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中国“书”文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452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谈中国“书”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杂谈中国“书”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杂谈中国“书”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杂谈中国“书”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杂谈中国“书”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杂谈中国“书”文化“书籍文化”是人类一切智慧的结晶。中国书籍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先有画(图)后有字(书)的历史长河,故称“图书” 。中国是一个图书大国,图书年代之久远,类量之浩瀚,题材之丰富,装帧之古朴,令世人惊叹。这是先人和前辈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书文化如果以殷商甲骨文为开端,我国的书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随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和刻石文字(石鼓文)的出现,书的雏形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书可称之为“原始图书” 。春秋战国至秦汉的书以竹简、木牍、缣帛为书写材料,并出现了册卷形式,这一时期的书可称之为“早期图书” 。东汉至明清的书是以纸张为书写材料,并出现了活字印刷

2、术,将中国的书文化乃至世界的书文化推向了新阶段,这一时期的书可称之为“近代图书”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书文化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书不是以纸张为载体,也不通过印刷工序,而是通过电子软件和屏幕显示,进行储存和阅读,这一时期的书可称之为“电脑图书”或“光盘图书” 。 中国藏书之风始于公元前 6 世纪周代的“盟府” ,可算是图书馆的雏形。西汉建立后,国家藏书有很大发展。西汉初年,相国萧何在宫廷内盖了两座藏书阁,一座叫石渠阁,一座叫天禄阁,后来就成了皇家藏书馆。汉武帝时,向天下广征图书同时定出收藏标准本,皇家藏书处称“秘府” 、 “秘阁” ,并制定了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从三国、魏晋南北

3、朝2到隋唐,专门藏书处逐渐增多,并设立秘书郎、秘书监来管理图书。宋朝的减书机构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馆、崇文院等。元朝的藏书机构有宏文院、艺林库等。明朝在南京建的文渊阁也是一座著名的藏书处。清朝的藏书处更多,拥有图书超过以往任何朝代。有名的藏书机构在北京有文渊阁、文源阁,在承德有文津阁等。我国以“图书馆”形式正式命名的机构是 1905 年的湖南图书馆。正式公文中确认“图书馆”名称是在清末宣统元年(1909)制定的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上。我国现在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是北京图书馆(原名叫京师图书馆)。 古往今来中国人喜欢读书、借书、抄书和焚书。古代藏书家,不肯轻易将书示人。如有人向他们借阅,也常有附

4、加条件,有的索取礼物,据春渚纪闻卷二说:“古人借书,先以酒礼通殷勤,借书还书皆用之耳。 ”有的必须互借,如清初藏书家曹溶所订流通古书约中规定:凡借人家书,必先带上自己的藏书目,登门交给书主过目。书主看过以后,如果发现有自己也想看的书,那就约定日期,各人到对方家中去抄录,而且所抄书的数量必须对等。抄完后将抄本带回,原书不准带出门,以防遗失。此外,借阅手续繁多,如光绪年间丰湖藏书四约中有“借书约”规定:“每月以初二、十二、二十二这三日为限,借书者,是日清晨亲到书藏携取,用洁净布巾包好,徒手者不借。借书之期,限以十日。借书不得全帙携取,五本为一部者,一本读毕,再借第二本。若一本为部者,许在书籍桌中翻

5、阅,不得借出。 ”还有像清末民初湖南藏书家叶德辉在藏书十约中写道:“非有书互抄之友,不轻借抄;非真著书之人,不轻借阅。远客来观,一主一宾,一书童相随,3仆人不得同入藏书之室。 ”古人借书如此之难,尤其是贫苦知识分子,读书是十分不容易的。抄书是古人经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南齐有个叫沈麟士的人,他一生之中抄了许多古书。西晋初年的夏候湛就有不存糟粕的“焚书”美德。南朝梁元帝“嗜书如命” ,甚至在双目失明之后仍然叫侍从轮流读书给他听。苏东坡“每一书皆数过尽之” 、 “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曾道:“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就是说要择其重点而攻之。而朱自清形容读

6、书:“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 “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 。所以也有人将好图书比喻为伴侣、才智、心灵、血液、财富、导师、良药。 会不会择书,会不会读书,大有学问。择书时首先观其内容的精与粗,其次才是书装帧的优与劣。书价高的不一定是精品,书价低的不一定不是珍品,切不可被华而不实的外包装所迷惑。若能买到珠椟两佳之作,则是一大乐事,可以从书中获取催生的营养、人生的真谛、成功的方法、创新的动力。所以,读书不可死读,读后要消化,取其精髓,学以致用。如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的“五行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梁

7、启超的“分类法”:每日所读之书,最好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还有“读书得间法” ,就是从书正面可以看出反面的问题。在古今读书人群中有四种类型:“书迷型”不分精粗,逢书必读,以读书为第一休闲方式;“书友型”以书为师友,择书慎重,求其开卷必受益;“书利型”读书以实用为目的,择书时为我所用,功利价值为先;“书癖型”4爱藏书,如遇异书秘籍重金求购,视书如命。这四种读书人有一共性:爱书。如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

8、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再如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资本论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王亚南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就照他的话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1915 年,著名学者黄侃在住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时,终日潜心研究“国学” ,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

9、、朱砂盒中。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知识化,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知识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且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所以,通过不断的读书求知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我。 “书癖型”收藏异书秘籍也是一种趣味高雅的活动,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价值。如陈寅恪是海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他购书成癖,为买书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有一次,他在书摊见到一套日本印的大藏经 ,喜出望外,倾囊而出,花了 2000 元大价将二三百册的大藏经全数买下。 说到“异书” ,古今中外无奇不有,如中国最厚的书是明代的“永乐5大典” ,全书共有八十五万三千四百五十六页;最大的书是宋代博古图,书高一尺宽七寸;最小的

10、书是元代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 ,版框高约四寸宽约二寸。书文化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先进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我国当代的书文化形态错综复杂,可谓“繁荣与危机共存” 。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品味的显著下降,迎合并助长了部分读者的庸俗趣味;二是出书无稿酬,需个人筹资出版,售书要自负,造成发行渠道的混乱,并影响了书文化的健康发展;三是发表学术论文要交版面费,如不交费学术期刊不予发表,这种“怪”现象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和学术氛围。在功利动机的驱使下,大量毫无新意的“垃圾论文”充斥各种专业期刊,不能不引起学者们的忧虑。此外,一些出版社和作者为了追求利润,迎合一部分读者的口味,学会了快速“炮制”畅销书的本领,从网络上大量下载猛料“拼装焊接” ,为了挣钱而成为文化垃圾的制造者。此外,在当今书市上又冒出了一批批近似文化垃圾的“快餐图书” ,既无文化传承价值,又无研读意义,可谓“新生的精神污染源”!我们要净化书文化,繁荣书文化,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当今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的书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书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书文化,坚决抵制腐朽的书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