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所用设备器材,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等。1.2 本规程依据 JB/T4730.2 要求编写。适用于公称厚度 T 为 2-40mm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 X 射线 AB 级检测技术,满足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 和 GB151 等标准规范要求。1.3 检测工艺是本规程的补充,由级人员按合同要求及本规程编制,其参数规定得更具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
2、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JB/T7902-1999 线型像质计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GB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T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 1 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
3、类GB16357-1996 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检测人员3.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2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3.3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 400mm 能读出 0.5mm 的一组印刷片字母。4.辐射防护4.1 所有产品原则上一律进入探伤室检测,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4.2 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要在现场检测的,应按 GB16357 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记。5.设备、器材和材料5.1
4、 现使用设备见表 1-1表 1-1制造厂 型号 有效焦点尺寸(mm)透照厚度 W 范围(mm)备注5.2 透照不同厚度的钢制压力容器时,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应控制在图1-1 曲线的范围内。对截面厚度变化大的承压设备,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超过图 1-1 曲线中规定得 X 射线管电压,但管电压增量不应超过 50KV。曝光参数应参照本机的曝光曲线选取,不允许用提高管电压缩短曝光时间的方法照相或凭经验任意选取曝光参数。透照厚度 W,mm图 1-1 不同透照厚度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5.3 胶片和增感屏5.3.1 胶片胶片系统分为四类,即 T1、T2 、T3、T4 类。T1 为最高类别,T4
5、 为最低类别。在满足灵敏度要求下,X 射线应采用 T3 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如 AGFA-D7、AGFA-C7 ,天津或上海牌 GX-A7D 等。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 0.3.5.3.2 增感屏:采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前屏。增感屏的选用见表 2表 2射线种类(X 射线) 增感屏材料 前屏厚度( mm)后屏厚度( mm)300KV 铅 0.03-0.10 0.03-0.105.3.3 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5.4 像质计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性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 的规定,JB/T7902 中未规定得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7684 的有关
6、规定5.4.1 像质计的选用由、级人员按透照厚度 W,透照方式和像质计置于源侧或胶片侧选择表 3-表 5 规定得像质计丝号。表 3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的像质计灵敏度值 W=T应识别丝号(丝径,mm ) 透照厚度(W)范围(mm )17(0.080) 2.016(0.100) 2.0-3.515(0.125) 3.5-5.014(0.160) 5.0-713(0.2) 7-1012(0.25) 10-1511(0.32) 15-2510(0.40) 25-329(0.50) 32-408(0.63) 40-557(0.8) 55-856(1.0) 85-150表 4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的
7、像质计灵敏度值 W=2T应识别丝号(丝径,mm ) 透照厚度(W) ,范围(mm )17(0.080) 2.016(0.10) 2.0-3.015(0.125) 3.0-4.514(0.160) 4.5-713(0.20) 7-1112(0.25) 11-1511(0.32) 15-2210(0.40) 22-329(0.50) 32-448(0.63) 44-54表 5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的像质计灵敏度值 W=2T应识别丝号(丝径,mm ) 透照厚度(W) ,范围(mm )16(0.10) 2.0-3.515(0.125) 3.5-5.514(0.160) 5.5-1113
8、(0.20) 11-1712(0.25) 17-2611(0.32) 26-3910(0.40) 39-519(0.50) 51-648(0.63) 64-857(0.80) 85-125单位透照或双壁单影透照选用普通线型像质计,如 Fe-6/12,Fe-10/16,Fe-13/19 等。小径管的双壁双影透照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或 JB/T4730.2 附录F(规范性附录规定的专用像质计)5.5 像质计的放置和数量像质计应放置在工件表面对接接头的一端(在胶片检区长度的 1/4 左右位置) ,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对接接头时,像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的焊缝处。
9、双壁单影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双壁双影透照规定像质计可放置在源侧也可以放置在胶片侧。单壁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源侧,如果像质计无法放置在源侧,允许放置在胶片侧,但应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方法是在射源侧和胶片侧各放一个像质计,用与工件相同的条件透照,测定出像质计灵敏度差异,以此修正应识别丝号,确保实际透照的底片灵敏度符合要求。当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铅字“F”作为标记,“F”标记的影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底片上,也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F”统一放置在焊工号右侧)4 像质计数量原则上每张底片上都应有像质计的影像。当一次曝光完成多张胶片照相时,使用的像质计数量允许
10、减少,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环形对接接头采用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地放置 3 个像质计。 一次曝光连续排列多张胶片时,至少在第一张,中间一张和最后一张胶片处放置一个像质计。底片上像质计丝号的识别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一般是邻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 10mm 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认为该丝是可识别的。专用像质计至少应能识别两根金属丝。5.6“B”标记背部散射线及无用射线应采用常规方法屏蔽。为验证背部射线的影响,必要时(首次检测或检测工艺条件,环境发生变化)在盒背向工件侧贴一个“B”铅字标记(高 13mm,厚 1.6mm) 。若在底片的黑色背影上出现“B”的较淡影
11、像,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好,应增大背部铅板厚度予以重照。但若较淡背影上出现 B 较黑影像,则不作为底片质量的依据。5.7 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由位置标记和识别标记构成。5.7.1 位置标记a 对接接头透照定位标记包括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局部检测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b 检测范围标记(一)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焊缝磨平抛光工件的使用。5.7.2 识别标记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缝标号、部位编号(片号) 、焊工号、厚度标记和透照日期组成。返修部分应有返修标记 R1、R2(其角码表示返修次数) 。扩检部位还应有扩检标记,要在部位编号前加 K 字母。焊工号用数字号 1、2、3表示。厚度用 T 表示。5
12、.7.3 标记位置像质计和识别系统的位置如图 1-2 所示。识别系统铅字标记至少距焊缝边缘 5mm。搭接标记放置除中心曝光两侧均可外,一般应放于射线源侧的工件表面上,但对于双壁单影透照(含源在曲面工件内且焦距大于曲率半径)时,必须放于胶片侧。受检部位工件不适合打钢印标记的,应采用绘图和记号笔写的方法办理。 像 质 计位 置 标 记源像 质 计 铅 字 识 别 标 记 产 品 编 号 焊 缝 编 号 片 号中 心 标 记搭 接 标 记 厚 度 焊 工 号 透 照 日 期图 1-25.8 观片灯观片灯的亮度至少应能观察黑度为 4.0 的底片,且观片灯窗口的漫散射光亮度可调,并备有遮光板,对不需观察
13、或透光量过强部分屏蔽。5.9 评片室评片应在专用的评片室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5.10 黑度计和核准黑度片采用型黑度计自带的黑度片。黑度计误差小于等于 0.05.黑度计每六个月校一次。黑度片至少每两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5.11 显定影剂手工冲洗用显、定影剂两方。时间和湿度应符合胶片 T 使用说明书要求。6 受检部位的表面准备和射线检测时机6.1 同一条对接接头的余高在允许范围内应均匀,以保证底片黑度处于规定范围内。6.2 距对接接头中心各 40mm 范围内的焊疤、飞溅、成型粗糙及表面缺陷等应修磨,以不掩差或干扰缺陷影像显示为度。6.3 对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应往检察人员检查合格筒体往整圆后方可检测。无损检测人员有权拒绝不合标准的对接接头。6.4 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射线检测。7 检测比例及位置7.1 检测比例按委托单位要求进行,并满足相应技术要求。7.2 局部检测的焊缝,检测部位由焊接检查员指定。若无指定则由检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但对所有交叉部位及标度覆盖的焊缝必须百分百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