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石狮为什么不像狮子?天安门前的石狮 行走中国的在大街小巷,我们常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石狮,有的面目狰狞,龇牙咧嘴;有的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在很多旧时的宅院、园林、寺庙之前,石狮是必不可少的镇宅之物。可是,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它们时,往往都不敢确定它们是“狮子”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狮子是外来之物 这需要从狮子的来源讲起。狮子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它们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狮子是外来之物。中原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狮子化石,传世文献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古代中原地区出产狮子的记载。 那么,它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 目前最早能见到“狮子”的身影的文献为汉书 ,那时它作为贡品传入中国。 “明珠、
2、文甲、通厚、翠洞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从汉书中可大致看出,在张骞通西域之后,狮子开始传入中国。不过,在西汉之前没有关于狮子的文献记载也不能说明狮子没有出现过。 先秦时期有关于“狻?”这种动物的记载, 穆天子传中提道:“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 、野马走五百里。 ”尔雅也描述了这种动物“狻?,如?,食虎豹” 。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发现,狻?与狮子有2很多相似之处:跑得很快、凶猛异常。后面很多文献中关于狻?的记载往往以上面这两种说法为依据。比如说文中写道:“狻?,如披苗,食虎豹。从犬,交声。见尔雅 。 ”但是狻
3、?又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所以难以分辨狻?到底存在于现实中还是只存在于神话中。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有狮子作为贡品进入中原,那么数量也不会很多。因为古代虽然开通了丝绸之路,但交通仍然极为不便。要远程运送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避开粮草问题不说,路上需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就是一大难题。 可见,这样的进贡很难发展其规模,再加上这样的猛兽抵达京城之后,民间的工匠、艺术家很少有机会睹上一面,所以这与它们存在于传说中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这些都直接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狮更像传说中的众多神兽的结合,反而不像狮子。 不同朝代石狮样貌各异 除了在历史上狮子难得一见以外,各朝代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也是使石狮的造型
4、与狮子有所出入的一大原因。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雕匠们更注重石狮的神似,于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尽一切可能赋予狮子威武、凶猛的形象。从四川雅安高颐阙前石狮身上的翅膀便可看出一些端倪。 四川雅安高颐阙前石狮 隋唐时期,虽然狮子除了看守陵墓之外,还用来镇守宫殿、大门,但造型上还是继承了前代的许多特点。宋元时期,石狮的形象虽然仍有唐之遗风,但是唐代狮子那种昂扬雄浑的气势和狞厉威严的宗教意趣大大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温驯柔情的世俗意味。造型中的狮子挂铃铛,3悬绶带,飘彩巾,吊红缨,体积也日渐缩小,不再使人望而生畏。 到了元明清时期,石狮的雕刻从宫廷走向民间,发展出很多的风格,地方特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这段时期雕刻出来的石狮更加精致,一些细节(比如颈部的项饰)也开始变得多样。尤其是清代与唐宋狮子相比,神韵不足,精细有余。 清代晚期之后,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石狮开始批量生产,失去了它作为工艺品的一些特点,地方特色渐渐消退,神韵大减。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一些石狮甚至像一种宠物,失去了威风凛凛的感觉。 狮子本不诞生在中原,再加上早期传入中国时数量较少,难得一见,导致石狮从外形上与狮子相去甚远;而随着石狮雕刻这项技艺特殊的发展过程,石狮在神韵上与狮子的相似之处也有所消减,这些都使得现在的石狮与狮子形象差别非常之大。 【责任编辑】张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