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童趣(七年级上)课型:新授 总课时 制定人:刘佳 审核人:张毅 教研员:禹宝森【学习目标】反复朗读,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翻译全文。 (重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培养自己细致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难点)【学法指导】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
2、一体,见“言”而知“意” ;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1、作者及作品介绍。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 。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 。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
3、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浮生六记以及别的书正是采用“前序后跋”的手法。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将其注音标在课文中。童稚 藐小 项为之强 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凹凸 土砾 壑 庞然大物 虾蟆3、解释词语,并标注在书上。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昂首观之(1)一词多义:察 为 以虫蚁为兽 观 细察纹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青云白鹤观昂首观之 徐喷以烟 神游其中之 物外之趣 以 其 细察其纹理 心之所向 以丛草为林 蹲其身古义: 古义: 古义: 古义:(2)古今异义:
4、余 盖 方 怡然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3)找出本文中的通假字:( )通( ) (4)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 ;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 。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并标在书上。项为之强 果如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 兴正浓 方出神 驱之别院2(5)找出文中的成语并作以解释。3、自读课文,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试着在书上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5)作青云白鹤观
5、。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9)鞭数十4、重点句子翻译: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e果如鹤唳云端。 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j徐喷以烟。 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二、学习研讨1、小组合作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内容,并试着总结本文的结构特点。3、试依次说说文中所写的几件趣事是什么,它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4、找出本文结尾处写“我”的几个动词,试分
6、析其作用。5、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6、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本文的主题。三、拓展延伸1、找出本文中的四组近义词和四组反义词。2、试用一俗语来概括结尾处作者鞭打虾蟆这一行为。四、课堂检测。1、据原文内容填空:_,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_,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果如鹤唳云端,为之_。2、翻译下面的句子。(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常蹲其身,使与台齐。(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4)见二虫斗草间。3、带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3(1)必细察其纹理( ) (2)昂首观之( )(3)使其冲烟飞鸣( ) (4)常蹲其身( )(5)观之,兴正浓( ) (6)驱之别院(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