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251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洗尽铅华的童年烛照读黄蓓佳的长篇新作童眸 ,感觉是在读当代版的呼兰河传 ,又觉得是在读中国版的布鲁克林有棵树 ,而这部童眸本身亦有其独特的童年光影与力量。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难得有儿童小说能把童年的生活写得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不刻意渲染童年的诗意,不刻意夸张童年的游戏,也不刻意挖掘童年的哲思,抒情、象征、隐喻等那些能使小说变得优雅和高深的常用手法似乎都可以被搁置,而那真实的童年繁衍着笑与泪、爱与恨的粗粝人生,就在那段尘世中的岁月里浮现和转身,无论是其悲喜间杂的面容还是孤独离去的背影,都会留在我?的心底,因为我们也随那双清澈的童眸而深深细细地“看见” 。 这部小说是作者精心酝酿的关于童年记忆

2、的成长诗篇。四首儿歌巧妙地连缀起四个故事:灰兔 大丫和二丫 芝麻糖 高门楼儿 。儿歌有着明快的节奏和欢乐的调子,荡漾的是孩提时代活泼的旋律,无拘无束也无忧无虑,像生命隧道起点的回声。而紧跟着蔓延开去的故事,却并非依此曲调一路欢歌,而是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沟坎和旋涡、击打和逆转。 童眸中的故事时间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地点有一个温厚的名称“仁字巷” ,虽然这里的生活遍布艰辛,甚至不乏险恶,但还有仁义在绵延传递。它不仅体现为好婆、赵家妈妈等大人们在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厚道,还更体现为孩子们在磨难中渐渐自觉的体谅和那稚嫩的肩膀上过2早开始的担当。女孩朵儿是贯穿全书的叙事者,在前后四个故事中,朵儿从

3、 10 岁长到 11 岁,童真未泯,渐涉人世,在一次次困惑和震荡中睁大眼睛,细察和辨别人生。作者写童年,有意识地拉远了时空,常将成年后的感慨融入了朵儿的童年场景。视角和时空的转换将回忆荡开,让岁月的沧桑进入了童年的记忆,而朵儿也从“天真之歌”走向了“经验之歌” 。所谓成长,就是经过苦难涤荡和伤痛考验的蜕变化蝶。 小说中所写的孩子们也都在经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成长,他们都曾是作者儿时朝夕相处的玩伴,因此作者对他们的个性和心思都知根知底。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所有成年人的善良、勇敢、勤劳、厚道、热心热肠,他们身上都有。而那些成年人该有的自私、懦弱、冷血、刁钻刻薄、蛮不讲理、猥琐退缩,他们身上也有。 ”

4、作者秉持诚实姿态,无意于把孩子写得过于纯洁,因为“他们就是这个社会上活生生的人” , “人性的复杂,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物才有温度,我们的文字也才值得反复咂摸和咀嚼” 。在她笔下,不少孩子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他们的人生并不因为年龄幼小而单调浅薄,也有着深藏和纠缠着的爱恨情仇。读白毛、马小五、二丫、细妹、闻庆来的故事,不由唏嘘于作者所体察到的童心与人性的多面和幽曲。作者用体恤之笔去描摹孩子们各自遭遇的困厄,更用尊重之笔写出了他们各自对于命运的抗争。 这些在困苦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相当认真的选择,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品质:对不幸命运的不屈不

5、从。在家庭变故后想要撑起一方天的细妹,顶住流言蜚语,固执地相信马小3五的善意并和他一起背井离乡去打拼。从乡下过继到城里的斜视男孩闻庆来孤僻自卑,但在珠算和长跑中显山露水后渐有自信,却遭阴险狡猾的对手暗算而失去了原本可以改变人生轨道的机会,又回到乡下,去过贫穷然而也许更适合他的生活。在四个故事中,二丫头桀骜不驯的复杂个性尤其令人过目难忘。作者对这个 13 岁小女孩形象的刻画之笔力,让我想起鲁迅对于俄罗斯文学巨匠、写下杰作罪与罚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评价。陀氏之伟大,在鲁迅看来, “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般难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

6、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作者也借朵儿的童眸照出了二丫头“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 。这个心灵手巧且心比天高的薄命女孩身陷命运的泥淖,她对于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对于狐仙鬼怪的种种揣想以及试图改变困境的种种努力,尽管有自私自利的心机,有自不量力的傲气,但依然让朵儿对她心存亲近。朵儿经历了和二丫头之间起起落落但始终不离不弃的友谊,她也因这份亲密而清楚地看见了二丫头那结着硬壳、蒙着污垢的心灵深处掩藏着的那份根深蒂固的宽厚与温爱。是幼小而慈悲的朵儿,以她不肯退避的关怀之心在帮助我们“看见” 。 朵儿的童眸见证了孩子芜杂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那个天地并不总是我们想象中的光亮澄澈,各种阴影也会铺天盖地笼罩

7、其上,而那在暗处的悲伤也会汹涌成河。有谁去发现?有谁去体恤?有谁去疏导?小说中大人们的引领基本缺席,是孩子们自己在跌打滚爬中摸索着成长,甚至是带着血、吞着泪,因而这样的故事具有了迸发自生命原始处的力4量。生活无论怎样灰暗,但总得继续向前,因此,作者在最后一个故事高门楼儿的结尾,以代替闻庆来过继到城里的小妹妹闻喜来那雀子一样蹦来跳去的身影、那欢天喜地的话语来收束:“我喜欢,盼着呢”这个豹尾真是神来之笔,它不单是高门楼儿的,也可看作是全篇四个故事的尾声,可谓“四两拨千斤” ,将之前全部的伤痛都轻轻巧巧地包扎收拾,把那生生不息的朴素的希望还给孩子,还给在孩子面前将要铺展开的那长长的生活。毕竟,无论是对于小说还是生活,真正需要种到心里去的,还是爱与希望! 童眸真切地烛照了藏匿心底的伤与痛,映现了暖人心扉的温与爱以及逼人心眼的力与美。苦难的故事生长于这具有人间烟火气的土壤,因而不迷离,不虚幻,不飘忽,而且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或晕染,而使节奏张弛得一如生活般自然起伏。这部小说了不起的还有其伸缩自如的语言,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底在这部书中炉火纯青,无论描写还是叙述,都朴实凝练,即便洗尽铅华,也能将世间平平常常的一饭一尘、人物心底弯弯绕绕的一颦一笑,宛然地送至我们眼前,也送至我们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