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程标准: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二、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
2、原始农耕文化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种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第三、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渔猎经济也在发展。2难点; 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社会转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以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
3、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 1 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学法指导 1表格归纳法:在学习完课文后,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不同特点。原始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农耕 原始家畜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本节课中,设置一些讨论性的问题,如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
4、习。3观察法:引导学生对本课中的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进行观察、分析。但应做到:第一、注意图片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介绍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4比较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山顶洞人与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找准比较点,如工具的类型、居住条件、食物来源、工具制作技术等,通过比较理解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5史料学习法:远古时代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遥远,可以借助传说来推断当时人们的
5、生活情况,如补充以下传说:传说一 “古之人,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而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传说二 “时有丹鹤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拾遗记通过上述材料,借助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会种植庄稼,生活条件较前有了明显改善。也可以借助上述传说,进行批判性思考,如围绕“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这一判断:人们生活水平低,是不是因为禽兽不足造成的?借以认识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是造成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为了降低难度,也可以不涉及生产力这一概念,通过分析生产工
6、具简陋(石器和木棒)、劳动对象少(如只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等),说明这是造成生活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亦可。还可以运用上述材料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如传说中的神农氏大约生活的时代、“五穗禾”中“其坠地者”可能是哪些农作物等。当然也要学会辨别真伪,如“食者老而不死”是不可信的,可能是人们食用谷物后,随着食物来源的充足,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了。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懂得:传说保留着许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境的记忆,有助于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场景。6歌谣归纳法:结合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可以编制如下歌谣,以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当然也可以根据歌谣提到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让学生起
7、来进行解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始农耕中华早,水稻和粟是代表。半坡河姆渡有房屋,半地穴干栏真奇妙。陶器石器样样有,生活水平日日高。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8、,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四、教 学 设 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生活难有什么不足之处?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学生讨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他们有固定的食物来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这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它至少给我们一些启示,那么原始农
9、耕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学生: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注意到了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然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漫长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由采集过渡到农耕,河母渡和半坡居民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列表让学生找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生活流域、粮食作物、房屋结构、原始手工业、家畜饲养、独特之处。同学看书完成表格,老师最后确定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动员学生思考和讨论。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在
10、生产和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有哪些进步。 我们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他们为什么将房子建造成这种结构呢?有什么好处?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现在我们观察 10 页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子,半坡人为什么要住这样的房子?半坡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哪里天气干旱、多风,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前刮
11、过而且北方寒冷,特别是冬天,半地穴式的房子能够有效地发挥保暖、防寒的作用。对学生强调:适应地域特点的不光是房子,农作物、劳动工具、手工业等方面也很明显。请大家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
12、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随堂检测1.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13、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右图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4.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生活在该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占城稻5(2008 年,山东省)北京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吉祥物是 5 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7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
14、的故乡”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8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 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10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11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12“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
15、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13如果时空倒转,阿 Q 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 Q 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4右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 )A.元谋 B.半坡 C.周口店 D.河姆渡15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16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何种类型的房屋复原图?(2)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北方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板书设计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七千年、水稻)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粟)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山东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教学后记得:通过表格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进行对比学习记忆,列表总结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可惜浪费时间过多。失:由于时间关系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讲解不够,但强调出,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