事+”年赛的成功举办,既是对上一阶段丰硕成果做出的总结,又宣告着新的征程的开启。这场有备而来的“华山论笔”经历了一场涅?。从 6 月 11 日公布八组参赛队名单开始,入围选手便经历了一场生死角逐、去留较量。随后,每组参赛队经过了两次导师指导,每次导师指导都相当于一次“高质量的剧本会” 。不同指导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比如评委黄海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放养”型的导师。其他的
4、组别身上也多少有着“导师”的印记。 随后,在 7 月 10 日,半决赛“8 进 4”评出了参加最终决赛的四组。7 月 12 日,导师开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指导,最后 4 组参赛队经过长达 40 天时间的努力创作,最终才有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大故事家”年赛。 “故事+”首届年赛大故事家是万年俊子组的战斗吧!弓箭手 ,第二名是何凌组的穷途末路 ,第三名是李芳瑶组的爱人 ,第四名是燕山组的寻罪 。每部作品各具特色,基于“倒数”这一大概念下,选手进行自由创作。为什么最后四强中有三强都是以“犯罪、悬疑”题材为主?小编将这一问题抛给余飞,他表示理解, “这是设计故事的常规方法,通常情况下,设计高手都是喜欢控
5、制别人去完成犯罪,整人最过3瘾,但这类题材想要做得很出彩不容易。 ” “如戏?故事+”是为编剧打造的创作比赛,以“提前出题、限时创作、评审团现场打分”的形式,让业内杰出的同行与编剧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故事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故事 +”也无意间为项目开发、青年编剧的能力展示,以及与制片公司的信息交流创立了新的方法和模式,从而帮助编剧们更好地进行创作以及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 倾听编剧的心声 趁着比赛间隙,小编采访了几位选手,其中一组是李芳瑶组的爱人 ,她们的作品讲的是“一对同床异梦的夫妻之间的故事,一个妻子的报复” 。谈到获奖后的心情,她说, “开心外加遗憾吧。比赛当天早晨接到电话姥爷病危,整个
6、现场都有些慌乱,希望拿个奖让他高兴一下。但是就像评委老师后来跟我们说的一样,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再做充分些能走得更远,所以有些遗憾。 ” 传统的方式是从新晋编剧、助理、枪手等做起,一步步跟着写,或者在公司,一个月就那么点钱,但是什么都得写。参加如戏的选拔模式于李芳瑶而言就是有一个飞跃。来到如戏参与到这个比赛中,她觉得“如戏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创作者的优势-独立思考,我的故事就是我的,我不需要任何人来同意我写或者不写,为自己做事,写自己的故事,大家都会很高兴,好与不好让嘉宾和评委来说,他们代表了真正的市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 获得冠军的万年俊子的作品战斗吧!弓箭手讲的是一位少年被迫加入学校
7、的中国传统射艺社,组织一帮菜鸟去对抗邻校强大的日本弓4道社团,在过程中由敷衍了事变为热爱射艺,最终收获友谊和成长的热血青春故事。 万年俊子也是一位“有故事的女同学” ,从最初为了梦想拼命接很多很多散活, “不管是多么不靠谱的古装爱情片、惊悚悬疑片,是 200 块一千字的言情类杂志,还是两张电影票作为酬劳的影评。 我拼命地学习,看完了市面上我能找到的所有剧本写作类书籍,看大量的电影, 我拼命地输出,不管能不能有钱,是不是枪手,有没有署名。我拼命地写,不管有没有人愿意看,有没有人觉得好,我只要一直写,一直写。 害怕也要往前冲,心虚也要讲故事,手抖也要写下去,再困也要干完活。 ” 到加入如戏后, “
8、我接到了一个入行以来最靠谱的一个活,那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我要是说,今天是我第一次还没开始动笔就收到剧本的订金,会不会显得很挫? 可是这真是我接过的第一个,签了合约收到订金才开始的项目。 回想起无数次写完大纲分场剧本然后无疾而终的经历,改完第十稿后低声下气地询问何时能打来分场后就该有的款项的经历,有点想哭呢。为什么?有种好不容易被当人对待了的感觉。你们别笑我,真的不是在乎钱,而是觉得得到了尊重。 ” 编剧经纪公司是有上升空间的 有人觉得,如戏的“故事+”建立了一套新的比赛机制。不管未来的如戏,是要坚持编剧经纪一条腿走路,还是继续探索开发编剧周边产品,或者已经树立了担起编剧工会职能的宏远目标
9、,这都不矛盾。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这件事情中去。 参赛选手李芳瑶很看好如戏的编剧经纪业务,她说,现在有找她写5剧本的她都一律推给如戏对接, “我怕我被他们惯坏了。但是也多亏了如戏,编剧免于被压榨,资方也能更有效地推进项目。 ” 对于如戏的后续发展,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大的建议就是版权保护,建议每个编剧写的东西如戏专门帮我们保护起来,因为我刚好遇到过很多争抢版权的事情,甚至于如戏可以借此机会开发全版权运营。 ” 评委黄海也认为,如戏的模式刚刚跨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 “在中国没有编剧工会。传统意义上来说,国内编剧受重视程度不高,产业往往是渠道优先于内容,我们的院线很成熟,我们的发行很成熟,但其实我们的原创力还是比较滞后的。 ” 余飞则表示,这是一个集原创、开发、选拔、经纪为一体的商业模式, “这样的模式,我先把人选拔进来,参加比赛,比赛之后再有一个作品,把作品挑出来,卖给制作方。 ”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探索,作为评委,他也很看重编剧的创意能力与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