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08125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陈丹燕:在旅行中阅读和写作她在不同国家得到丰富的认知,再重新观察自己的国家以及生长地 当中国成为越来越多他国作家的书写主体时,他国不同历史、文化及其鲜活的当下,也正在被中国作家从各种角度书写。 陈丹燕是其中一个书写者。背包旅行 26 年,她在不同国家得到丰富的认知,再重新观察自己的国家以及生长地。如蜜蜂采花、产蜜一样,她将旅行见闻和思索形成文字,向人们展示一个作家眼中的“世界” 。 作为中国作家中最早的背包客,1990 年,陈丹燕走进日本,1992 年走进德国慕尼黑,由此打开欧洲旅行的大门。 因为对塞尔维亚的书写,2016 年 11 月,陈丹燕被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任命为塞尔维亚旅游形象大使,

2、这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旅游形象代言人,也是中国作家跨国成为形象代言人的首例。同时,塞尔维亚国家宣布 2017 年成为对中国游客免签元年。 “上世纪 90 年代初,因为少见中国人在世界上旅行,中国游客刚到欧洲旅行,常常被人认为是日本游客。现今,中国游客如果不是世界游客输出第一名,我也不会得到这样的荣誉。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化推广的工作。 ”陈丹燕对?t 望东方周刊说。 发现地理阅读的可能性 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不是高人气的娱乐明星,而是一个作家,2陈丹燕说, “这是我经历过的对一个作家最甜蜜的肯定,我也成为塞尔维亚最古老的出版社的一个作者。 ” 那家出版社的总编辑与陈丹燕第一次见面,缘于陈丹燕

3、在塞尔维亚一家书店的咨询她需要一些历史性问题的解答,那位总编辑被书店工作人员作为救火人员请过来,还送给陈丹燕一本塞尔维亚语版的毛主席语录 。 而陈丹燕之所以走进塞尔维亚,是因为米洛拉德?帕维奇(以下简称“帕维奇” )的小说哈扎尔辞典 。帕维奇是塞尔维亚著名作家、诗人和历史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斯拉夫从王国到社会主义共和国、再解体的全过程。 哈扎尔辞典被公认为是一部奇书,这部小说内容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实现、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之谜。 哈扎尔辞典在中国的有效阅读率并不高,但是在很多读者眼中它有着不一样的地位。陈丹燕把它纳入

4、自己的阅读书单内,并且因为阅读而去了作者生活的地方。 陈丹燕去塞尔维亚时,帕维奇已经过世,作家夫人出面接待。作家夫人说小说的构思是作家在自己床上完成的,陈丹燕就问, “能不能让我在他的床上睡一下?”作家夫人答应了,还指给她看帕维奇当年是睡在大床的哪一侧。 陈丹燕在他诞生奇思妙想的床一侧躺下, “当时我觉得睡不着,但过会儿就睡着了,在众声喧哗当中。 ” 3如果不是哈扎尔辞典 ,或许陈丹燕一辈子都会认为塞尔维亚是一个炮火连天的国家。但是带着书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她发现了它的独特性, “那里的咖啡 20 年一个价,人们唱着披头士、开反战音乐会,跳着舞喝着酒来应对未知的明天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坚强的,也

5、是享乐的。 ” 在此之前,因为尤利西斯 ,陈丹燕还多次去了都柏林。陈丹燕读尤利西斯读了很多年,一直没有读完,总是被打断,恰是在它的出生地,才全部读完。 1990 年是陈丹燕启动出国旅行的元年。第一站是日本,当时她的书第一次被翻译到日本,陈丹燕去做新书宣传。 “那时正值樱花季,所以我工作结束后去了长崎,看乔乔桑唱晴朗的一天的港口。 ” 在日本时,她得到了去德国慕尼黑访学三个月的机会。作为造访的第一个欧洲城市,德国慕尼黑向陈丹燕打开了欧洲之旅的大门。欧洲也成为陈丹燕最熟的旅行地,她认为那是她的“精神故乡” 。 26 年间,她一共去了 14 次德国、4 次奥地利、4 次爱尔兰、3 次英国、4 次塞尔

6、维亚、5 次意大利。陈丹燕笔下的欧洲,也构成了她 20 多年来的“旅行文学书系” 。 陈丹燕“偏爱那些历史复杂、人文深厚之处,比如塞尔维亚、爱尔兰和土耳其。有些地方太过十全十美,反而乏味” 。 在旅行中,陈丹燕“发现了地理阅读的可能性” 。 埋下写作的种子 在塞尔维亚的旅行,让她写出了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4理阅读一书,并被塞尔维亚最古老的出版社翻译为塞尔维亚语。 因为阅读而旅行,继而诞生新的写作计划,这是陈丹燕旅行写作的方式。 欧洲旅行对陈丹燕的文字世界构建来说意义重大。旅行归来后,她开始像个外来的旅行者那样观察自己生长的城市。 “如果没有欧洲旅行,我就不会写上海系列。上海系列三本书、外滩系列

