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09024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生物中的一些词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溶酶体和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原理及最佳时机? 原理: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 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 ,是一种能水解 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 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 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青霉素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 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 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

2、 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最佳时机: 因为,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 溶酶体可溶解细胞壁,故青霉 素在形成细胞壁过程中加入,而溶酶体在细胞壁生成后加入即可。 2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以bt转基因水稻为例) 利端: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 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 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 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 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弊端:1)BT蛋白对于昆虫细胞的毒性可能并不特异。实验证明,BT 蛋白不仅可以溶解昆虫动物的肠

3、道细胞,而且可以溶解非昆虫细胞来源的磷脂双分子层,并且可以与哺乳动物的肠粘膜细胞发生结合。 因此,在高浓度的时候,可能会对哺乳动物造成毒性。 2)BT蛋白在人体中能够蓄积,其长期毒性不能低估。 3)BT蛋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 4)BT蛋白具有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5)BT蛋白可以引起超敏反应。 3.生物被膜的具体信息? 定义:生物被摸是指由细菌分泌胞外多糖附着于天然物体表面而形 成的一种由细菌群体组成的膜状结构 形成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细菌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包被有生物 被膜的细菌称为被膜菌。被膜菌无论其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致病性还是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等都与浮游细菌

4、有显著的不同, 尤其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而导致严重 的临床问题,引起许多慢性和难治性感染 疾病的反复发作。 4.关于异型胞如何固氮? 、= 答:异形胞()是蓝藻中某些丝状体种类所 特有的一种能固氮的细胞,它们是由藻丝细胞中的一些营养细胞转 化而来的。因为为了保证无氧环境,他们的细胞壁很厚,内含丰富的 固氮酶,直接固定大气中的(分子态),形成可为植物利用的 氮素化合物。具异形胞的丝状蓝藻在保持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增 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5.线粒体的起源关于线粒体的起源,现在主要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内共生起 源学说与非共生起源学说(或分化学说)

5、。 (一)内共生起源学说 许多科学家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 的细菌和蓝藻。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巨大的、不需氧的、 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能将吞噬所得的糖类进行酵解取得能量。而 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含有三羧酸循 环所需的酶系和电子传递链,故它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 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 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 用这种细菌(原线粒体)充分供给能量,而原线粒体从宿主细胞获 得更多的原料。 (二)非共生起源学说 该学说的支持者提出一种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设想,认为真核细

6、 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 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具有呼吸功能的膜表面,开始是通过细菌的 细胞膜内陷、扩张和分化,后逐渐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雏形。 根据1974年Uzzell等人的观点,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原核细胞的 基因组进行复制并不伴有细胞分裂,然后基因附近的质膜内陷形成 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这些双层膜结构中,从而形成了原始 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了分化, 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丢失一些基因;细胞核的基因则有了高 度发展;质体发展了光合作用;线粒体则演变为专具有呼吸功能的细胞器,于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真核细胞。 6.为什么蕈

7、菌是真核生物?蕈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类;极少数属子囊菌类。从外表来看 ,蕈菌不像微生物,因此过去一直是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但从其 进化历史、细胞构造、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方 法等多方面来考察,都可证明它们与其他典型的微生物 显微 真菌却完全一致。事实上,若将其大型子实体理解为一般真菌菌 落在陆生条件下的特化与高度发展形式,则蕈菌就与其他真菌无 异了。而真核生物eukaryotes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 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 的、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 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

8、生物与原 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 名这一类细胞。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叶 绿体、高尔基体等。蕈菌是真菌类,故当之无愧为真核生物。 7.病毒的核酸类型? 正义链是指和mRNA的序列相同的那条DNA或RNA链(只有U与T的 不同),也即转录时的非模板链: 反义链指与正义链互补的那一条链,又称为模板链.正义RNA:对于单链RNA病毒,如果RNA分子极性与mRNA极性相同 ,称正义RNA,这类RNA分子具有侵染性,含有这类RNA分子的病 毒称正义RNA病毒; 负义RNA:有些单链RNA病毒粒体中的RNA分子不具有侵染性,当 这类RNA分子进入寄主

9、细胞后,必须先转录产生mRNA,而转录所需 的转录酶存在于病毒粒体中,这类RNA分子称负义RNA (negative sense RNA, -RNA),含有这类RNA分子的病毒称负义RNA病毒; 8.有关艾滋病的信息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 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病原学: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 分为 1型和 2 型。目前

10、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 HIV-1。HIV-1 为 直径约 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 包括两条单股 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 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 HIV-1 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 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 9.为什么某些异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需要少量co2? 刺激有氧呼吸 维持体内酸碱度 促进新陈代谢 激发土壤呼吸作用 10.磷壁酸、吡啶二羧酸钙、二-氨基庚二酸、甘油磷脂、植烷甘油 醚分别出现在什么细菌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赖氨酸生物合成的前体。有些细菌的肽多糖中有此成分。 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多糖, 主要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由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多聚 物。可以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 吡啶二羧酸:在一些能产芽孢的致病菌的芽孢内,而使芽孢产生 强大抗性的物质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就是芽孢内含有吡啶二羧 酸钙 二-氨基庚二酸:一些细菌的肽多糖中有此成分,他能形成稳定 的细胞成分,并在某些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通过二- 氨基庚二酸羧酶作用,脱羧后生成赖氨酸,成为赖氨酸生物合成 的前体物质 甘油磷脂:构成生物膜,是单只和膜表面活性物质等的成分之一, 并参与细胞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和信号传导 植烷甘油醚:构成古细菌的细胞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