7、三本书,现在想起来,这个种子全是在 1992 年赴欧旅行时种下的。 ” 陈丹燕的旅费来自版税、奖金以及演讲。为旅行,她写下去,为写下去,继续旅行。 “在朗读会和新书发布会后,用在当地得到的版税旅行,用光后回家。 ” 旅途中,很多地方会让陈丹燕想到上海;旅行结束后,上海又有很多地方会让她回想起旅途中的景象。 而在写作中,她带有责任感,试图厘清“虚构与非虚构写作的边界” ,认为不同的写作需要配以不同“技巧和手法” 。 她的这种意识来源于年轻时当记者、编辑的经历。1982 年,陈丹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儿童时代杂志社,她的实习指导老师是王安忆。每篇稿件要署名“本刊记者” ,让她在写作时有一种严谨的态度

8、。 “作为作家,其实写什么国家为背景的故事并不重要,如何写好才重要。 ”她说。 现在的陈丹燕, “眼中和心中的世界是大同的,人性在不同的背景下展现出了相同的面貌对爱的追求与计较。 ”这是她旅行、写作多年对5世界的看法。 看见拿下,转身放下 在很多人眼中,这个东方女人一路都是一个人,看起来文文静静,但又好像总有力量勇往直前。偶尔在与人同行时,她也在寻找独处的时刻。 怎么处理与旅行中遇见的人的关系?陈丹燕说, “千里万里之外,偶然认识,就会长长久久。不见面几年也不通信,见面了什么都可以讲,看到了拿起来,转身就放下。 ” 陈丹燕喜欢旅途中与世界的这种关系,也喜欢这种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式。这也让陈丹燕

9、的旅行文字既细腻又洒脱,也有一种疏离感。 “每一段路、每一个人都在帮我扩大梦想的边界。 ”1958 年出生的陈丹燕认为她现在比年轻时更相信世界,对世界更充满了好奇。 陈丹燕在自己的微博上经常与读者互动,有人摘录她的文字,认为写得“棒极了” ,她会谢谢对方,并要给她再寄别的书。 有年轻女孩参加她的读书活动后,在微博上发出感慨, “她快 60 岁了,可她像一个清新的高中女生。皱纹和白发奈何不了这样的心灵。 ” 如今的陈丹燕不仅在精神层面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够给他人输送营养,她坦言,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长年旅行给予了她充足的人生积淀。 要有更多的内心生活 陈丹燕说,自己 30 岁时才

10、第一次走出国门,实现“看世界”的梦想,而这一代的孩子既想去看世界,也拥有了更为成熟的家庭与外部条件。他们在行动上更为自由洒脱。 6陈丹燕的女儿陈太阳 1988 年出生,她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后成为苹果公司的年轻设计师。陈太阳十几岁就主动申请去国外读书,她和陈丹燕偶尔会在同一个国家相遇,但“各玩各的” 。 在异国,陈丹燕目睹中国从没有一张出国旅游签证,到成为游客输出国的第一名。 上世纪 90 年代初,陈丹燕刚刚开始旅行时,去欧洲的中国游客还很少,人们对陈丹燕很好奇,同时会格外照顾。她问路时会得到无数帮助。因为外界的好奇,她也很容易找到朋友, “参观博物馆和教堂,都会被格外款待。 ” 但是近些

11、年开始有了变化。 “现在中国大陆游客展现给世界的是无穷的强大购买力,好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日本人和台湾人那样,所以人们开始将中国大陆游客称为会行走的钱包 。世界需要中国游客,但不爱他们了,真的很可惜。我希望同胞能开放心胸,了解多元世界的文化,更注重心灵。 ” 与此同时,旅行对于所有人来说也越来越容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更让人有“不在远方,似在远方”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旅行文字、旅行资讯也越来越多。 对于陈丹燕来说, “这是一个新时代。但是,更多的资讯并不代表有更多的内心生活。 ” 陈丹燕说,中国在古代是个有深厚旅行文学传统的国家,但在后来这一传统渐渐湮灭。相比之下,英国在 400 年来渐渐发展了品质纯正的旅行文学,始终拥有高质量的读者群体。 7正因如此, “我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旅行文学作家,而不是旅行资讯读物作者,比如我不希望自己成为孤星旅行书的作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